宫里过除夕

宫里过除夕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晋·周处 《风土记》

“守岁”是除夕的一个风俗习惯。“岁”有“岁火”的意思,守岁也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后,点起蜡烛或油灯照亮屋子,然后一家人守着“岁火”。

这个习惯也被称为“照虚耗”,“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以此方式“照”它,进而将一切邪瘟病疫赶跑,让家中来年富足充实。有点类似于用鞭炮来吓跑“年”的风俗。

宫里过除夕

重华宫(图片素材来源丨故宫博物院)

守岁是除夕之夜的重头戏,宫中每年除夕除了要看戏,发红包外,皇帝和妃子们也会聚在一起,一大家子开开心心的守岁。

乾隆皇帝时期,除夕守岁大多在养心殿和重华宫举行。据记载,乾隆十四年(1749)十二月二十三日,距过年还有七天,乾隆皇帝就过问养心殿和重华宫摆果桌的事情,并传旨:“茶房伺候摆消夜果盒。”消夜果盒就是果盘和零食盒,多放一些嫔妃们常吃的甜食、奶制品、蜜饯等。

宫里过除夕

(图片来源丨微博@故宫博物院)

除夕之夜,闲话家常,再配上各种各样的零食小吃,满满的幸福感!每年宫里御茶房的厨役们都会早早地为除夕守岁忙碌起来,不仅要在养心殿和重华宫这两处重要之处摆放果盒,而且嫔妃们的住处也不能落下。

宫里过除夕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局部)(图片素材来源丨故宫博物院)

同时,在处处皆是“谐音梗”的宫里,更是少不了美好的寓意。嫔妃宫殿的果盘内多半会摆放五个青苹果、红枣、栗子、磨盘柿子,谐音“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养心殿和重华宫内的果盘更是“隆重”!要用五十二样糖果、五十二样蜜饯摆出了二十六个不同造型的花鸟图案,且都要起一起好听吉祥的名字。

宫里过除夕

画珐琅缠枝莲托八宝纹攒盒(图片素材来源丨故宫博物院)

古人对于节日的“仪式感”很是重视,一点也马虎不得。如果消夜的果盒不能让主子们称心如意,那么就要重新布置。

因此,你在故宫的文物中还会发现一种叫攒盒的“果盘”,它就是在除夕夜,守岁时装消夜果的。攒盒是一个个拼在一起的分格盒子,分开一个个独立装零食,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大大的果盘,构思奇特,工艺精湛。

宫里过除夕

淡黄地粉彩轧道花卉纹攒盘 · 清乾隆(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

这个就是宫中颇具特色的攒盒,由内外三层十六个小盘组成,小盘的口沿上采用的是描金工艺,每个小盘外壁的花纹拼在一起,恰好组成了一个整体的花卉图案。无论是整体看,还是单独看都很具特色。同时,在不同的角度观看它,也会有不一定的视觉效果,匠心独运。

宫里过除夕

淡黄地粉彩轧道花卉纹攒盘 · 清乾隆(图片素材来源丨故宫博物院)

除夕守岁的习俗,到了今天依然传承着,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聚在一起,看着春晚的同时,磕着瓜子、吃着糖和坚果,一边唠着家常。一年的疲惫感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都被封印在了过去,零点的钟声一敲响,大年初一也就伴着新年的幸福美满来到了千家万户。

今天,松兰书社也在这里祝大家阖家幸福,平安健康,新年快乐!


参考文献:

紫禁城杂志编辑部,《宫里过大年》,故宫出版社,2017年12月

宫里过除夕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需转载文章或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松兰小学士】说明,转载文章需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攒盒   除夕   故宫   茶房   嫔妃   果盘   消夜   淡黄   蜜饯   小盘   除夕夜   宫中   花卉   图片素材   来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