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此处深受皇帝重视,却十分简陋

宫中此处深受皇帝重视,却十分简陋

在皇宫里有这样一个场所,它位于隆宗门内,供朝廷办理军事用,它就是军机处。军机处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机构之一,帮助皇帝解决棘手的军事问题。成立军机处的初衷是为大臣们商议军事提供便利,同时解决战事期间,密集的军报在走公文时,层层转递,效率低且保密性差的问题。

宫中此处深受皇帝重视,却十分简陋

【小贴士】军机处夜值:夜幕降临紫禁城,乾清门外的广场在一片沉静中更显空旷,只有隆宗门内的军机处和军机章京值房的窗户映出灯光,偶尔,值班的官员从屋里趋出,往返于值房之间,或直奔内右门,将重要军情密折呈送养心殿御前。(图片及内容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军机处的地位很高,但“待遇”却很一般,没有一个独立的宫殿,只是一排平房。这还不算什么,条件艰苦点勉强也能接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其中办公的所有的官员都是兼职,机构自身又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被戏称为“三无”机构,怎么看怎么是一个随时面临拆迁的临时机构。

宫中此处深受皇帝重视,却十分简陋

(图片来源丨微博@陈赤博士)

为什么皇帝如此重视,它还这样简陋呢?这其中也是有深意的。简单概括来说,有下面三点:

1. 应急性强:在正规的行政机构无法做到有效施政后,只能依靠“军机处”这类临时机构来提升行政效率。

2. 容错率高:作为一个临时机构,成立和解散都很方便,进退自由。同时,又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宫殿,节省了开支。

3. 互相牵制:方便最高领导者可以绕开固有的行政流程,实现其在人事上的任意调配,对官僚体系造成无形的威胁。

宫中此处深受皇帝重视,却十分简陋

《胤禛行乐图册·书斋写经》页(局部)(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军机处的这些特点,使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优势越来越明显。雍正皇帝也发现了它的巨大潜力,将其从一个专门服务于军事的机构,拓宽到了日常的行政当中。并逐渐成为当时的行政核心,管辖的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大。军机处的强大生命力在于他虽有执政之实,但却无执政之名,而且是一个完全依附于皇帝的临时机构。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在众多优势资源的加持之下,军机处让清代独有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并于1791年废除。让内阁都沦为了一个日常的行政部门,丧失了行政权。

为避免军机处权力无限大,对清政权构成威胁。统治者在对军机处的把控上,采取了权力分解的措施。虽然军机处的成立让内阁变成了纯粹的行政机构,但他依然可以与军机处相互制衡。军机处有实无名,内阁有名无实,有效地避免了新的垄断权力的形成。

另一个分权的角色就是“御前大臣”,“御前大臣”手中握着相当的军力、财力和物力,算得上实际上的“内廷”,而军机处与之相比,相当连接于内廷与外廷的“中廷”。各有各的权力,互相制约。

宫中此处深受皇帝重视,却十分简陋

(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最后,前文中我们也提到,军机处的官员都是兼职,他们本身的人事关系和工资奖金都不在军机处,各有各的本职工作,所有的人都由皇帝统一任免,也有效地避免了内部结党情况的发生。军机处的建立,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创举,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军机处如今依然在紫禁城内,目前作为一个常设展厅,展出清代的军机处史料,有机会大家可以前去看一看!

宫中此处深受皇帝重视,却十分简陋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需转载文章或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松兰小学士】说明,转载文章需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紫禁城   皇帝   军机处   内阁   宫中   大臣   清代   简陋   宫殿   文中   官员   权力   重视   来源   行政   机构   军事   旅游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