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看过了雅丹,今天如约带大伙看看丹霞。丹霞地貌在百度上的定义是:以陆相为主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在这里注意陡崖坡三字,等会你就明白为什么。

几年前曾去过广东丹霞山,在那观赏到了让人赞叹的丹崖赤壁(见下图)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一七年七月摄于广东丹霞山

这就是名符其实的丹霞地貌,两个特点十分明显,红层+陡崖坡。

下面我们来看看张掖的七彩丹霞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说它七彩确实不虚,可是丹霞的另一个特征:陡崖坡——好像没见到哦。陡崖坡一般常见的突兀、陡峭都没有。整个景区所见都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所以这儿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作丹霞地貌。故此地质学家给它给了个更贴切的名字:彩色丘陵。

其实游客谁又会去在意它有没有陡崖坡,是不是符合某种地貌特征,才不管它叫丹霞还是叫丘陵呢。他们需要的是视觉享受。那引人眼花缭乱的“七”彩斑斓;那随山峦起伏而逶迤远去的彩带才是吸引他们来的缘由。有没有陡崖坡一点都不重要。

其实就在离这七彩丹霞以西十来公里的地方有一处真正的丹霞地貌:张掖冰沟丹霞。(如下图)。两者是在同一红层上发育而来的。您仔细看图的话可能会发现,上面七彩丹霞图片中的那些彩色岩层都是倾斜的,而下图的冰沟丹霞岩层是近于水平的。这说明处于倾斜的岩层在风化过程中容易崩塌,侵蚀风化程度更甚,所以最终无法形成陡崖坡,而成了平缓浑圆的丘陵。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图片来自网上(地球旅客)

原本是看风景的,可啰啰嗦嗦科普了半天。就当是俺再一次地逮着了吹牛的机会吧。[捂脸]其实这些网上都可以百度。就看你有没有兴趣了。

最后来张全景图。

虽说是个美丽的误解,但还是值得观赏的,尤其是它的壮观,它的那“七”彩斑斓!

西北美景收眼底 尽在青甘行 (之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张掖   赤壁   陡崖   地质学家   岩层   逶迤   名符其实   可能会   彩带   丘陵   地貌   下图   眼底   斑斓   美景   特征   彩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