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罡:平台经济下,旅游供需两侧的“柔性”革命

平台经济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缩影,也是当下新经济的代表业态。

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下发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用三个“新”字:

“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

“经济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新范式”

对平台经济做出顶层规划,平台型企业迎来重要的时代发展机遇。

平台汇聚了客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集合成一个小小的APP,形成新的经济模式和经济形态。

大平台的背后必定有大产业支撑,以旅游产业为例,人均GDP的增长带动了全民消费的上涨和升级,休闲度假成为国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中国也已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最大客源国。

马蜂窝连接着GDP总量占比超过11%的中国旅游产业。与传统的在线旅行社不同,马蜂窝以“内容+交易”、“社区+电商”的平台经济范式,以大数据算法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为旅游产业供给侧赋能。

陈罡:平台经济下,旅游供需两侧的“柔性”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柔性供应链”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的必然要求,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旅游产业中,“柔性”则体现为由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大锅饭式”跟团游,向高度碎片化、个性化的新型产品与服务的转变。旅游供应链上的司机、导游、地接社、旅行社等大小主体,形成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小微生态,由平台串联起来。

“柔性”变化不仅发生在供给侧,更发生在需求端,新兴的消费需求已成为微生态变化与繁荣的根本驱动力。中国除了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有崛起的90后一代新兴消费人群,年轻人正在成为旅游及各大产业的消费主力军。

如今90后出境旅游的平均年龄为18岁,和父辈相比,年轻人的旅行方式更加先进,不仅踏足更远、更小众的目的地,还追求有个性、有品质的旅游体验,旅行是他们的标签,更是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平台经济是“C to B to C”的过程。平台一方面需要更完美地契合C端消费场景,一方面要像随风潜入夜一般,对各行各业进行精细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改造。

马蜂窝近期不仅持续发力短内容、短视频,开展明星入驻等主打年轻市场的品牌活动,更与供给端多次展开深度合作,强调平台赋能实力,深化产业根基,这是马蜂窝不断加强产业互联网布局的信号。

2019年8月,马蜂窝与重庆客轮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了重庆两江游专属微信小程序,将这一新兴旅游项目通过线上平台为广大消费者“种草”。游客可通过小程序完成查看演出信息、浏览沿途景点介绍、船上消费便捷支付、即时互动等全场景需求,马蜂窝则基于小程序完成了B端的连接和C端的服务。

今年6月,马蜂窝与中华恐龙园达成战略合作,并推出“蜂巢POI管理系统”,通过赋予景区与目的地自主运营线上资产的能力,提高网络营销获客的效率与效果,中华恐龙园为该系统上线运营的首家合作企业。

谁能抓住新兴人群的新兴需求,创造新的消费场景,谁能洞见新兴产业,或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赋能,谁才能抓住这一轮平台经济的机会。随着互联网与信息化的演进,平台经济依靠无数个充满活力的、小而美的微生态,必将形成一种星星之火的繁荣,而这种生态级别的变化,将良性、持久地推动新经济增长。在互联网红利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倾斜的当下,平台经济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整理于陈罡在“博鳌亚洲论坛经济学家圆桌2019”上的公开演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柔性   旅游   马蜂窝   经济   范式   平台   重庆   中华   供需   各行各业   中国   场景   生态   需求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