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离香格里拉一百公里,他们吃三吹三打跳阿尺木刮住井杆式木楞

这里虽然距离香格里拉不过100多公里,但即使是对于很多喜欢香格里拉的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这个位于云南维西最北部的小村,显然并没有被开发得过于商业。

白茫雪山,原始林海,汹涌澎湃的澜沧江,美味的三吹三打,井杆式木楞房,阿尺木刮……素未谋面的傈僳同乐村,在我们的脑海中就是被这样一个个略带神秘色彩的词语模糊地建构着。

这里离香格里拉一百公里,他们吃三吹三打跳阿尺木刮住井杆式木楞

当车子脱离公路,被层叠的山峦追逐着,道路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崎岖。新修成的一条窄窄的水泥路,在山林里蜿蜒,只有不断伸长的山脊和一道汹涌盘转的溪水,提醒着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白茫雪山的腹地。

这里离香格里拉一百公里,他们吃三吹三打跳阿尺木刮住井杆式木楞

若不是路边一群群闲庭信步的牛羊,一排排古朴奇特的木屋,被半山腰里的丛林遮盖得若隐若现,恐怕没有人能够知道,这里就是著名的傈僳文化发源地同乐村了。这里没有沿途寨子那些花枝招展的商业装扮,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于我们的到来,充满了一份关切的好奇和友善。

这是下午的五点半。此时应该是这里村民最忙的时间了。一路上看到许多赶着牛羊的村民,由远及近。高海拔和干净的空气让阳光的余晖也显得这样强烈。这些被阳光晒成暗红色的粗犷的脸膛,看起来是那样的健壮。那一身还没被完全汉化的简朴的穿着,尤其是人人头上一顶八角帽,有灰有绿,无论男女。我向一个赶着牛的老人打招呼,他笑笑,我再向一个背着玉米的年轻女子问好,她也笑笑。原来,他们听不懂多少汉语。

寨子拥挤在一个狭长的山梁上,一百多户。在只有一条路的出口里,我们很容易地拍摄到这些牧归图。

寨子里,木房子与木房子之间,是一条狭窄的通道,有的狭窄到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成片的木屋,错落有致,新修的村广场,篮球场那么大,是他们各种活动、娱乐的场所。

我们的房车刚一在广场停下,一个扛着一袋子啤酒的傈僳人便坐在车门外,边喝酒嘴里边说着半生不熟的汉话。从他断断续续的话里我们能听得出朋友、一家人之类。村里一个年轻人过来告诉我们,他是酒鬼。家里就他自己,农忙时去地里做活,闲了就喝酒。家里的粮食全酿成了酒灌进肚子里。村里这样的单身男人,不止他一个。这也许还是要归咎于村里山路的艰险和人们生活的不便。

这一大片的井杆式木楞房,承载了傈僳族最古老的歌舞、纺织、手编等艺术的传继。清一色的木质小楼,被桐油刷成土黄,统一的格调,不同的朝向。许多破落老旧的房子,夹杂其中,被一把铁锁锁住门窗。有的,去了外地打工,有的,家道中落,物是人非。

从镇里赶来的镇干部小李是阿尺木刮最年轻的弟子。他告诉我们,这个村,有四个国家级民间艺人。在2003年,曾有九人被省里选中,代表他们民族去北京表演阿尺木刮!这个月,他们又将受邀去越南泰国进行为期二十天的巡演。这不禁勾起我们对阿尺木刮的好奇。

原来,阿尺木刮是他们民族对舞蹈的称谓。

只是略略地沟通,镇政府就专为我们美丽中国行的采访团安排了这次演出。村民们被从田地里召集过来,穿上他们的民族服装,一下子就进入到角色里。一路上看过无数的舞蹈,我感动于傈僳族人的这种朴实醇厚的舞姿。没多少夸张的动作,却把最日常的生活,最简单的快乐,用肢体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作为看客的我们也不由地想融入进去,和他们一起跳起来。

晚上,我们受邀去村里说得一口流利汉语的李主任家吃饭。屋中央的火盆上,一大锅猪肉炖白菜,一壸老酒。酒是用自家的玉米自己酿制的。用粗瓷的大碗盛着。一入口,便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连我这滴酒不沾的小女子, 被热心的李主任和村民们劝导着,也禁不住多喝了几口。李主任谦虚地告诉我们,本来要请我们吃一次正宗的三吹三打,就因为他妻子去十里外的山那边放牧,回不来,他只好跑到一户村民家买了十斤猪肉。对于他们,这也是节日才有的奢侈。

同乐村的傈僳人生活在这几千米的高山上,以放牧、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每家山坡上几分薄地,种玉米,也种青稞,再放牧几头猪羊,就支撑起了一个家庭火火的日子。家里看不到几件像样的家具,更没有大件的家电,白水煮土豆玉米,就是他们最日常的吃食。但每家都有一个火盆,白天也燃着熊熊的火焰,让这透着风的木屋,有春天般的温暖。傈僳人热爱着这片土地,也热爱着他们民族的习俗,年轻人出去打工,走得再远,也要回来成家,娶妻生子。再时尚的女子,也有几套自己民族白布粗线的服饰。一个叫三儿的年轻人刚订了亲,他告诉我们,他读过几年书,是村里的秀才。他家有五套这样的木房子,分布在三个山头。为的是方便于春种秋收,侍弄家里那几分山地。他的定亲礼就是三只鸡和三条鱼。他定的女子是村里最漂亮的。说着,他憨厚的脸上露出一抹满足的,羞涩的笑。

贫乏的资源,恶劣的环境,磨练了傈僳人的意志。而乐观淡漠,随遇而安的品行,却是他们从骨子里带来,并始终秉承着的。

就着这盆温暖的大火,喝着这壸老酒,几个人越聊越投机,渐渐忘记了自己是在海拔几千米的白茫雪山腹地的傈僳村寨里。

等到夜深人静,几个男队员不知不觉都醉倒在木屋里,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文字、图片均为原创!欢迎转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香格里拉   傈僳族   傈僳   木房   火盆   汉语   寨子   老酒   木屋   村里   雪山   村民   玉米   家里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