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6)我参加了扑救那场草原大火的经历

昨天是5月5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到这个日子,战友们都会写一些回忆文章来纪念,因为在49年前的5月5日,一场草原大火夺去了69名战友们的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天——1972年5月5日。

昨天,战友陈铮在微信群里写了几段当年参加救火的亲身经历,他虽然不是69名战友牺牲所在的四连,但也是亲身参加了扑救那场大火的经历者。我以他的视角整理后发出来,也是对那个特殊日子的纪念吧!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6)我参加了扑救那场草原大火的经历

(下面为了叙述方便以第一人称来写。)

1972年时,喜欢文艺的我,已经调到团里的宣传队担任演奏员。

5月5日的中午,和每天一样,我们正在机关战士食堂准备吃饭。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随后就听到有人紧张的大喊着,“着火了!着火了!”正在吃饭的大家听完后脸色大变,随后放下饭碗都跑了出去。

到了外面大家四处望去,只见在团部正东偏南的方向,枯黄的草原上,远处的山包后面冒起了滚滚的浓烟,随着风势越来越大,风助火势,火光四窜浓烟滚滚,如一条火龙蹿嚣而去。大家心中不禁暗想:这场火可不小啊!

对于草原大火大家并不陌生,从我们踏上草原的那天就接受了草原防火教育:草原上不能吸烟,不能在草原上用明火。就在我们到了草原的第一年,就参加过两次扑救草原大火,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也算得上惊心动魄。

那时,扑救草原大火一点经验也没有,每当大火来临都是如临大敌般做战前动员:火光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迎着火光上,绝不让国家的财产受到损失!所以,就是在这样的动员下,一场危机悄悄地来临了......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6)我参加了扑救那场草原大火的经历

当时大家还不知怎么回事,根本没想到一场草原大火还能危及到这么多战友的生命,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传来了领导的命令:全体机关人员集合参加扑救草原大火。

在乱糟糟中,大家准备了简要的工具,铁锨、扫帚等,大部分人手里什么也没有,真不知道让这些赤手空拳地人去干什么?

按照分配,我们宣传队和政治处为一个救火小分队,乘上一辆卡车,向着浓烟滚滚火龙肆虐的地方奔去。

那时的我们单纯而又虔诚,面对肆虐的大火毫不畏惧,如同要上战场的战士,既兴奋又紧张,记得第一次救火时,有一个排长带领大家高喊着口号:成千成万的先烈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记前进吧!现在听来十分可笑,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就是如此。

就在汽车呼啸着前行时,汽车在行驶了半个多小时的时候,突然“嘎”地一声停了下来。大家抬起头来四下张望,枯黄的草原一望无际,并没有看见火场。

正在大家不明就里时,被告知全体下车。我们被安排在路边,我们的任务是:一旦火烧到此处,要把大火阻断在这里。(任务好艰巨啊……)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6)我参加了扑救那场草原大火的经历

大家被激励的群情振奋热血沸腾,一个个就像斗士般伸着脖子翘望着火场的方向,摩拳擦掌准备和肆虐的大火进行搏斗,但完全没想过怎么和大火搏斗!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渐渐黑了下来,几个小时的等待,又累又饿的我们早已经没有来时的斗志。

大家静默在萧肃寒冷五月的草原上,看着远处的火光随着风势向更远处移动着,逐渐在消失…… 这时,饥饿寒冷一阵阵袭来,因为午饭没吃,晚饭也没着落。五月草原的夜晚更让我们感觉到寒冷难捱。

天越来越黑,万幸,大火没有烧过来。如果烧过来,就凭我们几十个人,啥也没有,灭火?真是笑话!也可能又多了几十名烈士。看来我们还是命大呀!

天越来越黑,那时都没有手表,也没有什么通讯工具,我们不知干什么,先是站着,后来都坐在草地上无奈地等待。

估计大约晚上十点多的时候,东边草原上出现了灯光,随着轰鸣声驶过来一辆车。

是团里的救护车,到了我们跟前,司机曹勇伸出头来,表情异常沉重,告诉我们四连救火的战士已经死了好多人,车上是重伤员,正在往医院送。

匆忙地说了几句,车“忽”地一声又快速地驶去,草地上只留下一群目瞪口呆、完全没转过脑子来的我们:草原着火怎么会死那么多人呢?

黑暗中,一会又有几束光移了过来,都是运送伤员的车,那时还不知具体的死亡数字。不过大家都很伤悲,也感觉得草原大火的可怕,真死人呀!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6)我参加了扑救那场草原大火的经历

汽车都忙着运送伤病员,活着的人没人顾得上管,我们依然待在漆黑的草原上也不知怎么办。

大约12点多,前方终于传了命令,大火已经烧过去了,我们这些沿途的救火人员可以撤退了,各回驻地。

等待了一天的我们,开始如兵败般地往回挪动着脚步,由大群慢慢变成小群,最后变成三三两两……

我自认为识别方向,和两三个宣传队的人径直地朝团部方向走去,可能是三四十里的路程,到达驻地时天已亮了。

话说回到团部,全国各地主要离咱们较近的河北、辽宁、内蒙等地的支援大军陆续运来各种物资;有油料、大米、白面、罐头、面包等生产、生活物资。

战士食堂居然吃起了牛肉包子,我们宣传队的一个最小年龄的女生陈莉,吃到第六个时问大伙,是啥馅的?

接下来的那些天,整个团部的工作都是围绕着:首先,为死难者准备棺木,加班加点赶制。 其次,找寻墓地。

我们宣传队配合政治处准备接待即将到来的死难者家属。

当时宣传队的主要领导是政治处的张干事(现役军人),对我们进行战前培训;告诫我们对待家属一定要耐心,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多一句都不许说!!!

终于,死难家属们分期、分批地到了。家属们的到来,整个团部更是被悲伤笼罩着,家属们每天在招待所悲天抢地痛哭不已,他们的孩子最大的二十几岁,最小的才十几岁,活蹦乱跳地到了兵团,不到两年的时间却阴阳两隔。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6)我参加了扑救那场草原大火的经历

与此同时,陵园那边每天没日没夜地加班装棺下葬,最终,一个简易的烈士陵园草草地修建而成。当时好像没有69位,后来有几位没抢救过来陆续安葬的。

虽然事先我们有所准备,但面对家属们提出的问题还是没法回答:例如,为什么死的里面没有现役军人?为什么没有干部,只有一个副指导员还是北京知青?为什么没有天津知青?等等。

大量的安抚工作在骚动的氛围中进行着,个中滋味只有亲力亲为的人才会体会到。

随着家属们带着许多质疑、问题,不情愿地陆续离开,繁杂、喧嚣的团部终于偃旗息鼓,恢复了像往常一样的萧瑟。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在以后的防火季节,草原每年依然还不时的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草原火灾,可人的心理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听说,某连队房子着了火 ,战士们纷纷把自己的个人物件抢出房子 ,然后坐在一旁静观,任其自然,他们感觉到生命的宝贵。

第二年,被大火烧过的地方牧草长得更加茂盛,比起以前没烧过的地方有着明显区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以这首古诗作为结束语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大火   草原   团部   政治处   浓烟滚滚   宣传队   死难者   风势   火场   知青   火光   兵团   战友   家属   战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