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对古村镇有一种莫名的喜欢,并不是对那些小镇旅游景区的喜欢。即使是走进那些著名的江南小镇,也会穿过繁华的游船小桥、楼台酒肆,到旅游区边缘看那些干涸的小河和凋敝的板房,虽然不堪取却也真实,那是一种我不熟悉而真实存在的生活。旅游是一种生活体验。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我们在宏村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夜晚,依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跑马观花的看了宏村那些偏僻的小巷。宏村的旅游做的非常成功,但是也丢掉了一些本来应该有的模样。比如旧时皖南的徽派建筑为了防匪会把窗户建的很小很高,而现在为了游客住的舒适甚至改为了落地窗,虽然有点大煞风景,却也无可厚非。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应该说宏村综合了徽派建筑的所有特点:依山傍水、柔美自然,人文建筑和山峦溪流唯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徽州人聚族而居,村内的宗族脉络清晰、延续条理;黛瓦粉壁马头墙,高宅深井大客厅更是随处可见,路两旁的石雕、砖雕、木雕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不愧为“画里乡村”。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宏村古称弘村。南宋绍兴元年,始祖汪彦济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地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明仁宗洪熙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宏村以“东土道制(龙排庙)、南土水制(红杨、白果)、北土土制(雷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观音亭)为水口布局(风水屏障)。营建了乐叙堂、太子庙、正义堂等祠堂、庙宇,宏村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关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集落。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清康熙元年-清宣统三年,宏村南湖书院,树人堂、三立堂、乐贤堂、承志堂等大型书院、宅第相继修建。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宏村的石板路很有特点,不论是在村边还是巷内,虽然宽窄不一,基本都是伴水而行。

村民骑行的摩托车不时的从你身边驶去,对面也有粼粼作响马车走过,逼仄的小路把你挤得像纸人一般贴在墙上。潺潺溪流旁洗菜的农妇让你品尝了宏村的烟火,油菜花边晒着的野菜让你闻到了宏村的时光。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宏村的小吃不敢恭维,十元一个的江米制品不知该叫什么,满以为一口下去香香糯糯,不料满口的硬芯,口感极差。不知是它剩的时间太长了,还是没有蒸熟。原本机会不多的宏村小吃就给我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画里乡村 在小巷里品味真实的皖南生活


作者简介:

王喜庆 微博:庄上九爷。军人出身却喜欢听着音乐、开着车、浪迹于山水之间。多平台原创专栏作家。自得的是不喜欢文学的他居然写了百万文字于网上,而且图片比文字更专业;不足的是尚有两个省份没有走到。

如若喜欢,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皖南   黟县   神宗   水口   跑马观花   徽州   南湖   溪流   元年   书院   小镇   乡村   小吃   真实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