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说起日本的浮世绘

相信很多小伙伴最先想到,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完全没错)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神奈川冲浪里》

什么是浮世绘呢?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这颗东洋艺术明珠,跨越日本画坛二百余年,涌现出无数代表画师和名作,与歌舞伎、相扑并称“江户三绝”,被誉为“日本国粹”;

葛饰北斋那仿佛能够撕裂海面、如魔爪般的滔天巨浪,给欧洲的印象派带去极大冲击,深刻影响了梵高、莫奈、马奈、德加等名家创作。

这种世俗化到一度被用作包装纸的绘画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与中国版画的渊源

浮世绘的产生

浮世绘除了部分手绘作品外,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而木版画的起源在中国,在中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最初,中国的版画印制是为了传播佛教文化。目前保存最早的木版画是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刊刻的《金刚经》卷首画。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金刚经》敦煌雕版印经

随着技术应用越来越醇熟,版画题材从传播佛教转变为民俗艺术,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版画可被大量复制的属性,也为其声名远扬奠定了深厚基础。

例如,康熙、乾隆时期,苏州的“姑苏版”年画极为盛行。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江户时代,旅居长崎的苏州人,将“姑苏版”的技艺传入日本。开始在坊间流行,终于衍生出日本的一个艺术流派——浮世绘。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玉堂富贵图》

浮世绘里不仅有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还有日常美好的百姓生活,以富于人性与感染力,被称为“江户百科全书”

同时涌现出一大批闪光的名字:铃木春信、鸟居清长、喜多川歌麿、东洲斋写乐、葛饰北斋、歌川广重……

不过,对欧洲画坛影响最大的还是葛饰北斋,他是“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日本人。

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只是《富岳三十六景》中的一张。这批画当年印了至少8000张,每张定价为16文、平民百姓两碗面的价格,跟我们路边小传单、随手贴墙上的海报一样平凡。

这些日本风味极浓的浮世绘,漂洋过海,在遥远的欧洲掀起一场绘画艺术革命。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走出国门

浮世绘在欧洲大放异彩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浮世绘最初竟是以包装纸的身份进入欧洲的。

17世纪中期,中国明朝覆灭政局混乱,无暇顾及瓷器出口,日本迅速填补了缺口。

到了19世纪,西方思想艺术传入日本,日本人逐渐开始喜欢西方艺术,传统浮世绘艺术走向没落,沦为出口产品的包装纸和填充物,大量涌入欧洲。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19世纪的日本漆器包装纸

同时期的欧洲却正好相反。

19世纪,摄影术被发明,这让思考了几千年“怎么才能画得像?”的西方艺术家们崩溃了,“绘画将死”的恐怖预言流传一时。

慌乱中,他们抓起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日本包装纸,“你从市场中买回的肉,或许包裹着它的就是一幅精美的浮世绘版画!

从未见过如此清晰脱俗的绘画风格,恭喜艺术家又给自己找到一条新出路!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1867年世博会 日本馆

因此19世纪后半叶,继中国、伊斯兰、印度、埃及等外来艺术之后,日本大和风妥妥成为欧洲人的新宠儿

借着1867年巴黎世博会的东风,日本首次以国家馆名义参展,迎来西方人的消费狂潮。包括浮世绘、和服、漆器、瓷器等在内的1356箱展品销售一空。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1869年 全神贯注参观日本文物商店的欧洲人


前浪VS后浪

浮世绘如何影响印象派?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焦点透视法,

几个世纪以来的西方绘画都在研究空间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研究光: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研究如何把皮肤、丝绸和书本

画成完全不一样的质感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浮世绘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

却同样能描绘复杂的世界;

不难想象,当看到浮世绘,

欧洲那些苦于创新无门的画家会多么新奇!

尤其是年轻的印象派画家,

纷纷情不自禁将浮世绘技巧用到创作中去。


01.题材

当时占据艺术话语权的学院派,多以神话、宗教、历史为绘画题材。

印象派则完全不同,他们借鉴浮世绘,将绘画对象瞄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风景和独特视角的肖像。在作品中流露出自然和坦率。

莫奈《游舟》就与铃木春信《莲池舟游》有异曲同工之处。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铃木春信《莲池舟游》vs 莫奈《游舟》

梵高《唐吉老爹》中,人物肖像背后是一幅幅画着游女、役者、风景的浮世绘。他还临摹过广重的多幅作品,可见浮世绘中的日本趣味对他的影响。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梵高 《唐基老爹》


德加标志性的“梳妆台”系列,

无疑是受到了浮世绘中经常出现的

偷窥女性视角的启发。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德加《梳头发的女人》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桥口五叶《梳头发》

除此以外,长久以来的西方绘画大多是针对具体主题创作,喜欢“有故事的作品”。

但从浮世绘中,印象派学会了对形式和颜色的运用,故事性逐渐从西方现代绘画中被剥离出来。

例如,学习北斋所描绘的富士山,塞尚单纯捕捉山的形状与色彩,完全不考虑故事性。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凯风快晴》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塞尚《圣・维克多山》系列


02.视角

俯瞰视角,是印象派绘画从日本浮世绘中汲取的另一大灵感。

“俯瞰”使我们能够看到完整的场景,画中的人物仿佛被放在舞台之上,我们则是这场舞剧的观众。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卡米尔·皮萨罗《蒙马特大道》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之一

德加的《舞台的舞女们》也采用了俯视的视角,将芭蕾舞演员表现得十分优美,给人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

而且他有意把主体的舞女放在右下角,也是借鉴了浮世绘的构图法,与西方绘画中把主体物放正中间的做法全然不同。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德加《芭蕾舞女》


03.构图

浮世绘多采用散点、前缩和重叠等透视关系,与欧洲缘由的焦点透视完全不同。简单粗暴理解起来,就是——没有景深,构图扁平。

但神奇的是,简单的线条、无阴影的平涂一样可以带来立体效果和体积感

例如美国版画家詹姆斯・惠斯勒的《蓝与金的夜曲》,就可看出借鉴了歌川广重的《名所江户百景 京桥竹》,色彩平涂的技法颇为明显。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巴特西老桥》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 京桥竹》

印象派开始不再像古典主义那样把阴影抹得光滑到看不出线条,甚至故意强调线条。

例如,高更笔下三只吃东西的小狗,灵感来源于北斋的《三体画谱》。粗壮的线条,小狗完全成了二维平面,简直比扁平更扁平。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高更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葛饰北斋《三体画谱》


04.色彩

日语汉字中,“绘”与“画”是有区别的,“绘”字本身具有色彩属性。因此,以色彩表现为主的绘画形式就称为“绘”,浮世绘色彩饱满的特点也就不言而喻。

受浮世绘启发,印象派描绘现实生活时,用色相当大胆艳丽

比如莫奈,收藏浮世绘不过瘾,干脆让自己的夫人穿起亮丽的和服当模特。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莫奈《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

梵高在巴黎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从荷兰时代的灰暗色调中走出来,逐渐将自己的绘画风格转变为明亮的后印象派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梵高《梅花盛开》vs 歌川广重《龟户梅园》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梵高《名妓》,用油画手法画的浮世绘

通过色调变换着排线,快速有效地抓住事物的运动形式,这也是从浮世绘绘画中得到的启示。

有人将旋转的星空和《神奈川冲浪里》的巨浪结合在一起,果然毫无违和感!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用精确的线描表现立体感,

用平涂的色块表现装饰感。

这就是引发西方绘画艺术变革的浮世绘。

倏忽几百年过去,

随着生活和科技的发展,

浮世绘也早已超越个别领域的限制,

显示出多变的可塑性和时代特征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日本艺术家天明屋尚 融合刺青、宗教、机械、武器的浮世绘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新西兰艺术家安德鲁·阿切尔,融合篮球的浮世绘

浮世绘:掀起西方绘画革命的一朵“巨浪”

日本艺术家瀬川三十七 融入现代科技,让浮世绘动起来~

2019年巴黎的“光之博物馆”举办的日本浮世绘光影艺术展,将浮世绘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给人们带来一次心灵与视觉的盛宴,超美!

不免回想起19世纪,那段东方浮世绘与西方印象派碰撞出火花的激情岁月。

究其本质,浮世绘就是一种

在普通人生活中诞生的、不断变动的艺术。

这种时代变动性,似乎又在提醒我们:

别忘了,艺术的本质就是不断被重新定义。

从这个角度说,

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新浮世绘。


-END-

编辑|朵云

审稿|飞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艺旅文化是一家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专注在文化游学、城市走读、文化沙龙、文化讲座、博物馆导览、文化体验、文化课程、青少年研学、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的文化艺术综合服务机构。 我们跨界在文化、艺术、旅行之间,让文化活起来,让生活更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梵高   姑苏   木版画   铃木   印象派   版画   包装纸   欧洲   巨浪   日本   中国   视角   色彩   世纪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