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西域,无疑是个风险重重又令人向往的地方。对于距今2100年前的张骞来说,那趟起伏跌宕、险象环生的出行注定被载入史册。正是他的征途,将河西走廊带入更多人的视野。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张骞出使西域图 莫高窟第323窟 初唐,图源:艺旅文化

张骞“凿空”,汉武帝拓边万里,在河西地区“据两关(阳关、玉门关)设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自此控制河西地区。以河西走廊将中原地区与西域联系起来,于是各路文明在这里狭路相逢,彼此碰撞交融,留下无数的故事。

悠悠驼铃,颓垣败井,它生来就吸引着今天的人们将目光投向充满传奇色彩的河西走廊。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河西走廊地形示意图,图源:网络

它是陆上丝绸之路上极为重要的一段,串联起了蒙古高原、青藏高原、西域与更遥远的西方诸国。

它地处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的接壤地带,胡汉政权你来我往,在刀光剑影与葡萄美酒的映衬下,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对抗中互相成就。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榆林窟第3窟,普贤变局部,图源:艺旅文化

它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路,鸠摩罗什经此前往长安,玄奘亦经此去往天竺。佛教经典与佛教艺术自东汉以来便开始了频繁地交流与传播。自十六国开始,留下了诸多佛寺、石窟,也将河西走廊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石窟走廊”。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甘肃石窟分布图,图源:知乎

河西地区的古代艺术遗存星罗密布,王朝兴衰更替频繁,面对海量的古代艺术遗存与厚重的河西历史无从下手是初访者的常态。

这一次,我们从兰州到敦煌,穿越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走廊。

01.敦煌莫高窟

热爱历史和艺术的人,一生至少应该去一次敦煌。正如余秋雨在散文《莫高窟》中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从十六国起,莫高窟的营建历经北魏、隋唐时期,武则天时期洞窟曾达数千余个。直到元代,莫高窟的开凿、重修才逐渐停止。善男信女、王公贵族如恒河沙数,来此捐资开窟。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五百强盗听法,图源:数字敦煌

如今,在莫高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之上,端庄肃穆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宏伟壮观的建筑、栩栩如生的动物……历代画匠创作的壁画,依旧生动。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275窟(特)-交脚弥勒菩萨-北凉

当我们走进敦煌石窟内,无不被其艳而不俗的色彩与高级的配色所打动。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丰富的颜料标本博物馆。其壁画在历经千年之久岁月侵蚀后,仍然绚烂夺目,那是历代工匠为了呈现更为丰富的色彩,而对矿物颜料的不断探索的结果。

02.榆林窟

张大千去了三次榆林窟,这里完全改变了他对古代绘画的认识。他拍出8000万高价的那幅水月观音,就是临摹榆林窟的西夏时期壁画。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图源: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

榆林窟和莫高窟地形相连,石窟建筑形制、彩塑、壁画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既密切相关又比较接近,榆林窟的壁画规模,仅次于莫高窟。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25窟-弥勒经变-盛唐

可以说,榆林窟和莫高窟共同创造了敦煌艺术的辉煌。同时,榆林窟的洞窟建造、壁画内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唐代、西夏、元代洞窟的汉地佛教壁画以及藏传佛教密教为主的不同民族的优美壁画,是中国晚期石窟寺壁画艺术的精华。

03.炳灵寺石窟

“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作为与莫高窟、麦积山并列『甘肃三大石窟』的炳灵寺,去一趟就像赴一场朝圣,你需要坐船抵达,颇有跋山涉水的意味。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一千多年来僧人、信徒们的朝圣,成就了炳灵寺『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之名:保存有中国现存有明确纪年最早的石窟(420年),也有中期和最晚期的壁画和石雕,是我国石雕艺术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169窟壁画,图源:摄图网

宿白先生也将炳灵寺石窟纳入『凉州模式』范畴:炳灵寺第一期龛像为早期代表;第二期龛像为晚期典型。炳灵寺石窟的地位彰显无遗。

04.马蹄寺

如果说丹霞给了张掖知名度,马蹄寺石窟给予的绝对是文化深度。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它不仅仅是一座寺院,而是包含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等石窟的大型石窟群(共计70余个)。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马蹄寺元代大佛,图源:艺旅文化

其中千佛洞属于汉传佛教,马蹄寺属于藏传佛教。汉藏文化在这片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土地上和谐共生。

05.新城魏晋壁画墓

中国的魏晋墓遗迹大多在甘肃的河西走廊,而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当属精品。

众所周知,我国的魏晋时代,是一个生灵涂炭、战火纷扰的时代,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使璀璨的中华文明惨遭兵祸,之后的文明史中,魏晋遗存寥寥无几。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甘肃省博藏魏晋画像砖,图源:艺旅文化

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峰。西北地域周边的匈奴、羌、氐、西域诸族及秃发鲜卑等,因长期与汉族错居杂处,形成共同经济体制,民族间的差异逐渐减少,最后与汉族在互动中融合。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甘肃省博藏魏晋画像砖,图源:艺旅文化

在中原发生内乱之时,这里却一直安宁,一些内地的逃亡者和士族纷纷迁入,形成了河西以及嘉峪关一带的稳定与繁荣。嘉峪关魏晋墓的形成,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真实反映。

06.锁阳城

历代各民族在这轮番上演历史悲喜剧

唐代,锁阳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城,自东而来的人们沿着疏勒河冲积扇面的外缘经过此地,再向西而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锁阳城始终是历代各民族轮番上演历史悲喜剧的大舞台。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锁阳城遗址,图源:摄图网

历史上的锁阳城具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古代沙漠化演进过程创举沧桑变化的典型标本,是中国西部古文化遗存和独特自然景观结合最为完美的旅游景点。

在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中,这座古老的城池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朝代更迭的印记,也记录了一幕幕风云际会背后的脉脉温情。

07.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声名赫赫的中国旅游标志,它存在于各大火车站、旅游景点。而作为背后传说众多的载体,它甚至存在于小学、中学课本。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马踏飞燕,图源:艺旅文化

而作为一件珍贵的文物,它在甘肃省博物馆里。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精品满满。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仪礼》是古代经典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对于我们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版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被誉为“天下第一汉简”。

穿越河西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

天梯山石窟壁画,图源:艺旅文化

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拥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等重要藏品。

这里是了解甘肃历史,绕不过、又最便捷的途径。

沿着佛教东传的线路,一路向西,行走1600余公里,穿越“石窟走廊”,寻访1600年来积淀的石窟艺术,我们感受到中华文明极为强大的包容力量。


-END-

编辑|Andy、忆梦、超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河西走廊   石窟   莫高窟   嘉峪关   榆林   西域   河西   敦煌   甘肃省   锁阳   佛教   艺术   魏晋   丝绸之路   壁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