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店问酒》

女同胞大都是不太了解酒的,记不清是哪一年了,第一次和几个影友去赊店拍摄山陕会馆,刚进去赊店镇,就被满街满巷晾晒的酒糟子给整蒙了。那时候好多品牌的酒都不再自己酿造原酒了,酒都是买的基酒回来勾兑而成,而赊店老酒,还再漫天飘散的酒香里,静静的,倔强的存在着。

《赊店问酒》

以后又多次去过赊店,每次进赊店,都被弥漫在空中或淡或浓的酒香气所陶醉。有一次,还被一个同学带着,去老酒厂参观,年数多了,已记得不太清楚,只记得那一个个的老窖池,宋元明清以来的都有,还有那烟雾漫蒸馏酒的大蒸笼,以及滴滴答答蒸馏出来甘醇的原酒…

《赊店问酒》

受赊店酒厂平顶山分公司的候总之邀,鹰城作家协会一行二十多人,来到赊店酒厂参观采风,溯源酒文化,感受千年古镇的世事变迁。在此起彼伏的歌声里,在妙语连珠的笑谈中,在社旗、赊店的传说里,奔赴南阳社旗访赊店古镇,品赊店老酒。

秉承华夏五谷自然的精华,汲取中原青山秀水的灵气。赊店老酒,天长地久,一句铿锵豪迈的话语,将赊店老酒从中原腹地的一个风景秀美,历史厚重的小镇,带向全国,誉满中华。

《赊店问酒》

关于赊店老酒的来历,历史上流传许多佳话。但我感觉最靠谱的版本是:公元23年,西汉皇族刘秀率二十八宿将到宛(今河南南阳)东小镇饮酒,正酣,忽见空中飘舞酒幌,上书“刘记”二字,刘秀拍案惊起曰:天助我也!遂赊酒幌为帅旗,兴兵南阳,大战昆阳,公元25年建都洛阳,称汉光武帝。刘秀念起小镇刘氏老板赊旗有功,御封酒店为赊旗店,酒为“赊店老酒”。1965年,周总理亲自将赊旗店镇改为社旗县,既扛起社会主义大旗之意!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旅程,在冷雨霏霏中,一行人到达赊店酒厂,坐上观光电瓶车,虽然下着雨,但细心的引导员,在车的周围拉上了防雨帘。我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厂区风光,平直的路面,宽阔的马路,大型的现代化工业厂房,新型的制酒作坊,一些忙碌的工人,按照传统的酿酒工艺和新型的制酒装备融合为一体,赊店老酒采用纯粮固态发酵,荟萃高粱香、糯米绵、大米净、小麦醇和玉米甜,赋予老酒的复合粮香,增加酒体香味、酒质绵柔。曲,是从原粮到美酒的酿造动力。赊店老酒采用人工制曲,踩曲百脚一坯,提浆效果好,富集微生物种类多,为酿酒夯实基础。赊店老酒至今仍使用明清古窖池酿酒,窖池也比一般的窖池小,一般的窖池投量在一吨以上,赊店老酒的小窖池,投粮只有800公斤。这些传统的生态小窖,窖泥内富集多种微生物组成了共生菌系统,梯形窖池比表面积大,使得酒糟接触窖泥充分,老熟加快、酒糟酯化能力增强,产出的酒窖香更加浓郁。

《赊店问酒》

美女讲解员把我们引到品酒区,为我们每人倒上一杯酒,酒香扑鼻,酒液浓醇,以“一闻、二添、三饮”等环节去感受赊店酒酒质,沁人心脾,芳香悠长。

赊店酒厂的储酒库,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储酒罐,二是马蹄型储酒窖,三是洞藏。山体洞藏的山体,是借助八百里伏牛山余脉的一个山体,人工开挖的一个山洞作为酒窖,具有储酒和调配两种功能。洞前是一个人工湖,瀑布从山顶飞流直下,给山洞起到了恒温保湿的功能。进去看,真是开了眼了,那一排排一罐罐储存的年份原浆,都是进过九十九道工序,国家级大事品评,封坛入窖,静静的等待懂它的人去开坛品鉴。

《赊店问酒》

酒厂新区依水相伴,以河相连,观湖相望,花树依依,竹草青青,楼房别致典雅,今天虽然冷雨霏霏,但雨中仍有另一番诗意。酒厂仿照徽派建筑而成,白墙灰瓦,绘就一副人间仙境,堪比江南旖旎风光。镜月湖畔,九曲石桥,回径通幽;亭榭凌空,倒影潋滟,水波粼粼,赏鱼云集;鸳鸯弄水,游弋曼舞,似乎都在迎接着游客的到来。

我们听着曼妙的轻音乐,踏着细雨咪蒙,走进了别致的水上阁楼落座。见一清秀女子,端庄靓丽,眉清目秀,姿色绰约,举止文雅。她是一名酒师、效仿古人,哑语演习,我们落坐,只见她两臂轻柔舒展,按照轻音乐中讲解的韵律,用纤王手不停地做手势。从净手、洗酒具、温酒、倒酒、闻酒、品酒、饮酒系列全过程,一时间,脑子里仿佛穿越,回到了远古时代,文人们品酒、论酒,写酒文、抒酒情,文借酒兴、酒因文名,名家名篇千古渊源不断。酒在文中,文在酒中,在文与酒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赊店问酒》

来了赊店,怎能不到山陕会馆?饭后,一行人来到山陕会馆。这里,我多次来过,跟着摄影朋友们来,一架机,就是拍摄一天,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赊店,不必说那进汉口入长江围城而过的潘赵两河,也不必说那绕城而修筑的形似长城的古代城墙,还不必说那美丽的赵河公园里,迷人的水上乐园,令人兴奋与目弦的游乐场,还有万绿丛中点点红的溢香荷塘。单是赊店山陕会馆一带就有无限的乐趣和讲不完的历史故事。

《赊店问酒》

赊店山陕会馆周围有七十二条街,每条街都是幽长古朴的小巷。黛青色的石板路,青砖灰瓦木制结构的建筑,门窗上还雕刻有精致美观的图案。来到这里,好似来到了江南小镇。

山陕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在赊店的商贾集资兴建,作为他们同乡集会场所,故名为山陕同乡会馆。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经过“运巨材于楚相,访名匠于天下“,耗费数十万两白银,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历6帝,136年才大功告成。整座建筑群,金壁辉煌,气势雄浑,“数十里外犹望见之,诚赊旗之巨观也”。占地面积1O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又因会馆内泥塑关羽塑像,并豢养有监、官、僧、道,会馆也称“山陕庙“。道光年间曾改称”鼎元社”,1923年,复称“山陕会馆”。它是全国会馆中唯一得到慈禧御笔之宝的民间商会。

《赊店问酒》

多次来过,但我仔细端详着它的容颜,雨水冲洗过的山陕会馆,是那么的端庄与静美。青砖墙壁,琉璃彩瓦。彩瓦由灰、绿、黄三种颜色,组合成美丽的几何图案,排列有致,相映成趣。放眼望去,古朴典雅的色彩,又渲染出一道庄严华丽的璀璨。向我们诉说着商埠码头、茶马古道久远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广盛镖局向北走到山陕会馆南门,南门左面是一块十分耀眼的琉璃照壁,金壁辉煌,花鸟虫鱼,栩栩如生。 从山陕会馆南门进去是它的前院,有东西两个辕门。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斗高高的铁旗杆。1945年,侵华日军狂轰滥炸,不仅炸毁了这里的大厅,一个铁旗杆上端的凤凰也被炸掉了,旗杆基座的铁狮子的尾巴被炸飞了,缠绕铁旗杆的飞龙,也因此满身疮痍。

《赊店问酒》

大拜殿下面设有东西两个小门,顺着小门向北走是山陕会馆的后院。后院内是一尊巨大的关羽塑像,身披黄袍,正襟端坐,手捧经书专心夜读。关羽塑像东南面竖着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春秋楼遗址和春秋楼的简介。 春秋楼所经劫难,又怎能忘记?感丰七年(1857年)8月,捻军曾经“被子醮桐油,火烧春秋楼”,使这座“雒雒巩固,回出汉,金壁辉煌,光映日星”的名楼,连同会馆大殿廊房,化为灰烬。后虽经山陕同乡商人再次共捐资财,化缘布施,重建了大殿、药王庙、马王庙、东西廊房。但春秋楼那种“试置身其上,皆在远瞻旷览中。而翘首南向,又若可俯视焉。巍巍乎登临岳之峻,初不知身向碧云也”的盛景,只有靠我们去想象了。

春秋楼遗址不仅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深深的叹惋,还给我们留下了“唐河有座塔,离天一仗八。赊店有个春秋楼,半截插到天里头。”的两句趣谈。

《赊店问酒》

走出山陕会馆,我再次凝望着它那饱经沧桑,古朴典雅的模样,深深感到: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幅静怡的水墨丹青画。对着山陕会馆,是一条清代的磁器街,恰逢下雨,看到一位撑着伞的穿着汉服女子,不禁让我想起了苏忆安笔下那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一路桃花一路开,满是南国烟雨情;无情烟柳有情雨,油纸伞上绘江山。”又仿佛看到了一位才子,从古代穿越而来,凌波微步,置身于青石小径上缓缓地行走,手持一瓶赊店青花瓷,带着浓浓的酒香,身着青衫长袖款款徐来,吟诵着“天下美酒属哪家,赊店老酒元青花;天长地久永醇香,其谓佳酿赛琼浆。

赊店,是一个来了就不愿走的地方,赊店,还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

2019.12.16,写于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南阳   酒糟   酒窖   旗杆   老酒   酒香   山体   塑像   酒厂   南门   会馆   古朴   小镇   春秋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