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

从神溪湿地公园离开,我们导航前往当地人俗称的“栗家坟”,官方称谓“栗毓美墓”。

“栗毓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他就是个普通的官宦之人。尽管小时候母亲曾给我讲过有关“栗家坟”的故事,但记住的不多。唯一能隐隐约约记住的是,母亲讲的1939年浑源城发大水的事情,说是整个浑源城都淹了,但唯独城东的“栗家坟”却安然无恙。每当母亲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说母亲是个迷信圪蛋,“栗家坟”怎么就不会淹呢?争辩一番后,我就捂着耳朵跑了出去。

大了以后,特别是近几年对家乡的事情也关注了起来,才从一些资料中渐渐地了解到:墓主人栗毓美原来是清朝浑源县出过的一个大官,而且还是一位 非常著名的治理黄河的大人物。死后道光皇帝还亲赐他很高的荣誉,好友林则徐还为他亲作了墓志铭,可见他当时是多么的德高望重。

栗毓美生于乾隆四十三年即公元1778年,历任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在任山东、河南河道总督时,他首创了抛砖筑坝法,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项很有成效的坝防工程技术,对我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道光二十年二月十八日,栗毓美积劳成疾,卒于任上(享年63岁)。他死后,道光皇帝为他在原籍浑源县建造了占地十四亩,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陵墓,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栗家坟”。

这次去“栗家坟”拜谒,我认为真是值得一看,你除了了解他治理黄河的一些功绩外,最大的意外收获就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处保存完整的清朝大臣墓园,这样高规格的墓园真是不多见。既使我们能看的到,也只有在电影电视戏曲中,或者是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中才能够了解的到,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啦。也许是这样规格的墓园太珍贵稀少,2006年6月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

书归正传,话说“栗家坟”坐落在浑源县的城东,我们一行趋车前往,到达目的地后,先购票准备入园。

我们站在墓园的入口处端详,墓园的入口处是一个砖碹大门,大门居中,重檐起脊,檐、脊皆为砖石,光滑整洁,门首镌刻“栗氏佳城”,意为栗毓美安藏之地,整座大门看上去古朴肃穆,让人油然起敬。

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

在大门的两侧有两个碑楼,楼里分立两通石碑,碑座是龙首龟身,是龙生九子之一的赑屃,它力大且能负重,同时也有取龟长寿之意,愿碑文能流传万年的意思。

东面碑楼里的碑叫神道碑,神道即墓道。碑阳刻的是楷书大字,文中主要是说皇帝授予栗公很高的荣誉,譬如“太子太保”啦;还有赠予他谥号“恭勤”之类的。碑的背面镌刻的是一篇铭,前面是散文行字,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后边为韵文,歌颂死者的功德。从史料中了解到,为碑撰文、书丹、篆额者均为当时国之“大腕”,也由此可窥见到当时栗毓美的葬礼之隆重。

西面碑楼里那通碑额上刻有“纶音”二字,古书上说:“王音如纶”,“纶音”就是皇帝的诏令,俗称“圣旨”。碑上刻的这道圣旨,是栗毓美死后第五天,道光帝给内阁的谕令,圣旨中除了赞美栗毓美“持躬端谨,办事实心”之外,对栗毓美的去世也表示哀悼。圣旨最后指令按总督破例给栗毓美的后代抚恤。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

进入大门,脚下是一座雕栏玉砌的小石桥,小巧精致,通体白透,这座桥名叫“延泽桥”,寓意是延续荫泽造福后人。

跨过精致的石桥,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门四柱的汉白玉牌坊。整座牌坊,中间高,两侧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典雅,端庄大方,通体洁白,雕刻别致。牌坊正中上刻有“宫太保河东河道总督栗恭勤公茔”;牌坊的后面刻有栗毓美的兄弟、子孙们的名字和栗毓美的生卒年月。在牌坊的东西两侧稍前,各有一柱汉白玉华表,高约5米,此华表因在墓园之中,所以又称“墓表”。墓表高耸挺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的帅气含蓄,为墓园增色不少。

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

穿过牌坊,沿通道行至二门,穿过二门眼前顿时一亮,前面出现了一个长方形院落,中间是长长的砖石砌成的甬道,在甬道两侧是石像生,石像生后面是郁郁葱葱的松树和碧绿的草丛,整个大院显得生机盎然。甬道两侧共有五组十尊石兽、石人石像生。这五组石像生对称地排在甬道两侧,两两相对、面面相觑。这些石像生均置于镌刻精致的汉白玉石座之上,栉风沫雨,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

在石像生的前面还有两通汉白玉碑。一为两广总督祁贡书,写的是道光帝的祭文;一为举人许瀚所书,内容也是颂扬赞美栗毓美。

在甬道的尽头,是一处三室的祭堂,屋额上书“永怀堂”,堂内正中是栗大人的汉白玉座像,只见栗大人头戴官帽,身披红袍,正襟危坐在堂上。“永怀堂”的四壁有绘制的彩色壁画,壁画中以人物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栗公的一生主要生活经历和业绩。

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

从永怀堂沿通道再向北行约20米,便看到一个巨大的墓丘,这就是栗毓美之墓。墓丘的前方是一个被玻璃罩住的汉白玉墓碑。

据说墓丘有室,里面还立有林则徐书写的墓志铭碑,碑文有2000多字。

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你想见识一下真实的清朝大臣墓园吗?那就请到浑源的“栗家坟”来

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不禁感慨道:看来不管是什么朝代,只要你是为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人民就不会忘记你,永远怀念你,历史也会永远记录下来你的“好”来,你说是不是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浑源   墓园   墓表   牌坊   浑源县   甬道   汉白玉   石像   圣旨   道光   总督   大臣   清朝   俗称   见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