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这个人比窦燕山厉害,5个儿子进士及第,还培养了5个状元

前言

读过《三字经》的朋友都很熟悉这一句: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代后周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有5个儿子,分别是:仪、俨、侃、偁、僖,时人赞为“窦氏五龙” 。窦家前三子在后晋进士及第,老四在后汉进士及第,五个儿子在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分别担任过要职。

但是在唐朝,还有一个牛人,他5个儿子进士及第,其中两个是状元.更厉害的是,他还有三个孙子也是状元。一门两代出了5个状元,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朝这个人比窦燕山厉害,5个儿子进士及第,还培养了5个状元

一、唐朝的状元有多难

科举从隋朝开始,唐延续了隋朝制度。但是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有人认为当时的科举有些弊端,《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

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言:“明经多钞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试策。

唐朝科举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有两大类:明经和进士。明经主要靠背诵经典, 刘思立谏言以后进士要考诗赋创作。

永隆二年以后,进士考试难度加大, 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朝(618年-907年)享国289年,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共开科举268次,录取进士总数6688(徐松《登科记考》)人。平均每科录取进士25人,平均到每年23人。

中唐时期,白居易27岁进士及第,得意地作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刘禹锡21岁进士及第,同榜的进士柳宗元20岁,二人都可谓年少成名了。

进士如此之难,状元更是难上加难了。

唐朝状元留名至今的有154(其中有几位存疑)人,其中最有名的状元是张九龄和王维,因为这两位都是赫赫有名的诗人。

在这一百多位状元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5个姓“归”的人。

他们分别是869年归仁绍、874年归仁泽、892年归黯、901年归佾、905年 归系。

要命的是,这五个人原来是一家两代人。

前两个状元是亲兄弟,两个兄弟又养出了三个儿子都是状元。

唐朝这个人比窦燕山厉害,5个儿子进士及第,还培养了5个状元

二、书香门第

归家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祖先归崇敬在唐史有传,《新唐书·归崇敬传》记载: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归崇敬的儿子归登,字冲之。曾任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

归崇敬(712-799)和归登(754-820)都不是进士出身,但是归登的儿子归融(?-853年)不负众望,在元和七年(812)进士及第。

归融这个人厉害了,所生五子仁晦、仁翰、仁宪、仁召、仁泽全部进士及第。而且其中出了两个状元:归仁绍、归仁泽。

唐朝这个人比窦燕山厉害,5个儿子进士及第,还培养了5个状元

三、状元两兄弟

1、归仁绍

归仁绍为归登之孙,归融的第四子。他在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己丑科状元及第,这一科进士录取30人,只有三个人的名字流传下来,其中一位是著名的诗人司空图。

归仁绍中状元之前,大哥归仁晦在开成三年(838)进士及第,二哥归仁翰在大中十一年(857)进士及第。

从归仁绍开始,其后的三十余年中,归家五人中了状元。

归仁绍取状元后入仕,乾符四年(877)十二月为侍御史。中和年间(881一884)官礼部侍郎。后历官祠部郎中、度支郎中。

2、归仁泽

归家第一个状元出现五年以后,归家的小儿子归仁泽在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甲午科状元及第。

他这一科有个17岁的进士叫崔致远,这是一个12岁渡海来唐的朝鲜人,十几年后崔致远以大唐三品官衔荣归朝鲜,他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被朝鲜和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 。

归仁泽、归仁绍兄弟二人,又培养出了三位状元。

唐朝这个人比窦燕山厉害,5个儿子进士及第,还培养了5个状元

四、 状元三子侄

1、归黯,

归黯是归仁泽儿子,他在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壬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三十人。考官:蒋冰。试题为《止戈为武赋》、《东风解冻诗》。,

归黯榜发之日,正是他迎亲之时,人生四大喜事中他占了二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可惜的是,在其双喜临门一个月后,归黯无病而终。《唐摭言·卷八》:

归黯亲迎拜席日,状元及第,榜下版巡脱白,期月无疾而卒。

2、归佾

差不多十年后,归家的祖坟又冒烟了,这次是归仁绍的儿子归佾yì。

归佾在唐昭宗光化四年(即天复元年,公元901年)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六人,试题为《天得一以清赋》和《武德殿退朝望九衢春色诗》。

这一科有一个著名的诗人曹松,他的这首试贴诗幸运地传了下来。我们可以看看唐朝科举试贴诗的特点。

《武德殿朝退望九衢春色》:

玉殿朝初退,天街一看春。

南山初过雨,北阙净无尘。

夹道夭桃满,连沟御柳新。

苏舒同舜泽,煦妪并尧仁。

佳气浮轩盖,和风袭缙绅。

自兹怜万物,同入发生辰。

历朝历代在进士科考诗的时候,大多采用五言六韵或者八韵排律。双数句押韵,所以六韵就是12句,八韵就是16句。

为什么格律诗在唐朝流行,就是因为科举的影响。假如今天高考也考格律诗,大学生们个个都是诗人了。

3、归系

四年以后,归仁绍的另一个儿子归系也名扬天下了。他在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乙丑科状元及第。

不过,此时的大唐王朝早已经大厦将倾了。

归系中状元之前一年,即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弑杀了唐昭宗,唐哀帝继位后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

两年以后,朱全忠逼迫哀帝把皇位“禅让”给自己,唐王朝就此灭亡,而归系也不知所终。

唐朝这个人比窦燕山厉害,5个儿子进士及第,还培养了5个状元

五、归仁绍与皮日休斗诗

唐朝的进士考诗赋创作,所以进士都是诗人。可惜归家一门那么多状元进士,却几乎没有诗作流传下来。即使他们科举时必作的试贴诗也失传了。

不过,在《太平广记》中有一段,说的是关于皮日休和归仁绍斗诗,相互嘲讽的故事

唐皮日休尝谒归仁绍,数往而不得见。皮既心有所慊,而动形于言,因作咏龟诗:“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不是风流。顽皮死后鑽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

时仁绍亦有诸子佾、系,与日休同在场中,随即闻之。

因伺其复至,乃于刺字皮姓之中,题诗授之曰:“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爆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长在,惹踢招拳卒未休。”时人以为日休虽轻俳,而仁绍亦浮薄矣。(《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

这一段故事不知真假,不过挺有意思。

皮日休屡次拜访归仁绍,结果人家不见他。于是皮日休有点不高兴了,认为归仁绍瞧不起他,于是作《咏龟》诗嘲讽对方:

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不是风流。顽皮死后鑽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

因为归仁绍姓归gui,因此咏龟明显就是骂人了。当时两位未来的小状元就在现场,于是告诉了父亲。归仁绍于是也把皮日休的姓写入了诗里,等皮日休下次来了,让儿子当面朗诵嘲讽他,其诗云:

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爆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长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这首诗可能是写皮球最早的诗吧。

当时的人看到这个情景,认为皮日休固然轻佻滑稽,而归仁绍这个人也有点轻浮刻薄。

唐朝这个人比窦燕山厉害,5个儿子进士及第,还培养了5个状元

结束语

归家从归融开始,一门五进士,从其子归仁绍开始,一族五状元。

不知道《三字经》为什么选了窦家,而没有选择归家呢?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原创诗词,观宋填词全集,下篇101-2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太平广记   归仁   进士   唐朝   状元   老街   哀帝   闲气   儿子   朝鲜   武德   侍郎   科举   尚书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