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嬉笑怒骂皆文章,一生桀骜不驯,心中也有尊重的人

李敖于2018年3月18日因患脑瘤医治无效去逝,享年83岁。很多人都觉得李敖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及亦正亦邪的教派级人物。曾经上清华、北大、复旦学术演讲,公开讲一生著作100部作品,有96部作品在台湾被禁止出版,是最衰的作家,只有在地摊上盗版书籍里才能找到他的书。

李敖嬉笑怒骂皆文章,一生桀骜不驯,心中也有尊重的人

李傲被称为大师时,已经在台湾骂了三千多人。曾经坐过牢,有过几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感情,是他与胡因梦的一段短暂婚姻,很受挫折和打击,经常在公开场合提前妻,说前妻的糗事。如果沒有爱,哪有恨?提前妻说糗事就是心里没有彻底放下。不过胡因梦也沒计较,曾经两个最亲密的爱人沒有秘密,而再完美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

在学术造诣上李敖绝对是一霸,然而在情感上又是风花雪月无数,应了那句自古才子爱风流。就是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人,却有很多人追捧,追捧他的才华与民族大义。当代就缺少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史学家,在民族大义上引导更多人爱国。

登天安门城楼挥手,称赞有大国气象

李敖在凤凰卫视老总刘长乐陪同下,与一行记者登天安门城楼,在当年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地方,朝天安门广场挥了挥手,平时狂傲不羁的他,心中也充满了敬畏,对记者说这个地方不能随便挥手。

李敖嬉笑怒骂皆文章,一生桀骜不驯,心中也有尊重的人

回忆起小时候看见日本兵骑着大马,在北京街上走,“这个对我而言是刻骨铭心的事情,像我这一代70岁的人,比年轻人爱国,因为我亲眼看见这种悲剧发生。这次在北京使我觉得国家已经强大,毛主席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印象中北京是有城墙的,现在的北京等于沒有城墙,只有城门楼子,可是我也老了,离开了57年才回来。每次离开的时候总在想,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这时他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面对衰老与生老病死无法预知,早以不是那个年富力强、狂傲不羁的斗士。

在谈到国家大一统问题上始终坚定不移,“读史书的人都认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在公元前221年有个卫国还沒有统一,秦始皇死12年后才统一;公元960年宋太祖也没有统一中国,南方有个叫吴越的小国没有统一,拖18年宋太祖死后才统一;公元1644年清朝也没有统一中国,南明小朝廷苟延残喘17年后才统一。但历史从不这样写,认为已经统一”。他的评论一针见血,无论蔡当局怎样折腾,始终是要回归的。

诺贝尔文学奖与奥运会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李敖在《李大师看世界》专场节目上,与吴宗宪嬉笑怒骂谈到诺贝尔文学奖与奥运会主办权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很是不屑。

“08年中国申奥成功,举国欢腾,认为申奥成功是真正开启大国崛起。但有谁知道当时是北京、巴黎同时申请奥运会,巴黎一百年已经举办了两次,而中国一次都没有,巴黎还要争奥运会主办权,这就是典型的西方主义,对中国不公平”。

李敖嬉笑怒骂皆文章,一生桀骜不驯,心中也有尊重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是空头衔,任何大学中文系教授提名一本书,寄到瑞典登记备案就算提名。但提名容易,入围难,得奖更难,因为要出卖祖国才得奖。除了苏联文学家写《静静的顿河》以外,其它的大部分作品要跟祖国作对洋人才高兴,现在流行这样子”。

吴宗宪在节目最后问,“大师一生没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否遗憾,以你的观点应该得很多次奖”。大师回答也精辟,“我又沒有出卖祖国”。大师的话如雷贯耳,确实西方人设崩塌,比较势利,但东方意外的力挽狂澜,让其错愕。而大师守住底线,有民族气节,也值得年轻人学习。

大师对鲁迅、金庸、三毛的点评

鲁迅在他那个时代确实可以称为文学巨匠,但李敖认为鲁迅没有写过长篇长说,不能称为正真意义上的文学巨匠。鲁迅教过书,心高气傲,面对学生发卷子时,常常是一把扔,让学生自己去捡起来。

小学课本学过《少年闰土》,觉得鲁迅文学没有什么造诣,只是一种精神,跟革命有关的精神,文章中隐藏着革命的种子。

金庸与现实脱离,作品里的武侠人物虚构不存在,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力,是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被称为金大侠,是言过其实。金庸曾经也拜访过李敖先生,希望得到中肯的点评,但李敖不屑,认为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就是烂作品。

李敖嬉笑怒骂皆文章,一生桀骜不驯,心中也有尊重的人

三毛的作品以散文散记的形式自成一体,除了大老远跑到非洲拯救世界,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与荷西长达数年的畸形恋情以外,真的没有什么可圈可点,更不用说有什么文学造诣,不毒害青少年的思想就算好的。其曾经也拜访过李敖先生,不过李敖没有给三毛留情面,直接批评她身边有黄种人小孩不拯救,舍近求远跑到非洲拯救黑人小孩,就是一种自欺欺人。

一生风流倜傥,骂人无数,却与长女老死不往来

李敖一生有过无数段感情,像李敖这样又聪明又有智慧的男人,很多女人见了也会一见倾心,不然也没有那么多纯情女子像飞蛾扑火一样地喜欢上他,甘愿作出牺牲。而李敖对女人的审美眼光也一直是超一流的,被他看中的女子既清纯又貌美如花,让旁者艳羡不已,大师你怎可以这样一生风流倜傥不服老。

李敖嬉笑怒骂皆文章,一生桀骜不驯,心中也有尊重的人

曾经与黄国伦最爱寇乃馨在电视节目录制现场,调侃当年遇见寇乃馨对她说的话,你若出墙,我就在墙外,让寇乃馨很难招架。女人是一个害怕受伤的动物,这时若有人想趁虚而入,一定能降服。美丽大方的女人在智慧与外表二选一时,往往倾向于智慧和对她永远好的男人。

李敖曾经也有过穷困潦倒,其大部分经济收入来自电视专场演讲。一生骂人无数,台湾的那些党派人士最害怕李敖这样的“名嘴”,让其无法遁形与反驳。被骂者很容易由坏人转变成好人,这就是李大师魅力之处,有些人永远需要警示和敲打。

传言李敖13年不见长女李文,到死不肯原谅!曾经在监狱里给女儿写过80封信,心里满满的亏欠,托人想办法送女儿去美国最好的学校读书。对女儿的溺爱一直持续了五十多年,要钱给钱,让她过奢侈的生活。但有时父母的迁就和溺爱反而害了孩子,他永远不知道粒粒皆辛苦,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最后变成自然的索取和榨干。

李敖嬉笑怒骂皆文章,一生桀骜不驯,心中也有尊重的人

李文就是这样一个人,利用父亲的名人身份光环在不同名利场合,一次又一次出卖父亲的形象,以至于李敖害怕这样无休无止的女儿纠缠。长大以后也不知道独立,仍然不知悔改的啃老,让天下任何父母都害怕遭反噬,远离与断绝来往是聪明之举。其实都是可怜人,一个不懂感恩,一个不懂爱子女。

问世间,一生又有几个人可以活成李敖先生那样的人?他的谈吐,他的博学,他的不屈服于强权的历练,他的风骨,他的风流,他的文学造诣与历史深刻剖析,都远远超越绝大多数所谓的学者和教授。有他这样的标杆人物在,相信很多人都害怕被骂而励志!

只可惜天妒英才,李敖先生走得早了些,相信他还想到清华、北大、复旦演讲,还想到天安门城楼上观望敬汉卿,本风流传一代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天安门城楼   诺贝尔   鲁迅   复旦   桀骜不驯   嬉笑怒骂   巴黎   文学家   造诣   北京   中国   奥运会   害怕   女儿   心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