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宝庄严:一种佛供器,宫外可食用,在清宫里就只能看

清帝,尤其是乾隆,笃信藏传佛教。紫禁城中的佛楼、佛堂不少。但完整保留下来的倒不多,如梵华楼、雨花阁,养心殿里乾隆独享的私密小佛堂无倦斋……。但这些文物很少拿出来展出。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文物差别挺大,内地寺院很难看到藏传佛教的文物。所以,很多东西都从来没见过。

嘉德艺术中心和故宫联合举办了“妙宝庄严-故宫博物院藏藏传佛教法器展”,里面展出不少深藏宫中的佛教文物。

在一类供养法器中发现三件叫巴苓的,材质有楠木的,也有掐丝珐琅的;形状有像多重山的,有水碗状的。

这是个啥新鲜玩意儿?原来,巴苓是蒙古语baling的音译,藏文也称“朵玛”,为切开、分散、抛弃之意,也指无需回报的献赠。它是藏传佛教常用的供器之一。在民间,以青稞面、酥油制作。在佛事活动之后,作为供奉的巴苓会被切开,分给参加活动的人食用。

这个东西进宫材料就不同了,有食材变成了木、铜、瓷、珐琅等,这样也便于长期供奉。

妙宝庄严:一种佛供器,宫外可食用,在清宫里就只能看

楠木胎彩漆勾金人字巴苓,原供奉于慈宁宫花园内的宝相楼

妙宝庄严:一种佛供器,宫外可食用,在清宫里就只能看

楠木胎彩漆勾金水碗巴苓,原供奉于慈宁宫花园内的宝相楼

妙宝庄严:一种佛供器,宫外可食用,在清宫里就只能看

掐丝珐琅巴苓

它上面还挑着一个像帽子样的东西,那是带伞盖的羽箭,象征穿越一切魔障。

妙宝庄严:一种佛供器,宫外可食用,在清宫里就只能看

妙宝庄严:一种佛供器,宫外可食用,在清宫里就只能看

这件是楠木胎彩漆勾金八供养——花供养。

八供养即佛前的八种供器,通常指“饮用之水、洗濯之水、花、香、灯、涂、果、乐”。

世间太奇妙了,不知道的永远多于 知道的。

推荐相关阅读:

科罗拉多大峡谷:站在悬崖边上的人

大名鼎鼎的正仓院,竟然是看着如此简单的悬空干栏式建筑

故宫如意:雅意盎然的碧玉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藏文   蒙古语   科罗拉多   紫禁城   金水   乾隆   伞盖   故宫   佛教   珐琅   楠木   佛堂   法器   如意   庄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