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这些年来,很少在文章中使用这种当年在广告公司做策划时候写广告语的方式做文章标题了,不过黄山这一趟游览下来,觉得不正八经的斟酌一下字句,确实有点对不住黄山,走遍祖国大地,对比下来真心感觉黄山之名虽盛,但是盛名之下却真真的名副其实,实在是不容易。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这是上山拍的第一张照片,手机拍的,感觉这一张图就值回一半的门票票价加缆车票

这次去黄山纯属临时起意,原本的行程计划里面是没有的,原计划到江西婺源看看,后来想想婺源也无非就是一些村落,而且时间又不对,这个季节最吸引我的油菜花恐怕是没有的,所以想想还是算了,于是就开始找替代的方案,后来发现黄山的位置刚刚好,先从浙江开个六七百公里到黄山住下玩几天,然后再开车从黄山直达赣州,距离也是七百多公里,都没有超出我一天能单独开车的时间上线,很不错,于是就决定去黄山了,事实上结果是,黄山之行非常的圆满成功,不过我也并不鼓励大家跟我这样,去一个地方玩儿之前还是应该做做功课,一般会更好。

还是老规矩,天照应,这次出来自驾游,天实在是太照应了,离开烟台的时候天气极好,离开两天就风雪交加高速封闭,从烟台到南京一路也是天气极好,没有冰雪,没有下雨,没有雾霾,没有堵车,就连事故也不多,只见到两台车爆胎。然后好运气又延续到了南京、上海、浙江和黄山,这时候的黄山晴空万里,天气不冷不热舒爽的很,实在是爬山拍照的最佳天气。

去黄山之前,在浙江酒店里面就用手机APP预定了黄山市的如家酒店,这次出行的一大收获就是注册了如家的会员,虽然注册需要花点钱,但是感觉真心超值,每次到下个目的地之前就先用手机预定酒店,然后导航直接定到目的地酒店,到了就入驻,一点烦恼也没有,完全没有了外出旅行的不安定感,推荐大家也这样操作。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这个酒店蛮不错的,在江边,江的名字叫做新安江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江边的景色很清爽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在酒店写写假期作业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这个床头灯还是蛮有趣的

上了一个厕所,出状况了,我老婆说,这个卫生间墙有很大的玻璃窗,透明的,我擦,这个口味很重啊,一个人在里面拉屎撒尿,外面现场直播?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情人房?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在卫生间拉屎现场直播真的好么。。。。

到的时候是晚上了,吃了饭出去逛逛。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旁边的店铺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旁边的仿古街道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安徽黄山市人民的日常生活,跟我大烟台没有多少的不同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这里也有茂昌眼镜,不过我放这张图的原因是因为拍的比较清楚,感觉不错,没别的意思。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最白的彝族妹子吉克隽逸做的广告,晚上拍灯箱真漂亮,单反机还是比手机效果好一些。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当地最牛叉的百货集团,百大集团,我进去上了个厕所,有缘有缘。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放这张图的原因是为了证明我去的是黄山市,而不是烟台开发区。

在这里顺便提一句,跟中国现在的很多城市一样,大家都跟风改城市名蹭人气,这城市有啥出名的东西,就改名叫啥,比如这黄山市,原先就叫徽州地区,为了蹭黄山的知名度,就改名叫黄山市了,黄山市特别小,市区只有一个区,比起我大烟台的七区差远了,哈哈哈哈,我说的是反话,大烟台的七个区一小半是县城改的凑数的。

而黄山真正的黄山景区,距离黄山市区还是相当远的,如果有不愿意跑腿的朋友,可以将住处选到黄山景区脚下,那样去黄山景区就方便了,因为黄山市区距离黄山景区还有大概七八十公里的路程,我们是自己开车去黄山景区的,到了黄山景区的中转站就不能继续开车了,得把车停到收费的停车场,然后换景区的大巴车上山,停车场旁边就是坐大巴的车站,相当方便,停车场费用也很厚道,一整天二十块钱,很公道。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在停车场等大巴车,就是景区的摆渡车,顺手拍了几张,这个好像是类似大型团体表演之类的,比如老谋子的XX印象。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虽然距离黄山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已经开始能感受到黄山的气场,这个松树就相当的仙风道骨。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大家正在排队候车,现在是淡季,人真不算多,不过洋人很多,有几个年轻的男洋人穿着打扮和行头比中国人还中国人,拿了一个超市送的大塑料方便袋,目测是三毛钱一个的那种,里面装了不少辣条之类的垃圾食品,看长相像是东欧俄国乌克兰之类的,说话声音很大,很入乡随俗甚至有超越的趋势,很好。另外就是遇到一对中外合资的情侣,女的估计三十多,长得一般般,男的是个老头,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目测有六十五岁以上,不错不错,不出意料的组合,希望随着国力的提升,以后出现六十五的中国老头和二十岁的外国美少女的组合,加油祖国,加油中国梦。

排队的过程很愉快,因为没有做功课,所以对上山路线一无所知,不过作为走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的狗哥,这点小事儿难不倒。跟卖票的大姐问了一番,大概知道这里发车的摆渡车有两个终点站,比较好的路线是到云古寺下车,从那里出发走一圈就把整个黄山景区穿越看遍了,我对于黄山的的认识只是知道个迎客松,还有就是黄山烟的广告语,一品黄山,天高云淡,这为我后续苦逼的旅程埋下了伏笔,迎客松就像一个吊在我前面的胡萝卜一路吸引着我走遍了黄山。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进山的前戏开始了,前戏有点跌宕起伏,这公路实在是太窄了,那么长的大巴车经常需要借对面的车道才能勉强通过,每次过弯都感觉车要冲出道路,一路上旁边的北京大姐跟闺女都在不停的赞叹司机师傅的开车技术高超,我不禁肃然起敬,多么刻苦好学的女司机啊,如果马路上的女司机有一半有你们的好学精神,我在马路上的不安全感就能减少百分之八十。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这个盘山路是真正的盘山路,旁边就是万丈深渊,公路侧面的防护带表示,这里以前经常会有滑坡落石和泥石流。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这个大石头越看越像一只树懒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路边清澈的山泉水无处不在,朝阳的地方不冻冰,背阴的地方都冰冻了。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头一眼看到黄山的印象,挺牛逼的,就这入门的山,气势已经不在泰山之下了,我走完了这趟黄山开始认为,泰山之所以显得那么牛叉,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在我大山东以及周边实在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山,胶东都是土堆丘陵,山东西部和河南河北又是平原为主,泰山平地里面拔地而起显得气势雄伟;另外就是泰山距离皇帝近,古代交通不发达,皇帝们又懒又娇贵,所以封禅大典啥的都得就近到泰山来弄,所以人文资源又更加牛叉。光就山本身的险峻和气势来说,黄山真的是泰山无法比的,不过话说回来,就我这一路开车走过来的见闻来说,黄山古代没啥名气是太正常了,不要说黄山,就那些大山沟里面的小镇子和村子,如果不是现在我党牛叉大兴土木到处修路,到现在进去个人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啥叫世外桃源,这在古代就是世外桃源了,古代的时候为啥这里文化保护的好,不要说拿着大刀片子的古代军队了,就是牛逼哄哄的日本鬼子见到这么雄伟的高山悬崖也怕是要尿裤子。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只可惜这一路都是自己开车没法拍那些高山深谷里面的村镇,就拿这张图凑数吧,确实险峻,难以言说。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讲真,黄山门票确实不便宜,旺季230一个人,淡季也得将近两百,现在是淡季,去索道站的路竟然是这样,就我们两大一小,还是那句话,运气太好了,真是舒服,没人喜欢满地都是人头的感觉。

上山坐索道之前的心情是跟下山完全不同的,作为一个铁人,我老婆觉得坐索道上山的行为不够MAN,但是下山的时候,大家都累的腿肚子转筋了,看到索道站的时候就感觉长征十万八千里之后见到了亲人陕北红军。

在这里奉劝一句各位亲,没有两把刷子,打死也不要尝试不坐索道全程爬山,会累死的,我们坐了索道到了半山腰,然后一路走到下山的索道,大概走了六七个小时,一路无数的上坡和悬崖陡坡。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以前也坐过不少缆车,好像跟这次都不一样,这个缆车坐到半山腰的时候感觉跟坐飞机起飞差不多,耳膜发胀,听不清楚别人说话,不知道是不是山有点高的原因。看着下面的悬崖峭壁和N多比新时期时代的石刀都锋利的大石头片子,我这完全不恐高的人也感觉有点发虚。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旁边的景色,确实很神奇啊,这么多的圆石头,怎么就能在山顶上立住的。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终于解放了,白鹅岭索道站

这么轻松的到了山上,心情很不错,给老太婆和闺女捏个影,黄山开始像我们展露它独特的风姿,高高的蓝天,淡淡的一抹白云,一层一层的山峦,从真实到虚幻,我脑子里面找不到足够的词汇来形容,一则是想起照相馆里面照相的背景画,或者从小常见的山水美图明信片,总觉得这样美丽的景色总应该出现在挂历或者书本上的,之前总该经过一些PS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这不真实的美确实真真切切的出现在面前,感觉相当的好。不过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前提是你得有我这个运气能碰到这么好的天啊,再次感谢老天爷。

又想起一句古诗来,我是这样吟的,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吟完了感觉还挺顺溜,押韵。上小学三年级的闺女不干了,“爸爸,应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啊啊啊啊,丢人丢到马里亚纳海沟了,我只能说,老了,已经被后辈才俊超越。

初见黄山的样子,看不够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为了表示我对这美景的尊敬,很少出境的特立独行的老狗本人也决定来个庸俗的到此一游留念照。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在索道站见到了传说中的挑山工,泰山也有挑山工,不过黄山比泰山更高更陡,这些人真心的不容易,很多人体格也并不强健,却要挑上我估计得有接近一百斤的东西爬山,一路走着,很多人还要发出听着有点吓人的咕噜声,一副筋疲力竭的样子,所以虽然他们在遇到游人挡路的时候发出让开让开的吼声,我也不觉得他们有多粗鲁,可以理解,活着真难啊。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我觉得这张图片可以用来做我的电脑桌面,一般来说,以前这种水平和意境的图片都得上网搜,现在自己也拍出来了,看来比相机和人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景色本身,真正的美景傻逼也能拍出电脑桌面墙纸效果来。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我们从索道站出来的这个地方名字叫做始信峰,看过了文字介绍我感觉心有戚戚焉,啥叫始信峰,就是你丫的没来之前感觉这黄山有个屁,不就是个山有几个奇形怪状的石头吗,怎么就值那么多钱的门票,还什么黄山归来不看岳,净是吹牛,然后走到这个始信峰这里看到牛叉的风景,诗人就感叹一句,我操,老子信了,确实好看。这就叫始信峰,好名字好名字。

在黄山拍照基本没有别的,就是人+清秀的松树+纯净的蓝天白云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这个简介证实了我的猜测,黄山的松树品种确实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松树都是乱七八糟的蓬蓬松松的乱长,这黄山的松树随便怎么长都是个盆景的感觉。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背阴的山坡有零星的积雪,突然,有情况了,大家发现了外星人!

胜境黄山,名不虚传——天照应的黄山之行(上集)

背阴的山坡有零星的积雪,突然,有情况了,大家发现了外星人!

赶紧用相机捕捉外星人的蛛丝马迹,好像啥也没有?

究竟是啥奇特的东西?这篇就到此为止了,下期文章说,其实开个小玩笑,主要是篇幅太长,所以就分个上下集,下集明天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黄山   大石头   黄山市   泰山   胜境   烟台   上集   索道   缆车   名不虚传   景区   松树   停车场   确实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