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在中国的国土上有一条纵贯祖国的线,虽然它看不见,却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点在地图上摸索出这条线,他从黑龙江瑷珲一直向着西南画至云南腾冲。 说到这,大家应该知道今天的主角是谁了。没错!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国际上命名为胡焕庸线。它被地理学界评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仅次于“珠峰测量”。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一、大数据大发现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宋挥玉斧”,说的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在平定四川的后蜀政权后,用手中的玉斧在地图上大渡河的位置划了一条线,并指着河西说:“此非吾有也。”。从此,两侧的大宋与大理两国保持了几百年相安无事。 而在1935年,34岁的胡焕庸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他平生最重要的论文《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在这篇文章的末尾附带着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地图。 (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地图上,中国版图一分为二,西北部是“大漠长河孤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约占总人口的4%,而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 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lS进行的精准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的94.1%。 (1935年,胡焕庸先生手画的中国人口密度图,图上并没有划出瑷珲-腾冲一线,这条线只存在于胡焕庸先生的论文中。)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二、这条线牛在哪? 在历史上,分界线有很多种,但像胡焕庸线这样被列为重大发现并写进教科书的却只有这一条,它,究竟牛在哪? 胡焕庸线这条分界线就仿佛从南到北将中国人分隔开来,而且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像是意识到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下了迁徙的步伐。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未被打破,图bywangxb126)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胡焕庸线牛在无论外界条件怎么变化,这条线却总能“岿然不动”。 胡焕庸线被发现后的8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无数变化,版图从昔日的海棠叶变成如今的大雄鸡,人口从4亿多变成约14亿,经济规模翻了几十倍,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人口移民政策更是不断改变。 (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几乎都在胡焕庸线的东侧,图by李超)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同时也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中国人从线的东面一次次大规模迁往西面:建设兵团垦荒戍边,支援大西北,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在2014年4月11日晚间,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这时有人发现在东北与云南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边界,一边满是QQ在线的信号,另一边则稀疏很多。 (2014年腾讯QQ同时在线人数很明显能看出东西两侧的区别)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更牛的是,这条等值线不仅是人口密度的分界线,也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东边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杏花春雨江南”,西边则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白马秋风塞上”。 (中国二三阶梯大部分区域都在线的东边,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是干旱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从地形和气温看,胡焕庸线的西侧主要是低温高寒地区,东侧地形相对平缓且年均气温较高(东北地区除外)。 (胡焕庸线是一条干湿地区分界线,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从降雨量看,胡焕庸线基本与400毫米年降雨量线重合,被视为中国生态环境界线。 (400毫米降雨量线与胡焕庸线颇为吻合,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是农牧业生产区的生态分界线,农业与牧业的边界,玉米分布带的上限都与胡焕庸线基本重合。 (胡焕庸线是在农牧交错带的背景上产生的,其具备了内涵多样性、形式非唯一性和数据连续性的特点,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同时,胡焕庸线也是一条自驾旅行分界线,线的东面是出发地,西面则是目的地。 这些年来,近八成游客喜欢去西部旅游,因为在胡焕庸线的东侧人口密集、交通便捷,而西部地广人稀、自然风光明显区别于东面。 (车轮研究院2019年6月调研数据及途牛自驾出行数据)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三、差异巨大 只不过,等值线两侧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对此,胡焕庸先生曾提出三个原因: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自然环境因素,尤其是气候,因为在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汉唐时期并没有这条线。 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30年-1260年期间,中国大陆气候发生突变,气温逐步下降,降水明显减少,这与世界公认的中世纪温暖期结束时间一致。 (中世纪温暖时期的温度记录)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四、胡焕庸线怎么破? 胡焕庸线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维持其稳定性,然而中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会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地区间社会问题和矛盾,所以突破它却是十分有必要的。 自从“一带一路”设想提出以来,便翻开我国发展新篇章,为西北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更为突破胡焕庸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长久以来,由于地形、技术的限制,中西部地区交通落后极大地束缚了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的设想景下,为改变胡焕庸线西侧地区面貌,必然要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丝路”交通大通道。以及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网上丝绸之路”,提高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和国际通信出入口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胡焕庸线的突破。 搞懂胡焕庸线是个大课题、是门大学问,正如牛文元所说:“胡焕庸线搞好了,中国就好了。”图bySpielvogel

中国地理上神奇的“胡焕庸线”,究竟牛在哪?|中国自驾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腾冲   中国   等值线   在线   大漠   地理   降雨量   分界线   丝绸之路   地形   人口   神奇   发现   交通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