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94年前的今天,上海龙华西路180号,淞沪警备司令部,一向冷酷、情绪不外露的警备司令杨虎,正在来回踱步。


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和激动。


因为一个犯人的处决,是他立下的大功一件。


这个犯人,实在太关键。


以致于杨虎竟按捺不住自己的得意,早在确定了犯人的身份后,就给上级写了一封表功信。


1927年7月4日晚,铁镣叮当的长巷,阴森幽暗的牢房。


这个被国民党视为心腹大患的革命者被押赴刑场。


他身着短衣,皮肤黝黑,浑身血污,面对敌人的屠刀,年轻的面庞满是坚毅。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那晚,龙华刑场的月亮异常清冷。


监斩官喝令他跪下,他巍然屹立,毫不理会。


几个刽子手强行把他按下去,但是,刽子手们刚一松手,他就一跃而起,昂然挺立,并高声道: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最后刽子手们恼羞成怒,一拥而上,再次将他强按在地,以乱刀残忍杀害。


蒋介石下令不准收尸,敌人惨无人道地将他的尸首斩成数块,扔进了黄浦江。


他连尸身都没有留下,但他和他的同志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新中国。


你听说过他的名字吗?


他叫陈延年,陈独秀长子。


那时,他正年轻。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少年自强,走出家乡


1913年的一天,安庆,陈家的大门被人粗暴地一脚踹开。


随即大批士兵涌进来开始到处搜捕。


带头的是军阀倪嗣冲,他奉袁世凯之命捉拿陈独秀未果,决定对陈独秀在安庆的家人进行迫害,抓捕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扬言要斩草除根。


幸好陈家事先得到了消息,提前让陈延年和弟弟乔年从后门溜出,才免遭毒手。


此时的陈延年刚满15岁,他还不懂什么是革命,什么叫流血牺牲。


但是这场劫难,使他深刻地体会到军阀的野蛮和残暴,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反抗和革命的种子。


陈延年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聪敏好学,记忆力超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小的安庆已经满足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望。


1915年,17岁的陈延年带着弟弟乔年,辞别母亲,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求学。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一日,上海北风大作,异常寒冷,路旁的电灯昏暗不明,一个衣着单薄的年轻人在街头徘徊,他脸色憔悴,衣着破旧,冻得瑟瑟发抖。


路过的好心人看着实在于心不忍,请他到自己的寓所穿衣,却被年轻人婉言谢绝了。


没人想到,这个年轻人,就是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


原来,兄弟两人来到上海后,本可以过上优越的生活,却不愿像纨绔子弟一样依赖家庭,决意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


两兄弟平日吃大饼充饥,喝自来水,晚上就睡在新青年杂志发行所店堂的地板上。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冬天身上的衣物抵御不了寒风,夏天别人已经换上了单衣绸衫,他们还披着一件又旧又脏,纽扣也不全的夹呢袍。


这样的环境下,两人却从没落下学习,双双考入了上海震旦大学。


很多人劝陈延年,这样生活太苦,但他却觉得,艰苦的生活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炼,他心甘情愿。


瘦削的身躯,汗湿的破衣,再苦再难,陈延年也没请求陈独秀接济。


陈延年,自小就有志气。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眼里有光,心有信仰


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20年初,陈延年来到法国勤工俭学。


在这里,他结识了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在他们的感召下,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3年3月,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后,他被转为正式党员。


从此,他有了一生为之奋斗的信仰。


1924年9月,炎热的广州,身在社会底层的手车夫们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在万福路、大南路手车夫们聚集的地方,多了一个奇怪的人。


这人一看就不是本地人,他身材魁梧结实,穿着工人服装,头戴列宁式便帽,步履刚劲,不会说广东话,也不会拉车,但是特别喜欢和手车夫们交朋友,拉家常。


他总是虚心地请教拉车要领,学起来也快,拉车强劲有力,没多久就像一个老练的黄包车夫。


最奇怪的是“人傻钱多”,谁家工人生病或者有事不能出车,他就会主动帮忙,拉车挣的工钱全部交给工人,还经常请工人们一起吃饭。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渐渐地,大家都喜欢他,有什么问题都告诉他,而他也经常给工人们“出招”,教车夫们用集体的力量对付黑社会人物的敲诈勒索和警察的欺负,学会团结斗争。


工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陈”。


老陈的工友们一定想不到,他就是刚被任命为中央驻粤特派员没多久的陈延年。


当时香港工商日报为了诋毁共产党员,曾经发表了一条新闻,称共产党干部当手车夫。


陈延年看后,笑着对同志们说,如果工作上需要,不管任何同志去当手车夫都是光荣的。


而陈延年最早团结的这帮车友,在日后的省港大罢工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成为广州工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面旗帜。


不久,陈延年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他为人正直,办事果敢,雷厉风行。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广东等地的党组织迅速建立起来,党员数量从原有的几百人发展到五千多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在发展组织建设的同时,陈延年更注重思想教育,廖仲恺被刺后,他对广大党员说:


“一个共产党员的牺牲,胜于千万张传单,如果怕死,就不要做共产党员。”


陈延年,始终都有骨气。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逆风执炬,披荆斩棘


黄埔一期毕业前夕,学员周士第等5人被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秘密带到了广州白云路。


在这里,当周士第第一眼看见停靠在站台上的庞然大物时,他兴奋得手心都出了汗。


铁甲列车!这是他只在课堂上听说过战场大杀器。


这一天,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诞生了。


这支新军很快在战场上打出了名气。


1925年年底,广东肇庆西江江畔,两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它们的主人,一个是周士第,另外一个,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将军,叶挺。


铁甲车队,被整编为“叶挺独立团”。


一支红色军队,在西江江畔锻造成形,“铁军”的峥嵘岁月缓缓拉开了大幕。


而这背后,是陈延年的不懈努力,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下,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是较早建立革命武装的高级领导人之一。


由白云路步行十分钟,就到了越秀南路,这里一座中西合璧的东园,是省港大罢工指挥部旧址。


1925年6月,陈延年,苏兆征,邓中夏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他们在这里坚持了16个月,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都属罕见。


投身于血与火的革命洪流中,陈延年展示出了超人的才干。


毛泽东曾说:“陈延年,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列宁称赞他,有雄狮那样的气势和雄辩。


除了对革命做出巨大贡献,更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克制。


他简朴得让人心疼,从不允许自己浪费一分钱。


冬天他只穿一套从苏联带回来的旧粗绒服,夏天也不过两套灰布衣服,他把省下的钱,都交了党费。


他没有专门的卧室,办公室里有一张行军床,累了倒头就睡。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六不主义”,不看戏,不下馆子,不照相,不讲究衣着,不私交,不闲游。


他一生未娶,风月跟他没半分关系,郑超麟回忆录中《恋爱与革命》一章,提起谁都能八卦一段恋情,唯有提到陈延年,仅一句:


“延年没有任何的罗曼史,直到他的死。”


同志们称他为“革命的苦行僧”,他却笑着说,为了革命,应当如此。


他把自己的金钱,时间,爱情,以至于热血,都献给了革命。


他说:


我们的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生出来的,更不是从海外飞来的,而是在长期不断的革命斗争中,从困苦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生长出来的,强大出来的。


他经受着艰苦,艰苦也在锻造着他。


陈延年,一身都是正气。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他们最早醒来,他们最先赴死


1927年,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4·12反革命政变。


在4月12日至4月14日3天时间里,仅上海市区,就有300多人被杀害,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在这样的白色恐怖笼罩下,陈延年受党委派逆行上海。


1927年6月26日,大批国民党军警包围了上海虹口区恒丰里的一所民宅。


而此时的陈延年,正在这里开会。


为掩护其他同志撤退,他拿起椅子与军警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入狱。


被捕当天,他穿着一件破旧不堪的短衣,两条裤腿往上翻起来,上面还扎着一根草绳,他自称是被雇来做工,名叫陈友生。


而他当时的真实身份是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穷酸的小伙子,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高级干部。


以致于审讯记录这样写道:“陈友生,被雇佣的烧饭师傅”。


然而,不幸的是,吴稚晖的一封信,揭露了陈延年的真实身份。


敌人对他使用了重重酷刑,陈延年只字不吐。


1927年7月4日,29岁的陈延年倒在了龙华刑场。


他用他29年的生命,为我们铺下了100年的路。


少年有志,天生傲骨,一身正气,让无数人前赴后继,成为像他一样有血性的人。


这些人里,就有他最疼爱的弟弟。


陈延年牺牲一年后,他的弟弟乔年,在同样的地方,踏着哥哥的足迹,从容赴死,年仅26岁。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两位意气风发的中国少年,用鲜血踏出了一条为党为民的道路。


陈乔年牺牲前说:“让我们的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他们想要的生活,梦想着过的生活,都给了现在的我们。


在现在的安徽合肥,有条路叫延乔路,路旁有住宅,有小学,有派出所,有万家灯火,有除暴安良,有祖国的花朵。


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父子惜别的场景,让网友纷纷落泪。


父亲送别延年、乔年,眼含热泪,仿佛看到了儿子的未来。


他们满脸血污,脚戴镣铐,血海中飘落朵朵鲜花,回头微笑。


他们笑的时候我也笑了,但眼泪也流下了。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我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勇气,他们不确定今天中国的样子,他们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值不值得牺牲,可他们还是去做了。


他们伤痕累累地走向了死亡,给后人留下了煜煜生辉的人间。


有多少人迷失在了他们用鲜血铺就的盛世中,不知道这些英雄曾经来过。


我们翻遍史书却找不到,那是因为,他们永远藏在书缝里。


历史书上,你随手翻过的一页,用笔画过的一句,可能是他们的一生。


我们的延年、乔年,甚至都没出现在教科书中。


有人问《觉醒年代》的导演,为什么陈延年的角色选择了张晚意?


他说:“面试那天恰好有束光打在他眼睛里。”


也许延年真的回来过,借他的眼看了看这盛世中国。


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今年清明节,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华里延年、乔年烈士墓前,鲜花比平时多了几十倍。


如今的我们,替他们把繁华看遍,替他们沐浴在胜利的阳光之下。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他们就永远活着。


他们在最璀璨的年华走向一条最艰难的路;


他们在最黑暗的时代笃信一个最光明的梦;


他们在最冰冷的土地挥洒一腔最炙热的血。


英雄们,今日的中国,如各位所愿!


作者 | 茶九

图片 | 《觉醒年代》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西江   车夫   周恩来   安庆   刽子手   铁甲   犯人   广州   同志们   上海   中国   党员   敌人   工人   牺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