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婆罗门教的革命


佛教对婆罗门教的革命

佛教与婆罗门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婆罗门教认为人生而不平等,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这样的种姓阶层。而佛陀认为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

而且佛陀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他认为,牛马等动物要是修行,也都能够成就佛道。所以,在佛典里面,有很多动物得道的故事,如老虎听了佛陀说法,就皈依佛陀门下,从此不吃人了。这说明佛陀是一个革命者,强调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

此外,佛陀认为,人的修行不一定要等来生,只要今生修行,今生就能够成道。成道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悟出人生的道理。所以,佛陀认为,众生皆有如来德相,只要去修行,就可以今生了道,就不必等到来生再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是对婆罗门教的彻底革命。对于当时的印度社会来说,释迦牟尼是一个革命派、青年学者,对整个传统的婆罗门教发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且挑战成功了,因为底层社会人数太多了。这些人开始信奉佛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佛陀的一个弟子,叫优波离。这个人原来是王宫里的剃头匠,种姓很低,但是佛陀为了证明众生平等,首先给优波离剃度,让他成为大弟子。这不仅践行了众生平等,还证明了,在佛家的面前,没有地位高下之别,大家同是修行人。

佛教对婆罗门教的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婆罗门教   佛教   佛典   释迦牟尼   佛家   革命派   种姓   婆罗门   佛陀   众生   来生   平等   今生   动物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