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烟179-文天祥的老部下生祭:文天祥该死,必须死,赶快死?

文天祥没有绝食而死,这让南宋的很多遗民们坐卧不安了,他们想让文天祥尽快殉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天祥的老部下王炎午。

文天祥起兵时,王炎午加入他的幕府,并力劝他变卖家产勤王。“愿名公复毁家产,供给军饷,以倡士民助义之心,请购淮卒,条错戎行,以训江广乌合之众......”文天祥听从了他的建议。正待共赴国难、英雄喋血之际,王炎午向文天祥哭诉,自己的父亲去世,还没有下葬,母亲又病危。按照他的意思,是既怕难以尽忠,又怕难以尽孝,所以进退两难。

其实王炎午的意思很明显:天下大势,已然不可挽回,所以他怕难以尽忠;既然如此,还不如回家尽孝。在我看来,他王炎午,才是真正的贪生怕死之辈。国家存亡关头,臣民“临危一死报君王”,就是最大的忠。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说难以尽忠?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舍小家,保大家,不正是正直之人应该有的气节吗?

文天祥是何其深明大义之人,他知道凡事不可强求,特别是明知不可挽回败局的情形之下。于是,他准许王炎午回家,为父守孝,为母尽孝。

不成想,在文天祥被俘北上,路过江西之时,王炎午又跳出来了。他饱含热泪,满怀深情,洋洋洒洒地写下了1800多字的《生祭文丞相文》。其中有如是话语:“呜呼,大丞相可死矣!......斯文不朽,可死。......为子孝,可死。二十而巍科,四十而将相,功名事业,可死。仗义勤王,使用权命,不辱不负所学,可死。......可死。......虽举事率无所成,而大节亦已无愧,所欠一死耳。奈何再执,涉月愈时,就义寂寥,闻者惊惜。岂丞相尚欲脱去耶?尚欲有所为耶?或以不屈为心,而以不似为事也?抑旧主尚在,不忍弃捐耶?......”

这篇激情澎湃的祭文,主旨只有一个:文天祥该死,必须死,而且要赶快死。因为只有一死,才能名重泰山;如果忍辱偷生丧失名节,就会被人鄙视。据王炎午所说,之所以盼丞相速死,是为了报答他的恩情。

为了报恩,竟是希望恩人快点去死!这又是怎样的逆天逻辑?

不要惊奇,在许多南宋遗民的心里,这是很正常的逻辑。到了南宋以后,文人的气节就如同女人的贞操一样,被提上了新的文化高度。特别是在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家的催化下,中国的文人与女人,就走进了一座光怪陆离的围城。在这座围城中,无论是文人还是女人,都失去了之前的那种活泼泼的生命状态,大多变得拘束拘谨,变得毫无生气。

可悲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会对别人的道德要求很高,而自己却做不到。南宋的绝大多数遗民,即是如此。他们不去殉道,却扛着道德的大旗,去让别人殉道,比如王炎午。表面上看,他很爱国;而实际上,他很懦弱、很冷漠。他想用祭文来判文天祥死刑,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上说,这不是成全,而是地地道道的谋杀。

王炎午自己的所作所为,与他对文天祥的至高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文天祥散尽家财勤王,为活着的文天祥写祭文,都像是作秀一般的演出,因为他“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勤王又退出;文天祥死后,他还不是在大元的天空下,以著名遗民的身份,又潇洒地活了四十多载?

文天祥是不一样,他是状元宰相,忠义楷模。在众人的眼中,他就应该是完美的,国亡了,他就应该义不容辞,为了气节而殉道。高调的道德要求,形成了高调的道德压力。这种潜在的思想,以至于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洪流,汇聚成了王炎午的《生祭文丞相文》。

为了让文丞相看到这篇“空前绝后,千古未闻”的促死文,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在驿站、码头、山墙、店壁等许多地方,都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张贴。不仅张贴,他还到处宣传。

我在想,如果文天祥看到了这篇祭奠他的文字,该会作何感想。立刻去死吗?不可能!如果因为一篇文字而死,那才叫轻于鸿毛。死与不死,何时去死,不是衡量文天祥生命价值的标准,也不是他王炎午说的算,他还没有这个资格。

当道德价值的实现,对个体生命产生消耗甚至危害时,又有多少人打着道德价值的幌子,进行戕害生命之举啊!王炎午的生祭文,是对文天祥生命的冷漠与践踏。它的出现,与其说值得夸耀的千古奇文,不如说是一种莫大的文化悲哀。

历史云烟179-文天祥的老部下生祭:文天祥该死,必须死,赶快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奇文   遗民   祭文   气节   丞相   南宋   家产   云烟   既然如此   高调   围城   文人   该死   道德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