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打卡美好生活#

编前话:这是一次比较特殊的骑行,一台两轮电动车骑行9天,行程2000多公里,跨越陕甘宁三省。与其说,这是一次骑行生活的体验,倒不如说是一次走进历史记忆,阅读今日之中国的骑行之旅。骑行九天,我写了十几篇游记,现逐一发表。


庆阳:变得陌生的革命老区

早上醒来,我们就开始忙乎出行的事儿了。我先是去取电动车;韩强忙着转移后备箱里的东西。

昨晚突发情况:酒店老板不给电动车充电,说无人看管担心火灾,让我们另换酒店。半夜三更,手足无措。幸好刚刚认识的庆阳乾鑫汇摩托车销售中心的李老板伸出援手,才得以在他的店里充电。取车时,李老板还没来,看门老人很和蔼地迎接了我,一看电充好了,我长舒一口气。经过这件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此后无论到哪儿住店,先问老板能不能充电,如不能就另换住处。此后再也没有发生不能充电的事了。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等我取车回来,韩强也从他开来的车上取所需的必备品,转移到我的电动车上了。当他直起腰来,我们两人四目相对时,意味着一切准备停当。他开来的车留在了当地,由朋友开走。我们可以出行了。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晨雾中的西峰

其实,对庆阳市我并不陌生,五十多年前,就来过这里。当时文革期间这里发生了武斗,一帮头戴柳条帽,手持长矛大刀或洋镐的人,封堵了公路交通,对过往车辆进行盘查,交通瘫痪。当时,14岁的姐姐领着13岁的哥哥和11岁的我,从老家孟坝坐车途径西峰回兰州的家,被困住在车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里,滞留十多天。当时的西峰也就是现在的庆阳市鲜有楼房,大街小巷几乎清一色的平房,记忆中没有留下什么特别印象的建筑,姐弟仨没事就到处走走,还没感觉怎么走整个城市就转完了。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物价便宜:一个熟鸡蛋5分钱,一个红烧蹄子两角钱,红烧肘子五角钱,卖相极好,诱人馋涎,为此我们姐弟三没少吃。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50年后高楼林立的新西峰

五十年后,当我已是两鬓斑白再次来到这里时,骑着电动车,悄无声息驶过,随意的走着,端详这座城市时,我发现曾经那么不起眼的城市,如今因现代而变得陌生起来:城市规模超乎想象的大,总有走不完的街道,看不完的高楼,大街小巷到处流淌着车辆和人流和浓郁的现代元素,给人一种意气奋发的感觉。昊鑫广场的气魄,丽晶茂的宏大,庆阳彩虹桥的迷幻,中元.天空墅的鹤立鸡群,还有即将建成的庆阳传媒中心的器宇轩昂,展示着当地最新的建设成就和未来气象。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日新月异的庆阳市西峰市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尽管庆阳市是我的故乡,直到这次重回故里,我才知道这里曾是《皇帝内经》的诞生地,是公刘“教民稼穑”,开创农耕文化之先河的地方!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遗址遍布于此。20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接受了早期的文明进化。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曾创造了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的周人先祖不窋失农官陵墓,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建成了公园,被世代的子孙敬仰

由此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一踏上董志塬,这个号称“陇东粮仓”的地方,会出现一田田麦地被务细得是如此精致:瓜田李下、麦田地里见不到杂草;房前屋后看不到杂乱,家家户户收拾得这么干净整齐的民风了。这种精耕细作的苦心,这种干净整洁的民俗,这种祖祖辈辈保持不变的、来自骨子里的素养,与周边地区农家宅院垃圾污秽不注意整理、庄稼地里杂草伴生不注意铲除的粗放随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我一踏上董志塬,一路走来,看到最多的风景,感受最深的文化。作为出生于这片土地的儿女,作为曾经插过队的知青,我深知:这种来自骨子里的养成,它带来的不仅是农业产量的高低,更是一个地方农耕文化的积淀,体现着一个地域的精神气质。干旱少雨的土地,生长着勤劳智慧的人们。难怪董志塬会成为“陇东的粮仓”,难怪有人说“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呢。这背后是软文化的支撑。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银西高铁通过革命老区庆阳,境内建有7个车站,目前已通车。

当我轻轻走过这片土地,这个甘肃省唯一的一处革命老区,曾经诞生过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陇东中学”,为陕甘宁根据地培养过大批革命干部的摇篮;这片当年我大伯高文彬和许多老区百姓推着独轮车,翻身越岭给延安送小米的土地;这片我大爷高生财当年为红军捐献32担粮食被载入《镇原县志》的地方;这片我爷爷高生元当年参加八路军当炊事员在镇原县城给刘伯承元帅擀过臊子面,后来负伤解甲归田的土地;这片当年红军战士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长征到达孟坝西壕,全村男女老少齐动员,烧水做饭,洗衣烧炕热气腾腾迎接红军的地方。这片洒下了无数革命鲜血的土地,如今已修建了高速公路,通了省际高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地方!

革命老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惊诧得陌生,惊诧得感动,就连时常回老家的韩强,也因为这种快速的变化,陌生的几次走错了路,最后不得不依靠手机导航才找到了正路。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山道弯弯,电车盘旋,翻山越岭,渐行渐美。

就这样,我和发小韩强骑着一辆电动车,行进在辽阔的董志塬上,行进在静谧的乡间小道上。电动车还真给力,载着两个总重330斤的大男人,穿过平原,下到沟底,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爬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塬,当我们来到瓦斜乡的豹子岭时,已是日过中天了,俩人索性铺着防潮垫,放展老腿,躺在路边一棵核桃树下,头枕山谷,腿搁路肩,大树作伞,清风为扇,扯起响呼,睡得死去活来,一觉醒来,接了地气,“好不舒坦!”。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我们豹子岭惬意的小憩

接着,两个大男孩儿,又将刚刚从老乡地里买来的无公害脆瓜打开,大口咀嚼起来,美得满嘴流香,好解馋呀!发小还觉得不过瘾,说:睡在家乡的土地上,就像儿时我睡在母亲的怀抱里,透骨的舒坦。他说,我还没有睡够呢,倒头又睡,扯起呼来。

这一天,我们又拜访了罗川遗址,去了唐家大院。

正宁县的罗川遗址,我们看到了“一代清官”、“清风劲节”依稀挺立的石廊上,对廉官赵邦清的赞誉之词;看到了铁旗猎猎,穿越1509年,六易其名的罗川古城,感叹岁月的无情。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甘肃正宁县的罗川古城遗址:清朝铁旗杆

在旬邑县的唐家大院,我看到了“家有万贯不算富,人无知识终归穷”以诗书传家,以农为本,以商兴家,一朝入仕36人,应诏赴京参加乾隆帝的“千叟宴”的唐家第四代传人唐景忠等子孙,历经43年建成的87座院2700间房的唐家大院。沧桑巨变,良俗不改,蕴藏的文化底蕴。

骑行陕甘宁的日子

旬邑唐家大院

这一天,我们不急不躁,从容骑行,体验乡情,端详历史,全仰仗了“豹子”的默默承载,让我们得以自由随意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庆阳   正宁县   镇原   陕甘宁   西峰   农耕   豹子   老区   遗址   大院   电动车   当年   陌生   土地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