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演讲

-----------怀念我的语文老师程鸿廷先生

最后的演讲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先生象闻一多。

未曾谋面时,一位颇具掌故的学姐介绍 ,郭沫若先生1959年题字,学养深厚,人文荟萃的"恒口中学”,历经十年浩劫后,幸存三位赫赫有名的西进老教师。"三程”之一, 就是教语文的程鸿庭先生。他以大气磅礴的演讲朗诵,漫卷诗词的博学,蜚声校园。

传说中的老师长地是这样的:来自汉中,颀长消瘦,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浓密的黑发,"五四”青年式中分。終年一身四个兜的中山装,烟不离手。

如果换一袭青衫,不就长得像闻一多吗?当时,莫名我的脑海里一闪.

何其有幸,初中二年级时,程老师给我们上《最后的演讲》慕名而来参观的老师,几乎汇集当时全校青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老师自发要求,黑压压的人坐满了教室。

讲台上,一位声如洪钟的老人,怒发冲冠,拍案而起:"他死了!但他的精神没有死!人民的力量要胜利,真理是永远要胜利的!"先生坚定的眼神,大义凛然的气魄,铿锵有力的演讲震撼全场,他青筋突暴的手掌,向前一挥!掌声四起,他就是讲台上的闻一多!

最后的演讲

先生的子女也是这是评价父亲的:他勇往直前,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就是一名战士!76岁高龄时,他执意凌晨登上泰山顶。他要"荡胸生层云,齐鲁青未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见贤思齐焉”。

先生途径山东,是他退休后,私费数十万元,辗转23个省市,前后8年多,编修程氏家谱,直至追溯到200多年前清康熙,山西晋城阳城县,陈廷敬一脉。

人至中年,我才偶闻,语文学地好的人,一定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先生是个大厨,善书隶体 ,老宅的土房间,曾经种过木耳,天麻。虽然外表长像严肃,但先生极喜孩子,脾气温和,爱挽袖下厨。有一年下街老屋春联,上书:程门立雪雪三尺,我这个吃货,对着满桌上30多个菜,含糊对的下联是:弟子三千三千弟子。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赞许曾晳的理想,先生又何尝不是以先贤为精神偶像?平日嗜烟如命,口出豪言:走万里路 不如抽万宝路!曾想悬壶济世, 略懂医理,他又岂能不知,祭拜孔子时,自己已经罹患肺癌,时日无多?

多年后,当我再上牛山,依稀又见一群春风不羁的少年,跟着老师,千峰云起。

"老师,我们今天走到那里?"

先生:"一直走,直到没有力气,直到那云雾缭绕的地方!"

2014年元月,老师因肺癌,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我们。

春如旧,人空瘦!

最后的演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阳城县   先贤   中分   郭沫若   大厨   私费   程门立雪   晋城   汉中   孔子   泰山   肺癌   弟子   台上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