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枫叶别样红

2020年底,受无锡东林中学校长、东林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叶映峰邀请,岳西县教育局党委安排我带领几位优秀的教育干部去无锡参观学习。

叶映峰校长是从我县原岩河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走出去的,如今已成长为一位全国知名校长、全国特级教师,她先后获得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兼职教师、全国中语会首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一等奖等荣誉。勿庸置疑,叶映峰是全国教育界的专家。作为名师,希望结识她的人自然很多,也意味着社会活动会很多;作为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千上万的学校;身为校长、总校长,她承担着超负荷的教育行政工作,忙碌是她的常态。我们是她的家乡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此趟临时性活动虽然很快成行,但也深知这次接待是她从已经安排好的工作空隙中挤出来的时间,活动无疑让她要牺牲更多休息时间。

下午五点后,无锡的街道开始了繁华城市少不了的拥堵。长长的街道,放眼望去,只见车不见路。叶校长在我们出发后就把位置发来了,她说她下午要参加一个已安排好的大型活动,还为可能的迟到向我们预先致歉。同时,让她爱人储老师早早地在预约地点等着,负责接我们去已经预定好的酒店。当我们姗姗到达酒店时,她却已经在路边等候。她的真诚与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与舒心。

酒宴是家宴,只叫了一个在无锡闯出了一番事业的曾经的岳西县教育界的同行、她的小老乡小老弟。酒店和菜肴都是叶映峰夫妻俩事先反复斟酌,根据家乡人喜好咸辣的口味,结合无锡地方特色,精挑细选的。既要让家里人吃好,又要让家里人吃上当地特色风味,真是难为他们夫妻俩了。

饭后,穿过百米小巷就转入了大运河边,这里有无锡最美的夜景。两岸五光十色的灯光将大运河镶嵌上两条金光璀璨的玉带。在叶映峰夫妇的陪同下,漫步“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仿佛倘佯在天街仙境里。历史悠久、名闻遐迩的清名桥,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南禅寺,小巷幽深、深藏故事的南长街牌坊……一路上,叶校长很想多给我们一些关于大运河两岸的介绍,和她谈教育时的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恰好相反,显得有点吞吞吐吐,看来她对近在咫尺的大运河知之甚少,这和她忙碌的工作状态有关。由于她第二天上午要亲自给我们做学术报告,下午要去合肥出差,所以提前告别,走时再三嘱咐她爱人陪好我们。

叶映峰为我们预定的宾馆叫君来梁溪饭店,曾是无锡市政府招待所。这里是一组民国时期的花园洋房。房子是民国“面粉二王”王禹卿的老蠡园,三栋洋楼分别为英式洋楼齐眉居、法式洋楼天香楼、美式洋楼春晖楼。院中是一中式花园,有小池塘、假山树木,一座小巧的西式拱桥横跨池塘,一条长满青苔的林荫小道贯穿其中,小道两旁有着近七十年的杜鹃和上百年的雪松、樟树。花园虽小,和洋楼一样,精致典雅。每栋楼房、每间居室、每株花草树木、每块砖瓦石头,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流动的空气中飘逸着时光遗留下来的传说和典故。本以为这样的宾馆房价会很贵,哪知道宝玉只需豆腐价。

早饭后,一位校领导来接我们,步行几百米就到了大名鼎鼎的东林中学。校园不大,里面的建筑也很普通,甚至比不上我们县里的许多学校。一进大门,就能看见学校创始人侯鸿鉴先生的塑像。

侯鸿鉴,1872-1961年,字葆三,号梦狮、铁梅、病骥、沧一。从小立志匡时救国。1903年赴日本留学于弘文学院师范科,悉心研究教育,编写《革命教育》一书,并加入同盟会。1905年,为实现女子教育夙愿,“倾两年编译与教授之薪资八百八十金”,出售家藏古物和夫人夏冰兰首饰,租赁水獭桥南首廉宅14间,创办私立竞志女校,设小学、师范,自任校长。1907年附设幼稚科,开无锡幼儿教育之先河;1908年初,再添中学科,招生20人,成为无锡第一所中学。竞志女校办学成绩卓著,成为我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女校之一。

廉宅主人是廉泉,字惠卿,号南湖,无偿出租住宅给侯鸿鉴办学。华修梅,女,字萼仙,以私财主持竞志校务五年之久,后任北京崇实女学监学,毕生尽瘁教育事业。

竞志女校的校训是“勤、肃、朴、洁”。力行不怠谓之勤,律己唯严谓之肃,摒绝粉华谓之朴,荡涤旧俗谓之洁。侯鸿鉴不仅选定了校训,还设计了校徽、谱写了校歌。

梁溪区教育局长潘鹰,十分赏识叶映峰,听她说家里人来了,专程赶到学校,陪同我们参观校园,并在侯鸿鉴先生塑像前合影留念。

校园中间有两颗高大的银杏树,树下是镌刻着 “银杏情”三个大字的一块大石头。银杏旁矗立着一棵质朴无华的朴树,已经近两百年高龄了。朴树边上有一口古井,据说有上千年历史。古井旁边刻着两个大字“涵泳”。这也是叶映峰的教育理念。

操场后面有栋楼上撰写了一副对联:“风云百载,端正铸成竟志魂;俊彦一心,沧桑不改东林梦”,这副醒目的对联将学校的前世和今生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更深入地了解东林中学,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史馆。一到门口,蔡元培先生“开风气之先”五个金色大字迎面而立。这是蔡元培先生为纪念无锡竟志女校办学三十周年而题。能得先生如此评价,可见校史之辉煌。

一校毕业生水平反映了一校办学质量。校史馆大篇幅介绍了从竟志女校到东林中学的优秀校友,有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教育家……我的阅读史上,见识过他们中不少人的光辉形象。教育得法,学有所成,功在当代,名留青史。东林校史,令我们肃然起敬!

参观校园,让我们享受了高大上的视觉冲击。聆听讲座,我们再次受到灵魂的洗礼!叶映峰做了题为《谈谈教育发展规划》的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她谈学校特色,是从竞志文化、涵泳德育、学问课堂、国际理解等方面说起的。她以学校两颗老银杏树为载体,打造出了东林中学涵泳德育,做到一草一木皆精神,一枝一叶总关情,抓住核心,涵泳东林灵魂。她说“学问课堂”,从南通市课堂改革,牵出了东林中学的“学问课堂”建设,从而拉开了江苏省“学问课堂建设”的大幕。将梁溪区教育局三年课堂行动计划“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建设与教育部长吹奏的“课堂革命”号角紧紧相连,引出“课堂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这一主旨思想。她告诉我们“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我接触到不少专家,聆听过不少报告,阅读过不少教育改革文章,像她这样直击课堂,紧抓教育的核心要点,深入浅出地剖析课堂,建设课堂,让我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也让我找到了东林教育质量经久不衰的根源。

报告一结束,她就上了车,办公室同志从食堂里为她拎来了一份盒饭。她和我们招手告别,就匆忙地出差了。

根据叶映峰安排,下午我们来到东林教育集团另两所学校参观学习。这两所分校曾是无锡市的薄弱学校。并入集团管理后,叶映峰没有简单地将东林中学模式复制到这里,而是根据其自身特点,重新量身打造。

我们首先来到了无锡惠山北麓的山北中学,学校开设的惠山泥人和锡绣选修课程让我们印象深刻。接手山北中学后,叶映峰就带领管理团队深挖学校人文资源。他们依托惠山千余年的泥人历史、无锡的锡绣文化以及享誉全国的无锡老北塘文化,开发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让优秀的历史文化进入了山北中学的课堂,让沉闷的课堂因之有了灵气,让单调枯燥的传统教学有了特色,学生、教师、学校在这过程中共同成长。

另一分校广勤中学,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绩,短期内扭转了薄弱局面。这里的特色让我们改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看到了它的力量。

为使我们学习受益最大化,叶映峰动用私人关系,为我们联系了宜兴的两所学校,一所是城南实验小学,另一所是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两学校办学各有特色,尤其是湖汷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认为它是无锡市乡村教育最靓丽的珍珠,是一所给我们带来震撼,又让我们产生心灵共鸣的学校。

“江南阳羡,湖汷山水形胜”,湖汷是一处山美水美的休闲旅游胜地。“东汉初起,茗韵流长”,茶圣陆羽别业著《茶经》。“金沙古寺,供春学艺”,祖壶紫砂传世。这里文脉悠久,世代重教兴学,湖汷九年一贯制学校李开宏校长因之总结发展出“养正”特色教育。“山之坚毅,乃养正之精魂;水样柔情,乃养正之气韵;志在烟霞,乃养正之神采;世代崇文,乃养正之禀赋;乐善求真,乃养正之心质,惇德尚义,乃养正之器宇;革故鼎新,乃养正之圭臬”。我们在这里听取了李校长以“养正”为灵魂的教育报告,观摩了由“养正”特色开发的课堂,受益匪浅。

结束参观学习后,甚少有雪的江南,瑞雪飘飘。应该是因为叶映峰的真情感动;也是个吉祥之兆,预兆着叶映峰和他的同事、同行们事业更兴旺。是不是也预兆着我同事们取得了真经,终将事业有成!因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顿时为之一轻。瑞雪兆丰年!丰年就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奋斗的前方


映日枫叶别样红

东林中学创始人侯鸿鉴先生


映日枫叶别样红

君来梁溪酒店——我们下榻之处


映日枫叶别样红

古运河夜景——送给家乡人的美景


映日枫叶别样红

叶映峰做报告——谈谈教育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岳西县   朴树   无锡市   家乡人   女校   校史   大运河   无锡   江南   教育改革   枫叶   校长   课堂   特色   中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