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走进天上阿里

才知道什么是放浪

看一眼神山神情爽

转一回圣湖心花放

那蓝天上朵朵白云

棉团一般飘荡

这天造地设的人间天堂


这就是阿里,西藏阿里!

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地区,公元前后称“羊同”,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 北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临那曲市、东南依日喀则市,西南和西部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为界。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极”、“生命之禁区”。境内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主要河流有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等,主要湖泊有扎日南木错、班公湖、拉昂错等。 主要旅游景点有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札达土林等。

山脉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气候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

阿里全年降水量相当少,且季节性强。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而5月到9月间,雨量十分集中,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阿里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当的少,日夜温差大。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

看!这就是西藏阿里!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经常在想:阿里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为什么在西藏众多地区中脱颖而出?

为什么被称为西藏的西藏?

为什么说阿里是信仰之巅?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这里有全部你想欣赏的旷野美景;

有棉花般白皙的羊群;

有五颜六色的山脉;

有如梦如幻的云影;

还有翱翔的雄鹰和奔跑的羚羊;

以及伫立千年的远古文明遗址……

活力阿里

羌塘草原

野生动物的天堂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羌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它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羌塘草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西藏面积最大的纯天然草原!这里有多样的地貌戈壁、草原、湖泊、山川和美丽迷人的景色。

位置: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

历史阿里-古格王朝遗址

遗落的辉煌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区2千米以外的一座土山上,西距札达县城约18千米,占地总面积72万平方米 ,约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始祖德祖衮为吐蕃赞普朗达玛的后裔。

古格王国遗址,从山脚到山顶高300余米。有房屋、佛塔和洞窟等600余座。保存较好的有寺庙、殿堂5座。寺内残留有泥塑佛像和壁画,以及历代吐蕃赞普和王子的画像。遗址周围散布铁盔甲、马甲、盾牌、箭镞等遗物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

托林寺

飞翔之寺

托林寺,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托林寺,1996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以来,托林寺虽然历经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耸。

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古格王国国王益西沃和佛经翻译大师仁青桑布仿照前藏的桑耶寺设计建造。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

别样阿里

札达土林-上帝的杰作

札达土林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是札达县最著名的地貌风光区。札达土林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是海拔3750―4450米,其面积约888平方公里,札达土林分布的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

阿里暗夜公园

亚洲最佳天文观测点

“阿里的荒山上寸草不生,可是对空间与天文观测来说却是最肥沃的土壤,因为距离浩瀚星河实在太近了。”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阿里暗夜保护区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海拔是4200米,站在山巅环顾四周,漫天群星缀满夜幕,北斗星闪亮如明钻,银河宛如明亮的牛奶瀑布展现在眼前,似乎伸手便可触摸到。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以南约25公里处

灵动阿里

玛旁雍措

圣湖

玛旁雍措(Lake 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经,俱舍论》中所记载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玛旁雍措。东为马泉河,南为孔雀河,西为象泉河,北为狮泉河。“玛旁雍措”--“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藏语里“玛旁”就是不败,无不胜的意思。

玛旁雍措最早名为“玛垂”,或“玛垂措”,是雍仲本教中广财龙王的名字。佛教经典说四大神湖中原有四大龙王,起初他们总是兴风作浪,危害人民。到了唐代藏王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显神通,收服了四大龙王,使他们皈依佛法,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四大护法神。从此“玛垂措”也易名为“玛旁雍措”,有时写作“玛法木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

据说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与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她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 。印度教说它是湿婆神的住所。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

拉昂措

鬼湖

拉昂错湖,人称鬼湖,(Lhanag-tso,又名Rakshas),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与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拉昂错鬼湖拉昂措是圣湖的近邻,风光同样美丽,湖水同样是蓝得心醉,可却被扣上“鬼湖”的恶名,被打入另册。其实圣湖鬼湖原本为一湖,由于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在冰川融化后堆积在原大湖的中部,使湖床抬升,之后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冰川萎缩,补给水量减少,大湖面积萎缩,造成湖泊水位下降。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

扎日南木措

北线上的明珠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扎日南木错(Zhari Namco)西藏自治区第3大湖。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介于北纬30°44′~31°05′,东经85°19′~85°54′,阿里地区措勤县境内。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东西长53.5公里,南北宽26公里,平均宽18公里,面积1023平方公里。海拔4613米,平均水深3.6米,最大水深71.55米,周长183公里。湖水透明度2.45米。pH值9.6,矿化度为13.90克/升,属咸水湖。湖泊形态不规则,南北两岸较窄,东西两岸地势开阔。东岸湖积平原宽达20公里,沼泽发育;北岸和西岸发育有10道古湖岸线,最高一级高出湖面百米;东南部湖滨地带发育有三级阶地。湖区地处藏北高寒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为纯牧区。扎日南木错流域面积1.643万平方公里,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主要有措勤藏布、达龙藏布。措勤藏布发源于冈底斯山,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9930平方公里。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

班公湖

两国一湖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班公湖(班公措)又称措木昂拉仁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400米,湖面面积639739.1亩,属东淡西咸,分布在日土境多玛乡乌江村境内,距离日土县城15公里左右,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135公里,属自然湖泊生态风光旅游景区。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公里,最窄处仅5米,平均水深5米,最大水深41米。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班公湖(7张)

班公湖湖面海拔高度4240米,全湖水面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有413平方公里,克什米尔境内191平方公里。它的东西狭长约为150公里,100公里在我国境内,50公里在印占克什米尔境内。最大水深为41米,平均水深5米,矿化度2.16克/升,南北平均宽度仅为4公里,是一条典型的河道型湖泊。班公湖狭长的湖体造就了独特的景观效果。汇入班公湖的两条最大支流麻嘎藏布和多玛曲都位于湖体的东段,淡水来源充分,补给量大于蒸发量,湖水的含盐量维持在0.75克/升以内,使湖体东段为淡水湖;而中段和西段淡水补给量锐减,加以中段湖体最窄处只有100-150米宽,湖水在东西方向上的交替不畅,东部淡水很难持续向西补充,使西部湖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水的含盐量从中部向西部增加至近20克/升,变成咸水湖。

从西到东: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信仰之巅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阿里   西藏   昆仑山脉   克什米尔   藏语   西藏自治区   札达县   普兰县   札达   狮泉河   山脉   王国   世界屋脊   屋脊   湖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