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比方用在香港和深圳之间再贴切不过了。30多年前,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还是个人口不过百万的小渔村,而香港已经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都市,金融中心,最开放的自由贸易港,集装箱港口货运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30多年后的今天,深圳的GDP达到2.2万亿,将人民币汇率大幅上升的因素考虑在内,深圳已超过广州,超过香港是大概率事件。昔日的小渔村已成长为中国硅谷,创新之都,高精尖加工制造业基地,金融重镇,上市公司云集,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人口超过2000万。

深圳,广东省辖地级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 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0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

2021年,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深圳排名第三。

历史文化

南头古城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宝安县政府所在地,始于东晋,已有近1700年历史。从东官郡到所城,再到新安县,南头古城成为深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见证了东晋以来深圳地区的历史变迁、兴亡更替,是深圳和香港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南头古城主街风貌以岭南广府建筑风格为基调。

深圳的广府人自宋元之交迁入深圳,主要居住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等地区,广府文化是清朝以前深圳文化的主流文化,也是深圳传统建筑的主要来源,深圳地区现存的传统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含有大量来自广府文化中心地的传统文化因素 。平湖是龙岗广府文化最集中的区域。作为广府人的栖居地之一,平湖有许多老围。其中在平湖当地,建围最早、最出名的是伍屋围、大围、松柏围。三座老围位于平湖街道凤凰社区和平湖社区,建于明朝中前期,距今五六百年。其中,松柏围数十栋120余间清代建筑,以房子顶部的镬耳形封火山墙最为醒目,是龙岗地区清代广府建筑的范本。

客家人是历史上迁入赣闽粤三角区的汉人与当地的畲族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一个具有独特客家方言系统、独特文化习俗和情感心态稳定的汉族支系。清初“迁海复界”政策有关,客家人大批量进入深圳,大都是来自今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带来了客家传统文化因素。 深圳是客家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点,许多客家遗迹都可以显示出滨海客家的海洋文化特点 。为进一步加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入探讨深圳客家历史文化与创新发展,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日前在深落幕。此次共有1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客家研究专家、学者、客籍知名人士和企业家前来参加。22日上午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代表致辞,下午进行了分组讨论,还特设一个青年论坛和企业论坛。

开幕式上,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致辞表示,在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深圳本土的客家人可以说是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最早见证者。深圳的客家人最早于明代迁入,而大量迁入则是在康熙年间。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客家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勇敢与聪明才智渐渐在这个新城市站稳脚跟,成为深圳原住居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深圳滨海客家文化,深圳“鹏城”的别称也来源于境内的客家古建筑群

深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1

贾氏点穴疗法

2

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

3

下沙祭祖习俗

4

沙头角鱼灯舞

5

大船坑麒麟舞

6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7

松岗七星狮舞

8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深圳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疍民过年习俗

2

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

3

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

4

疍家人婚俗

5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

6

福永醒狮舞

7

龙岗舞龙

8

骆氏腹诊推拿术

9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

10

坪山麒麟舞

深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1

李氏筋伤点穴推拿术

2

道家龙门派(嗣广)点穴牵顿脊椎整复术

3

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

4

喜嫁礼饼(合成号)制作技艺

5

剪影

6

螳螂拳(华林)

7

贺氏剪纸

8

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

9

不孕不育症中医疗法

10

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方法

11

深圳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12

潮彩

13

棉塑(肖氏)

14

剪纸(田氏)

15

肘捶

16

咏春拳

17

潮俗皮影戏

18

万丰粤剧

19

平湖纸龙

20

南山醒狮舞

21

陈仙姑的故事

22

龙岗皆歌

23

盐田山歌

24

香云纱染整技艺

25

凉帽、围裙带编织技艺

26

向南侯王诞祭典

27

天后宝诞祭典

28

沙井蚝民生产习俗

29

开丁节

方言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魅力深圳

深圳本地方言主要分为西部和南部的宝安粤语、北部和东部的龙岗客语、东南部的粤客混合语(大鹏话)三大块。宝安粤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本土特色,不同于广州和香港的粤语,以南头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珠江东缘沿江一带及南部与香港新界交界处。龙岗客语属于粤东客语西向延伸的一个分支,以龙岗客家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东部大片地区。大鹏话属于粤语和客语的混合型方言,其地域分布范围主要在深圳最东缘的大鹏半岛,包括大鹏和南澳两个街道。

深圳以普通话为主流语言。大多公共服务机构、专业人士和工商业界人士都能用英语提供服务,大多数青少年能讲英语。深圳的新移民来自全国各地,与原居民(原宝安县居民)形成了一个“多方(言)杂处”的语言环境。现代汉语方言按照通常的分类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大方言。这七种方言在深圳境内普遍存在,川调、湘语、吴音、闽声等随处可闻。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深圳本土方言分布图

深圳境内原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主要有客家方言和粤方言,还有个别潮汕话方言点。境内客家方言和粤方言又各有特点,呈现出“五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异常复杂的局面。深圳客家话内部从语音角度看,大致有横岗话、布吉话、葵涌话和观澜话等四种类型。 深圳粤语,根据其不同的语音特点,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中路白话、东路白话、西路白话、渔民话和大鹏话。南山区南头至宝安西乡为中路白话,福田区、罗湖区为东路白话(又叫围头话),深圳粤语还包括珠江口沿江东岸的渔民话(又称基围话),还有被认为“不白不客”的大鹏话(方言基础是粤方言,但同时有客家话的一些特点)。深圳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东部大片地区,粤方言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和南部地区,这是大致的分布;事实上各区不少街道两种方言并存。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粤剧

讲粤语的罗湖、福田、南头、蛇口、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公明、光明、平湖和大鹏地区的人喜爱粤剧。与粤语镇村相近的客家地区,比如石岩、龙华、观澜、布吉、盐田、沙头角、横岗、龙岗等地原住民,也会对粤剧团巡演到此踊跃买票观看;重大节庆和醮诞祭祀活动,也会像讲粤语的村镇一样,包两场粤剧开锣演唱欣赏。至于坪地、坪山、坑梓、葵冲等客家村落,因为以前对粤语“唔识听”,所以较少看。

万丰粤剧:万丰村民间有迎神赛会演戏的习俗,每遇祭祀、喜庆、宗族活动,都与演戏相结合,请戏班成为当地的家常便饭。民间艺人与戏剧爱好者,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因此,万丰村的粤剧艺术能经久不衰而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万丰拥有两次荣获国家金奖的村办专业粤剧团,组织了群众粤乐社,还重修“八音楼”,积极开展群众性粤剧活动,2004年由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间艺术(粤剧)之乡。

下沙祭祖习俗:福田区下沙祭祖始于南宋时期。不是单纯的祭祀活动,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舞龙、舞狮、表演粤剧、举行大盆菜宴。

“辞沙”祭妈祖大典:是南山赤湾天后宫特有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

下沙大盆菜宴习俗:形成于南宋末年,是深圳湾一带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习俗,而以福田区西南部的下沙村为代表。

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广式月饼因主产于广府民系的分布地区而得名,起源于唐代。安琪广式月饼是广式月饼的重要分支,它起源于清代新会梁氏的“永记饼店”。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其面皮制作、馅料煮制、包馅、烘饼等多道工序均能独树一帜。

七星醒狮:深圳的醒狮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宝安、沙井等,松岗七星醒狮成名于民国初年,分为黑、黄、白、红色醒狮,各色醒狮各有独到之处,流传至少已有一百多年,“松岗七星狮舞”于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福永醒狮

福永醒狮:福永醒狮舞从清嘉庆年间起沿袭至今。传统上以桥头、塘尾、福永、怀德、白石下五村狮队为佼佼者,以后桥头、塘尾醒狮最具盛名。

南山醒狮舞:醒狮表演是深圳市南山区的一项传统民间文艺活动,南山醒狮源于广东醒狮。清朝末年,向南村有一支麒麟队,善舞麒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将麒麟队改为醒狮队,开始舞狮,且技艺高超。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起源于清朝末期,盛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当地武术高手黄连胜所创。现主要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在黄连胜到过的香港、荷兰、印度都有其弟子在传承。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西乡北帝古庙庙会

北帝诞庙会:宝安区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一五三七年),距今有近500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北帝的诞辰,庙会巡游作为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动,艺术价值极高且文化底蕴深厚。

松岗赛龙舟:松岗赛龙舟历史悠久,因深圳松岗是文天祥的后裔聚集地,为了传承其精神,从清末开始就有端午期间赛龙舟的习俗,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深圳“松岗赛龙舟”被列入第二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沙头角鱼灯舞

沙头角鱼灯舞:深圳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盐田区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沙头角沙栏吓村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沙头角、盐田及香港新界的担水坑、岗下新村等地,成为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

大船坑麒麟舞:宝安区大浪街道大船坑村舞麒麟约开始于明嘉靖年间,作为大船坑客家人几百年来的民间传统喜庆、祭奠等活动。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麒麟舞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龙岗区布吉镇板田永胜堂麒麟舞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前往各地乡村表演参拜,表示福寿大好日子。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龙岗舞龙

龙岗舞龙:舞龙是龙岗客家地区形成的以娱乐、庆典、锻炼身体相结合而别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活动。

坪山麒麟舞:龙岗区坪山街道是客家人聚居地,有舞麒麟的传统。

龙城舞麒麟:流传于龙岗一带的重要民俗活动,出现在民国时期末年。麒麟一直以来是客家人所崇奉、喜爱的祥瑞神兽,寓意平安、祥和,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好运。

黎围舞麒麟:罗湖区中部的黎围村(现为水库新村)麒麟舞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民间民俗舞蹈。麒麟舞是几百年前岭南的客家人从中原辗转迁徙带来的民间舞蹈。黎围村坐落在 深圳梧桐山下沙湾河与梧桐河交汇处,是罗湖、福田去龙岗、惠阳必经之地。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石岩客家山歌

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各个社区,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和五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自唱也可以两人一唱一和,其中擂台斗歌是客家山歌最精彩、最激烈、最吸引人的一种演唱形式。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甘坑小凉帽文化节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龙岗区布吉街道甘坑凉帽的制作从清朝嘉庆年开始也有两百年历史。早年甘坑凉帽村始祖张锦超学到从福建长汀府张太婆承传过来的凉帽手艺后,传给子子孙孙以织凉帽为生。深圳、香港新界、东莞、惠州一带客家地区妇女,甚至东南亚、欧、美唐人街中的深圳藉妇女都喜欢它,即使不戴,也买一两顶挂在墙上装饰,聊解乡愁。

坪山打醮:坪山客家人独特的传统习俗。每8年一次的打醮(集体祭奠神灵)地点聚在关帝庙前的广场上,祭典仪式由坪山圩的首脑主持,祭桌上摆满果脯酒馔,大香炉里插满檀香,乡民们在广场上连续嬉戏七天八夜。由于打醮习俗劳民伤财,于1943年被废除。

开丁节:开丁节是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渔二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节令。渔二村居民均是祖籍广东海丰的移民。过开丁节则是源于潮汕、海陆丰的旧俗。

潮俗皮影戏:南宋末年,闽南移民将皮影戏引入广东潮汕地区,并逐渐吸收了潮汕地区的民间音乐、民间戏曲和民俗,特别是吸收了潮剧的说白、唱腔和表演艺术风格,形成了潮俗皮影戏。

渔民娶亲:南澳最具特色的风俗之一。当渔村女子成亲之日,新娘被众多渔家姐妹簇拥前行,身后有锣鼓乐队和几组舞龙舞狮队载歌载舞,紧随其后是一名男扮女装的渔民带领着一群头戴渔帽、手操船桨的渔家妇女列队而行,一路撑桨,迎亲到家。

民居

深圳主要包括广府式、客家式、广府客家混合式、中西合璧式建筑等。深圳西部主要是广府人聚居区,遗留大量广府式民居;东部主要是客家人聚居区,有大量客家围屋;中部地区则以两者混合式建筑为多。由于深圳处于广东沿海且又与香港曾为同一行政区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早较深,中西文化的融合也反映在建筑领域。因此,深圳的传统建筑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

凤凰古村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深圳广府古村落,是广东省内古建筑较集中、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典型广府民居建筑群之一,是文天祥族人后裔、文氏宗族的祖居和民居,已被《深圳市紫线规划》列为六大重点古村落之一。古村里现保留60多座明清时期民居建筑,古建筑有祠堂、书室、家塾和民居4种类型,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17]

元勋旧址:是典型的广府围村建筑,前有门楼,后有神厅,外围原有护河,四角有二层的阁楼。阁楼间以城墙连接,城墙由青砖砌成,城墙宽1.2米,高5米,城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68米,进深63.5米,有3条纵巷,6条横巷,3眼水井和140多间民居。后部建有何氏宗祠,东侧有天后宫。整座围屋建筑雄伟壮观,南面大门外墙用红粉石砌成,门额石匾刻有“元勋旧址”四个大字。1988年,元勋旧址被列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观澜版画村

观澜版画村:穿越万顷碧波,当我们把目光定格在深圳这座奇迹般崛起的城市,那瞬间凝固的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和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景象。就在这块版图的中北部,有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龙华区观澜版画基地,那里仍保存着水塘、古井、宗祠、碉楼等客家村落的遗迹,为大家呈现了另一幅田园式的原生态美妙图画。 观澜版画基地位于观澜街道大水田社区(原称“大水田村”),由200多栋近300年历史的岭南客家老屋村改造而成。白天的版画基地古朴清雅,古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排屋形制,水塘、古井、宗祠、碉楼古色古香,构建成独特的客家居住风情。农人在菜地里劳作,妇女在古井边洗衣,画家们在精心创作,孩子们在愉快写生,宁静而安详。从时尚又喧闹的都市猛然踏进这个古色古香的村落,凝望着那一栋栋古老的房屋,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又回到了300年前那个客家人生息繁衍、创业奋斗的年代。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龙田世居

客家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龙岗罗瑞合村“鹤湖新居”的罗氏、坪山办事处大万世居的曾氏、坑梓办事处龙田世居的黄氏和茂盛世居的何氏,他们历经几代修建的大规模围龙屋,见证了这些家族的兴衰。客家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砌墙用的黏合物大部分是石灰、桐油、红糖的混合土,黏性特别强,千年不松。普通的围龙屋占地0.54公顷、0.67 公顷,大围龙屋的面积在2公顷以上, 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适合几十个人、百多人或数百人居住。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鹤湖新居

鹤湖新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居民小组,坐西南朝东北,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总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包括月池、禾坪、围屋三部分。1996年被原龙岗镇政府辟为深圳市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广东兴宁客家人罗瑞凤在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兴建,是集生产、生活、防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客家围堡,原为龙岗罗氏聚族而居的家宅。围屋前宽165.9米,后宽116.3米,进深104米,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内有单元房179套。围屋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内围呈方形,中心为府第式三堂两横;外围近似梯形。整座建筑壁垒森严,共有八角楼、两望楼,正面三开门,围墙上布满射击孔。有“九厅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鹤湖新居是深港地区城堡式围楼的典型代表,集闽、赣、粤客家围屋的精华,综合了粤东北地区堂横屋、围龙屋和四角楼的要素,并杂糅许多广府建筑元素,体现了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的交融,是深港地区客家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客家人开发深圳东部的历史见证。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为曾氏家族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所建,至今已有220年历史,先祖名为曾端义。世居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共有房屋400余间,是全国最大的方型客家围屋之一。1984年,大万世居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万世居是深圳目前保存最大的客家围屋,见证和经历了深圳东部早年的移民史和拓荒史,被视为是研究深圳人文历史的活化石。 大万世居平面近方形,以宗祠为中心对称布局,师承“前后三坐落,左右两护厝”的典型客家民居布局形式,宗祠由三重大殿组成,呈三进两井结构,雕梁画栋,牌匾楹联点缀其间,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和客家人的流连变迁,极具历史艺术价值。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大田世居

大田世居:客家的围龙屋,是客家人最为典型且富有特质的民居建筑。大田世居位于龙岗区宝龙街道龙东社区陈源盛村,占地面积10255平方米,始建于1825年,整体结构完整、稳定,现存的建筑物基本保留原有建筑风格,是难得的保留完整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大田世居暨大田匠作文化村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营、多元合作”的模式,通过融合智慧科技与传统匠作,整合政府、高校、协会、博物馆、文创企业、服务机构及名人名企等文化资源,计划打造成集文博展示、非遗文创、手作体验、亲子教育、农耕体验、艺术生活于一体的“文博+文创+田园”综合体,承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文化活动、IP孵化、文创办公、观光游览等功能,为辖区居民和入驻企业提供全新的人文体验和产业发展空间。作为深圳首个政府主导型文物古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示范项目、首个匠作文化产业聚集高地/孵化器、首个农工研学一站式亲子体验园区,大田世居暨大田匠作文化村地处宝龙街道龙东社区源盛路6号,按“五园一坊”总体布局,将建设匠作博览园(博物馆集群)、当代艺术陶瓷博览园、匠心公园、匠师工坊等几大区域,规划总面积23万平方米,其中启动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项目结合东方美学思想、中国传统造园文化与现代生活品味,创建中国风的建筑、园林、景观,传达独特的空间结构叙事美感,营造绿色环保的人文意境。“大田世居位于龙岗中心城和坪山区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可辐射周边数百万人群,项目启动后即可快速实现超高人气。”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新桥世居

新桥世居:国际低碳体验中心由位于坪地街道国际低碳城旁的新桥世居围屋改造而成,占地面积8339.56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8339.53平方米,是国际低碳城核心区的重要配套项目,对于扩大国际低碳城品牌影响力、完善区域功能、提升国际低碳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主要为修缮现有建筑并改造成特色展览馆——国际低碳体验中心,二期将对整体环境进行提升,对部分房屋改造修缮,打造配套业态。国际低碳体验中心项目以低碳文化为主题,以客家围屋为载体,进行文化、形态、业态的综合提升,将打造成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创意产业、休闲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特色村落。该项目一期在最大限度保留新桥世居客家围屋原貌的基础上,以其原有建筑作为空间载体,将在内部设置客家围屋与传统“低碳生活”主题展、“低碳24小时”主题展、坪地萧氏家族主题展。国际低碳体验中心在建筑、空间、内容等方面充分考虑客家围屋的特色,采取了分类利用、因地制宜的活化策略。对于新桥世居内的一类保护建筑,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风貌修缮。“客家围屋和客家人的生活本身就运用践行了低碳理念。”在详细了解国际低碳体验中心建设情况后,戴斌指出,国际低碳体验中心建设对于完善国际低碳城周边配套有重要意义,要统一风格,进一步优化周边环境;要充分挖掘客家围屋特点与客家人的低碳生活理念,把两者相结合,突出低碳元素,打造体验中心。

甘坑客家小镇:甘坑客家小镇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村,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项目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三无”人员聚集地的情况,带动社区集体经济由低端制造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荣获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全国最美小镇、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圳市特色文化街区、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等荣誉及称号,被中组部列为全国革命老区村支部书记培训班现场教学点。小镇以“文化+旅游+科技”理念布局,在保留传统客家文化、建筑韵味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元素,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坑凉帽”为内涵,进行IP开发和衍生打造,开创IP TOWN 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在小镇落地主题酒店、VR主题乐园、国际绘本大赛、亲子农场、绘本馆、文化餐厅等衍生品牌。同时结合VR、AI等高新科技元素,打造集文化旅游、田园休闲、生态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风景名胜

深圳是全球10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主要旅游景点有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红树林、东部华侨城、莲花山、笔架山、梧桐山、羊台山、凤凰山、大小梅沙、仙湖植物园、东门老街、大鹏湾、中英街、欢乐海岸、大鹏所城等。

深圳八景

2004年6月28日,历时半年多得的“深圳八景”评选活动揭晓,大鹏所城、莲山春早、侨城锦绣、深南溢彩、梧桐烟云、梅沙踏浪、一街两制和羊台叠翠在31处候选景观中脱颖而出,共同组成新的“深圳八景”。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镇的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为抗击倭寇而设立,占地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深圳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莲山春早:莲花古有圣名,以美而清纯著称。莲花山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北端,因山形似莲花而得名。山顶广场建有邓小平塑像,可以俯看中心区全貌。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侨城锦绣:位于深圳市区西部的华侨城景区,包括“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欢乐谷”等主题公园。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深南溢彩:横贯深圳市区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华的道路。东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头检查站,为双向8车道,两车道间为宽阔的绿化带,全长17.2千米。深南大道沿线集中了深圳建筑的精华,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和著名的企业,是国内少有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特征的景观街道,其中平安金融国际中心592.5米为深圳最高建筑。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梧桐烟云:梧桐山主峰高944米,为珠三角第一峰,上有“梧岭天池”。现建有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森林公园、体育公园等,是登山观光的最佳点之一。站在好汉坡一带,迎着晨晖眺望香港、大鹏湾、盐田港和沙头角,海阔天空,心旷神怡。山脚下的弘法寺为深圳最大佛教寺院。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梅沙踏浪:大小梅沙海滩位于深圳市大鹏湾畔,大梅沙湾口宽约2000米,小梅沙湾口宽约800米,海沙黄白细腻,平坦柔软,犹如一弯新月镶嵌在苍山碧海之间,人称“东方夏威夷”。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一街两制: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1898年刻立的“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树于街中心,将原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仍为“一国两制”分界线的标志。中英街以其“一街两制”的独特政治历史闻名于世。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羊台叠翠:位于宝安区的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发源地,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动物出没其间。抗日战争期间,羊台山游击队从日寇占领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为首的数百名中外闻名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并安全转移、隐蔽到羊台山区,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誉。

主要景点

世界之窗

锦绣中华

欢乐谷

甘坑客家小镇

欢乐海岸

东门老街

华强北商业区

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

小梅沙度假村

大梅沙海滨公园

南澳东西涌海岸线

中英街

东部华侨城

香蜜湖度假村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青青世界

桔钓沙

柚柑湾度假村

银湖旅游中心

鹅公湾

玫瑰海岸

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馆

深圳文化创意园

大芬油画村

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

深圳鹿嘴山庄度假村

深圳金沙湾海滨度假区

海上世界

坝光村

杨梅坑

深圳红树林

海上田园

龙田世居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深圳园山风景区

深圳笔架山公园

深圳凤凰山

深圳莲花山公园

梧桐山

马峦山

羊台山森林公园

七娘山

荔枝公园

四海公园

深圳湾公园

深圳海滨生态公园

中山公园

皇岗公园

塘朗山郊野公园

南山

荔香公园

深圳观音山公园

排牙山

平峦山公园

梅林公园

龙岗八仙岭公园

深圳市仙桐体育公园

深圳市人民公园

碧岭生态村

海山公园

深圳中心公园

翠竹公园

深圳东湖公园

深圳野生动物园

深圳大沙河公园

燕晗山郊野公园

望牛亭公园

仙湖植物园

西丽湖度假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

洪湖公园

深圳观澜山水田园旅游文化园

东山珍珠岛

黑岩角

沙鱼涌

科普特生态农业园

深圳金水湾度假村

文博宫

深圳博物馆

深圳音乐厅

赤湾天后宫

明思克航母世界

迪可可小镇

荷兰花卉小镇

弘源寺

光明农场

南头古城

大鹏所城

鹤湖新居

万福广场

龙城广场

大万世居

荷坳日月潭农庄

宝安公园

龙岗龙园

宋少帝陵

观澜版画村

内伶仃岛

深圳空中乐园

铁仔山公园

美食街

东门美食街、八卦一路美食街、向西村美食街、香蜜湖美食街、景田美食街、振华路美食街、上梅林美食街、水围村美食街、布吉美食街、蛇口美食街、车公庙美食街、国贸美食街、翠竹美食街、凤凰路食街、华强北食街、乐园路食街、盐田海鲜街、海岸城食街、创业路食街、黄贝岭食街、莲塘食街、蔡屋围食街。

特产美食

深圳有丰富的海产、果类、禽类等地方特产,比较著名的有沙井鲜蚝、南山荔枝、西丽芒果、大鹏云雾茶、公明烧鹅、西乡基围虾、石岩沙梨、南澳鲍鱼、南澳海胆、坪山金龟桔、福永乌头鱼、松岗腊鸭、龙岗三黄鸡、光明乳鸽、南山甜桃等,其中以沙井鲜蚝、南山荔枝、西丽芒果最具代表性

到深圳旅游有哪些最值得去的地方?这十大景点不可错过

深圳,位列“北上广深”中国四大实至名归的一线城市之一,与前三大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新”字。深圳,真的是一座很年轻很“新”的城市,它没有厚重的历史,深圳的旅游景点大多是后期加工的,但也造的独特,所以,到深圳旅游的游客也是非常之多的。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那么,到深圳旅游有哪些最值得去的地方?以下十大景点就很不错。

一、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是很多外地游客到深圳旅游必去的一个景点。这里,集五大洲各国著名建筑、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身临其境感触各国古今历史文化,眼光延伸至宏观的全世界,思维之光遍布古今中外,令人惊奇不已。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二、东门老街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游人必去的步行街,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重庆的解放碑步行街、武汉的江汉路步行街、成都的春熙路步行街,而深圳的这条街,就是东门老街,全称深圳东门商业步行街区。我相信,到深圳旅游的人,必不会错过这个打卡地点。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三、红树林

红树林,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红树的树干是红色的,所以叫红树。红树林是一处自然保护区,既是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区,又是鸟类的自然保护区,整个就是一座生态公园。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仅一水之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到深圳旅游的海内外游客,都会选择去红树林游玩。

四、仙湖植物园

深圳仙湖植物园,作为中国观赏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植物种类。园内分为天上人间景区、湖区、庙区、沙漠植物区、化石森林景区和松柏杜鹃景区6大景区。园内美丽的湖光山色,非常适合来放松身心。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五、锦绣中华

锦绣中华,与“世界之窗”类似,只不过一个是国际版,一个是中国版。在锦绣中华,主要是看微缩景区,这里有迷你版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黄果树瀑布等名胜景点,真的是“逛一园可游遍中华”。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六、小梅沙

小梅沙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度假区,这里有阳光、沙滩、海浪,“梅沙踏浪”是著名的鹏城八景之一,还有丰富的娱乐活动,比如浴场游泳、沙滩烧烤、水上摩托艇、海底潜水等等。小梅沙被青山环抱着,这里的海水很蓝,空气很清新,非常适合情侣约会,拍一些浪漫的照片作为纪念。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七、梧桐山

梧桐山,分为大梧桐和小梧桐,大梧桐是深圳第一高峰。小梧桐的山势不高而且比较好走,适合各个年龄层的游客来此登高望远。而登顶大梧桐高峰,俯瞰山脚,你会看到深圳市区、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一切尽收眼底。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八、深圳欢乐谷

深圳欢乐谷,和所有大城市的欢乐谷一样,是一个大型的游乐园,因为地处深圳这个新城市,所以,深圳欢乐谷也是国内投资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乐园,是中国主题公园的佼佼者。很多年轻人喜欢来到这里,和朋友尽情的玩耍刺激又好玩的项目。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九、西涌

西涌,这里的海滩是深圳最长的海滩,也是最天然的海滩,没有经受过人工的后期美化,展示出来的都是最自然的风光。西涌的海滩长达数公里,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海景之一。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十、东部华侨城

东部华侨城,是一处世界级的休闲度假区,是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虽说是后期人工造的,但这里处处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深圳旅游最值得去的十大景点,如果你还有更值得去的地方,不要忘了给小编推荐哦!

来到深圳必吃的四大美食,第一个你绝对没见过

深圳是个美丽的城市,高楼林立,景色很美!这里的人很热情,美食特别好吃,下面就让小编来给你盘点一下来到深圳必吃的美食吧!


一、笼仔饭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深圳笼仔饭是深圳地方传统名小吃之一。其最大特点是香浓的饭里浸着浓浓的荷叶香,这是由于荷叶紧紧包裹着饭长时间蒸的缘故,当然并不仅仅如此,笼仔饭吃起来香,做来也复杂,笼统说是要把饭先炒后蒸。以最受欢迎的香菇云耳滑鸡笼仔饭来说,先将荷叶飞水,沥干后放上芫荽、红椒和葱段,将鸡切件抹干用腌料腌好,再放调料和云耳一起炒,之后勾芡。用蛋炒好米饭,放在鸡和云耳上面,用荷叶包好后放入蒸笼里慢蒸,荷叶的香味慢慢浸入饭里,就是这地道的中式新品笼仔饭。

二、光明乳鸽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光明乳鸽是由鸽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粤菜系。此菜被称为天下第一鸽,是深圳三大特产之一,因其特有的美味而成为深圳市民广为人知的美食,来到深圳不吃一次真的太可惜了。

三、窑鸡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窑鸡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广东客家名菜,做法类似于盐焗鸡,是有名的“农家乐”菜之一。 它的做法是把鸡宰杀洗净后把掏空腹腔,塞入蒜头、香菇等佐料,鸡身内外都抹满精盐,再用锡箔纸严严实实包好。等窑上的瓦片烧到泛白时熄灭柴火,将包好的鸡放进窑里后即把窑弄塌,在窑上覆一层厚厚的泥土或沙子防止热气散发。有时为了保证鸡肉不粘上沙土,还可以在窑上面倒扣一个铁锅,再盖上沙土,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开窑取鸡了。只消稍微打开锡箔纸包一角,鸡肉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若把整个锡箔纸打开,一只金黄金黄的童子鸡就会展现在你面前,味道特别的香,吃上一口让人流连忘返。

四、蒜爆鹿肉


大好河山:深圳——爱上就无法离开的活力之城

蒜爆鹿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深圳传统名菜,鹿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阴的功效。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益肾气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故对于新婚夫妇和肾气日衰的老人,吃鹿肉是很好的补益食品,对那些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也有很好的温煦作用。鹿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胆固醇很低等特点,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当然除了有这些功效以外它的味道也是相当棒,鲜香细嫩、微辣,色泽美观让人看见就流口水。并且带有微辣,菜肴色泽美观,令人胃口大增。蒜仔爆梅花鹿曾经荣获首届深圳名菜桂冠。是来深圳选择特色菜肴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来到深圳必吃的四大美食,大家去吃过之后一定要回来告诉我味道怎么样哦,如果你还发现更多的深圳特色美食,欢迎在下方评论一起讨论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沙头角   深圳   凉帽   麒麟   醒狮   大好河山   客家人   深圳市   香港   客家   方言   中国   活力   公园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