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的社会现象。

那么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都出现过哪些盛世?这些盛世的开创者又是谁?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十、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

少康(前1972年~前1912年)有仍(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代君主。一说少康即相传曾造酒的杜康。

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

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中兴夏朝。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九、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 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西方传统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支持的人称这段时期为"High Qing" ,即清朝的高峰期。不支持的人之指出此期间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

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衰败之象逐步显露出来,而清廷社会统治和管理能力日渐衰微。乾隆后期各种民变相继爆发,也标志着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萧条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康乾盛世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时期,学界对“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争议。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八、汉武盛世是西汉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

汉武盛世时期,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方面,在这一时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七、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

经济上解放生产力,曾颁布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组织军队屯垦。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文化上还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

汉光武帝在位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建武盛世)。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六、开皇之治(开皇盛世),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

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逐步统一了历经数百年分裂的中国,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士,恢复汉姓。另外,隋朝在选官上,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分科考试制度选拔官员;在官僚制度上,采用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被唐朝所仿效。

隋文帝建立了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并且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发展生产,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全国安宁,编户大增,仓储丰实,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史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五、“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他像荀子一样,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唐朝国威远播四方。太宗则被西北诸国尊为“天可汗”,成为当时东方是世界的国际盟主。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四、开元盛世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 ,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三、仁宗盛治是宋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宋朝也在这代君王之时达到全盛。 期间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 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历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尤以“嘉祐之治”为多。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二、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是为明仁宗、明宣宗,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明仁宗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明宣宗即位后迅速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并延续明仁宗的治国理念,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继续重用“三杨”,息兵养民,赈荒惩贪,使明朝天下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多有建树。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

一、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

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明成祖时,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皇帝国事繁忙时,内阁作便依照皇帝的指示来替皇帝处理国政。这种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乃至西方。明成祖还在1421年,正式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在地方设置管辖架构,比如东北、西北、西南设立行省或管理司。设哈密卫、贵州建制等。

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

军事上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的三大营,为明军对外征战的主力。

明成祖对外不但宣扬国威,还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还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此外,明成祖命人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它包容了先秦以来所有经典的书。这样的典籍客观上也备份了那些古籍,使得很多书不至于失传。同时还完善了科举制度。

明成祖开创的永乐盛世和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开皇   盛世   开元   明朝   奴婢   汉武帝   后世   永乐   唐朝   中国   皇帝   局面   时期   制度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