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泉州有个很有特别的小村,这个村里的一切都和海蛎有关,连空气中都有海蛎咸中带腥的味道。海蛎是一种人见人爱的美味,闽南人喜欢用来煮面线叫做“蚵仔面线”,另一种更加家喻户晓的做法就是“海蛎煎”。这个村里的人不仅享用海蛎的美味,还把海蛎用到极致,用海蛎壳建成极具特色的海蛎屋。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蟳埔村

蟳埔村距泉州市区10公里,位于晋江的入海口。蟳埔曾经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港口。满载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起航,沿着闽南沿海航行到达南洋,经印度洋、非洲东岸。

车子在一个刻有“蟳埔”二字的石头前拐个弯就进入蟳埔村,眼前的车辆和电线杆上缠绕的电线颠覆我心中的预设的小渔村场景。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这里看不见传统闽南民居的红砖翘檐,主街两旁有不少店铺,已然是一个日益繁华起来的村庄。路边卖海蛎的小摊子,剖海蛎的阿婆头上的花饰吸引了我的眼球,惊诧于阿婆满头白发和头饰的强烈反差。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蟳埔女

这里每个女人的头发,都是在后面绾成圆髻,中间都插一根象牙色的筷子作发簪,或者再多插一根红筷子。圆髻的最外围,是漂亮的“簪花围”。簪花围都是用应季的小朵鲜花扎成整齐的花环,有红、黄、白、紫等不同颜色,就像是头上顶着一个“小花园”,好一片姹紫嫣红。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蟳埔女人头戴“簪花围”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源自海上丝绸之路在输出物资的同时给这个小渔村带回来中亚“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头饰,这种头饰在蟳埔村保留并流传至今。也有人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并举了历代的相关诗词来论证,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唱词中就有“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的字眼。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蟳埔阿姨爱戴花,蟳埔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蚵壳厝

穿行于弯弯曲曲的古老村道,除了石头或木石砖结构的老房子,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蚵壳厝外墙上密布的大贝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还没见到海,已有海的气息。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闽南话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蚵壳厝, “蚵壳厝”是这里最特色的民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的蟳埔村不仅靠海吃海还住海,这里的住海不是那种飘在海上的船屋,而是用海蛎壳建屋。虽然距离现代的物质生活近在咫尺,她们仍然虔诚地传接着祖辈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模式。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村里现在利用这些优势开发旅游产业,虽然还未形成规模,但已是有板有眼,吸引着附近都市里的人来度周末。古老的村落将像这古藤老树,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空气中飘着海蛎味的古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海蛎   印度洋   惠安   老树   靠海吃海   闽南   泉州   渔村   阿婆   丝绸之路   头饰   民居   村里   筷子   海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