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沂蒙山,聆听《沂蒙小调》


游沂蒙山,聆听《沂蒙小调》

车子开进沂蒙山区,一边是巍巍群山,一边是湖光粼粼,真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前开,路边凉亭旁的砖墙上有一排红色大字“沂蒙山小调诞生的地方”,原来这里就是沂蒙山小调诞生的地方费县。

《沂蒙山小调》耳熟能详,曲调婉转动听,能与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媲美。耳边仿佛响起了那优美动听的歌声: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继续前行,不多时到了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景区,一条巨大的红丝带雕塑映入眼帘,仿佛飘落在台座上,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醒目,映红了整个山谷。

停车在景区外转了一圈,那半山坡的一棵老柳树 ,不知从那里移栽过来的,直径有2米多,我还是第一次见,那树上被人结了一根根红丝带,仿佛是一只只蝴蝶在风中飞舞。

见天色已晚,在附近订了农家小院住下来。见老板娘在摘捡像马兰头一样的野菜,便问是什么菜,她告诉我是马扎菜。她说:“这菜是山里的野菜,清凉解毒,可以凉拌。”我从未见过,要了一份又点了几个小菜,张厂要了一瓶啤酒,慢慢享用,一阵阵山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情极好。自从老家村庄拆迁后,我从未在露天吃过饭,那家家户户在砖场上吃晚饭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第二天一早,开车前往景区。

乘上观光车,沿着山路缓缓前行,那山风拂面有点冷,路旁小溪中的白鹅自由自在逍遥着,在“红掌拨清波”,来不及细细玩味沿途的风景,一会儿来到了索道口。

乘上电梯,坐上缆车,耳边了传来了沂蒙小调,“人人都说……哎”那优美的歌声回响在山里,窗外茫茫一片雾,看不清周边的风景,仿佛进入了如幻如梦的仙境。张厂也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沂蒙小调》。

伴随着歌声,缆车把我们送到了山上。站在缆车外的观光平台上,能见度只有二三米,也看不到远处的景色,有一点失落。

转身拾级而上,地上有点湿。我们来到了望海楼,看来东海望不到了。

踏进望海楼,墙上挂着它的简介:

游沂蒙山,聆听《沂蒙小调》


望海楼地处沂蒙山最东端,海拔1001.2米。“望海楼”既是山的名字,也是楼的名字。

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相传上古时期舜帝东巡视察大禹治水,在此地停留,遥望东海,故而得名,望海楼因再向东至日照大海没有比它高的山,因此是沂蒙山观东海日出的最佳地点。

墙上还挂有古代文人墨客以及历代皇帝前来游沂蒙山的文章及诗词。

唐代李白、杜甫结伴同游蒙山,杜甫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名句。

北宋文学家苏轼登蒙山留有“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赞誉。

康熙大帝冬游蒙山留下“马蹄踏碎琼瑶路,隔断蒙山顶上峰”的诗篇。

乾隆皇帝南巡中游历蒙山则留有“山灵盖不违尧命,示我诗情在玉峰”的赞美之辞。

望海楼内还有买珠宝的店。

那一块块像猪肉的玉石,令人垂涎欲滴,真想买一块回去,可惜太重了不好带。登上望海楼,站在云雾缭绕的走廊上,望东海眼前是一片雾朦朦,也分不清那个是天那个是水,真正是水天一色。

下楼往人行悬索桥方向走。前面也不分清东西南北,只感觉在云里雾里,一旁的张厂说:“仿佛穿越在云海中。”

踏上悬崖栈道,跨上“齐鲁”大地,一只脚在齐国,一只脚在鲁国,仿佛置身于整个世界。

来到丹丘谪仙唐朝诗人李白、杜甫雕像前,见他们一个个神彩奕奕,目光远视着前方,我与他们合影,仿佛看到了他们当年游蒙山的豪迈场景,好想来一首诗,可惜才华浅薄,一句也吟不出来。

沿着悬崖栈道曲曲折折来到了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套上脚套,踏上悬索桥,心中充满了惊奇与喜悦。桥上一阵阵狂风大作,吹得我摇摇欲坠,身后传来孩子们的哭叫声,赶紧戴上帽子怕吹走了眼镜。

前面有一段高高悬空的玻璃路,踩在上面有点紧张,但心中坚定了信念,不管多难都要勇敢地走过去。

终于到达了桥的另一头,望着走过的桥,感慨万千,人生何尝不是不断的挑战自我。

连接玉皇宫和望海楼的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是世界上长度最长、主跨最大的人行悬索桥,全长505.5米,其中中跨长度420米,边跨长度分别为38米和47.5米,桥面净宽2.4米。

该桥采用双塔单跨吊悬索先进工艺,并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桥梁健康检测系统,可实时监测桥面震动情。

跨过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往玉皇宫走,站在巨大的八卦图上,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忽然想到作家桐华说过:人生路上的疯跑,只要有个人陪伴,就值得大笑。

游沂蒙山,聆听《沂蒙小调》


来到玉皇宫,门都关着,有游客不开心地离开了,我们坚持着。我们在“独据之胜”之前留影,我的意思理解为,悬崖险地攀登者稀少,能站到这里就意味着就是胜利,不知读者如何理解。

继续向前,穿过一线天,忽然之间眼前一亮,大阳露出笑脸,云开雾散。

游沂蒙山,聆听《沂蒙小调》


站在悬崖栈道上,望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像来来往往飘飞浮动的飞来峰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

我想人生的道路就像眼前的风景一样,有的走没了,有的涌出来了,请自当珍惜当下,善待每一个身边的人。沿途的每一棵树,每一棵小草,都似乎快乐生长着。

来到了刻着百寿图的石壁。多么希望人人有个好身体,健康长寿。在石壁旁,我们稍作休息,身后带着小孩的几个家庭,也兴致勃勃赶上来了,我们相互问好。前面下山是南门出口处,还有许多风景像玻璃观景平台等没有观赏,大家看看时间已到中午了,决定返回再去看看悬索桥和望塔楼。

返回,对岸的望海楼仿佛就在眼前。此时的悬索桥清晰可见,当重新踏上悬索桥时,心情不言而喻。

脚下的山沟一览无遗,那种兴奋的感觉从心头自然冒了出来。

过桥去望海楼,只能从山的右边悬崖栈道行走,山上的树林里,不时传来了“吱吱喳喳”的鸟鸣声,仿佛她们也在唱《沂蒙小调》。

再次来到望海楼前,好个望海楼气宇盎然,高高矗立在山顶上。门楼上“望海楼”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呈现在每个游客的心中。

游客们纷纷进入望海楼,由于张厂下午想去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只能作罢,留下一点小遗憾。乘上缆车,在缆车中录下一段视频留作纪念。

沂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离开沂蒙山,心里只祈愿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游沂蒙山,聆听《沂蒙小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沂蒙山区   小调   蒙山   悬索桥   沂蒙   东海   桥面   栈道   缆车   景区   杜甫   悬崖   眼前   心中   风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