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宁夏水洞沟景区位于银川灵武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地质公园、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遗址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由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著名学者德日进于1923年发现。水洞沟遗址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经过六次考古发掘,迄今为止这里已经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记录了三万年前远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生存的真实画面,其中所蕴藏的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是人们了解中国史前文化、远古时代“水洞沟”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特点的重要依据。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还是我国明代长城、烽燧、城堡、沟堑、藏兵洞、大峡谷、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保护区内,蜿蜒东去的长城、高台耸立的墩堠、古朴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遥想当年“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场面。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景区设有景点二十余处,亮点纷繁,是游客观光休闲、户外爱好者军事探秘,科考人员考察学习的首选之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建筑面积为4308平方米,外形是仿水洞沟遗址出土的石叶石器造型。博物馆分地上环廊展示和下沉介入式动感体验两大部分:地上环廊由序厅、人类进化史、中国旧石器、水洞沟旧石器、结束语五个部分组成;下沉式展区是博物馆的亮点,主要是超大型半景画结合动态地面塑型,在声光电等的配合下,形成真空立体感,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景区内的明长城是宁夏境内保存相对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登上长城观景台放眼眺望,水洞沟地貌尽收眼底,沟壑纵横,地形独特的土林景观仿佛就在脚下,跌宕逶迤直达深处;整片翠绿的芦苇荡随风摇摆,野鸽飞翔,红嘴鸭叫声四起,泉水潺潺,一派大漠绿洲盛景。水洞沟明长城地处蒙宁交界,游人们登上观景台,一只脚踏在内蒙古的土地上,另一只脚在宁夏的土地上,都显得十分激动,纷纷在标志性建筑下合影留念,如果身处明代,他们其实已经在国境线上了!水洞沟明长城是宁夏戍边文化的最佳体现地,是探秘古战场苍凉悲壮的绝佳所在!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红山湖是水洞沟遗址面积最大的湖泊,因位于红山地区,得名“红山湖”。在丰水期,湖面可于峡谷中向东延伸2公里多,登上石崖,“高峡出平湖”这一奇特景观映入眼帘,鹰鹤翱翔,野鸭游弋,乘船荡漾湖中,长城、断崖倒映水中;蓝天白云,映于水底,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大峡谷是自然形成的冲沟,位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10-15米深,风蚀地貌,绵延4公里左右,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明代时,这又成了明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怪异,形成了奇特的“土林”景观。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藏兵洞是中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是一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明代鞑靼、瓦剌入主河套,灵州长城成为了明王朝在宁夏等地最北的防线,而红山堡一带地势平坦,是鞑靼等北方民族率军南下的首攻之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明朝中后期,鞑靼、瓦剌数次由灵州拆墙南下,却不从红山堡进攻,只因藏兵洞的立体防御工事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其等不敢贸然攻之。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的地道,藏兵洞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久久不见尽头,确如迷宫,一般对洞内情况不熟的,很难走出去。洞中除洞道外,左右辟有土屋,可以住人,大约是专供领兵长官住的。洞内还设有粮食储藏室,有水井、灶房等,只要储藏够一定的食物,在相应的一段时间内,洞内所藏将士不出洞,照样可以生存。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不怕水淹,多年来,即便发山洪,藏兵洞都不曾被水淹过,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村是一个古老的地穴式聚落遗址区。在古老的水洞沟村里,保留着北方先民们创造的窑洞式、地穴式、半地穴式、浅地穴式的居室。这种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居室,往往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水洞沟村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居住方式,在黄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然后在地穴四周边缘上,用土坯垒起矮墙,使之高出地面,再以木椽搭顶,复以柴草,在柴草上糊以泥巴,防止漏水。这种居室建筑极其廉价,是远古人类居住方式的最佳选择。它产生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伴随着人类存在了数千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逐渐被人们废弃,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水洞沟村聚落共有29处地穴式建筑遗址,景区选择了其中一些地穴式的居室进行了恢复,游客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先民们的居住形式。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张梓,灵武水洞沟村人,生于1894年,逝于1965年。因排行老三,他开的小店被称为“张三小店”。张三小店与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发现,有着密切联系, 曾师从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的贾兰坡先生,在1982年所写的回忆文章描述道:“水洞沟是荒漠地带,附近一带至少在方圆5公里以内荒无人烟。但是这里却有个小小的店房,叫做“张三小店”,只是为了东来西往的旅客设立的。小店至多能住四、五个人,也不卖饭,只是客人自带粮米,代为烧饭罢了。”当年德日进和桑志华在水洞沟发掘的时候,张三夫妇在小店给予了接待和帮助。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2006年,水洞沟旅游开发公司重修了“张三小店”来纪念对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发掘做出贡献的农民张三及其闻名于世的小店。

神秘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史前   上环   中国   沟堑   鞑靼   地穴   长城   发祥地   宁夏   景区   明代   远古   遗址   居室   神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