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门的李继隆

李继隆,出身名门的他,父亲是北宋开国功臣李处耘,李继隆还有一个妹妹是赵光义的皇后。因为父亲屡立战功,自己又是赵匡胤的姻亲,所以年轻时的李继隆就被荫补为供奉官,并参与了灭南唐、北汉的战事。李继隆更是因灭亡南唐之功,而官升两级。

赵光义登基后,国舅李继隆参与了第一次幽州之战。幽州之战中,李继隆多次战胜辽军,期间歼灭数千人,李继隆因此名声大噪。欣赏其才能的赵光义多次对他委以重任,所有人都认为其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李继隆却多次公开违抗圣旨。抗旨不尊在古时是祸及满门的大罪,李继隆为何要这样做呢?从实际情况来看,李继隆仅仅是觉得赵光义的旨意不正确,所以才拒绝接受。

出身名门的李继隆

公元979年,辽军兵临城下,而李继隆任职镇州都监。赵光义得知辽军来犯消息,派人送去了他所制定的对敌战术。但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赵光义纸上谈兵的部署根本行不通。守城大将崔瀚,虽然不敢公然抗旨,但他又担心战败后责任会由自己承担,所以接到旨意的崔瀚一直犹豫着自己该不该遵旨。就在此时,都监李继隆站了出来,李继隆对崔瀚说道:咱们不应该听圣旨的,而是应该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作战。一旦皇帝怪罪下来,抗旨不尊的责任他愿意一人承担。最终按照战场实际情况作战的崔瀚、李继隆,指挥宋军歼灭了八万辽兵,俘虏辽兵三万,宋军大获全胜。

出身名门的李继隆

出身名门的李继隆

此事过后,赵光义因李基隆公然违抗君命,有些略微生气,但看在其所立大功的份上,赵光义还是不予计较,给李继隆加官进爵。随后尝到甜头的李继隆,竟然再度公然抗旨。公元986年,赵光义发动第二次幽州之战,由于没有考虑天气因素,宋军大败,损失惨重。因宋军惨败,赵光义降旨命李继隆率军去支援宋军。考虑到当时辽国境内冰天雪地,宋军又因死伤万人士气低迷。李继隆认定此次出征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雪上加霜造成更多伤亡,李继隆竟然再度抗旨,并未率军出征。战事过后,赵光义将李继隆关押了起来,并对其进行调查。但一段时间后,赵光义竟然又将李继隆给放了出来,并官升一级。

出身名门的李继隆

公元988年,辽军挥师攻打大宋,宋军在望都大败。此时已经是太师的李继隆竟然主动请命,他希望皇帝准许自己率军上战场为国效力。当时,不愿李继隆以身犯险的赵光义颁布旨意,不准李继隆率军出征。李继隆竟然再度违抗圣旨,率兵奔赴望都战场,得到李继隆的支援,宋军竟然真的转败为胜,大胜辽军。

公元1005年,李基隆病逝,终年五十六岁。听闻李继隆死讯的宋真宗无比痛心,宋真宗不但亲临李府,为李继隆主持了葬礼,他还身披麻衣为李继隆哭丧。堂堂大宋皇帝竟然为了臣子而穿着丧服,可见李继隆的地位。他对大宋的忠心,以及所立的战功,得到了大宋君主的认可。

出身名门的李继隆

题外话:李继隆祖父为后唐都壕寨使李肇,与契丹人作战时战死沙场。李继隆自幼生长在大伯李处畴家,成年后的李继隆,因其父所立战功被荫补为供奉官。没过多久,其父李处耘就被贬为淄州刺史,被父亲牵连的李继隆也被贬官。直到赵匡胤大寿,随母入宫贺寿的李继隆才被赵匡胤特赦官复原职。官复原职后,李继隆又来到慕容延钊麾下效力,因父亲与慕容延钊素来不和,效力慕容延钊麾下期间屡遭对方打压。无奈的少年李继隆只好每天打猎练武,等待征战沙场,出人头地的机会。李继隆做梦也不会想到,后来自己的妹夫赵光义竟然成了北宋第二位国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真宗   望都   基隆   南唐   幽州   战功   圣旨   作战   麾下   旨意   名门   慕容   公元   效力   出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