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以前逛博物馆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各式鼻烟壶,造型小巧有趣,题材丰富,盈盈一握在手中,别有一番乐趣。前一阵,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派内画代表性传承人高东升老师学画鼻烟壶,虽说只是体验一番,但是没想到在一个小玻璃瓶中勾画是这么难。头一次画,实在谈不上什么美观,各位莫要见笑。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下面这两个是老师画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人家这几十年的功力不是白给的。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内画鼻烟壶需要用到一件特别的工具,就是勾笔。顾名思义就是带钩的笔,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在玻璃瓶内侧作画,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自然用购粗旷线条的竹勾笔。而在正式开始作画前还有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要用勾笔裹一点湿棉花,把玻璃瓶内里清洗干净,再用吹气球吹干。当玻璃瓶经历了从磨砂到透明再到磨砂的过程,才可以开始作画。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非常有意义的是,高老师帮我写了我的名字,所以即使它不完美,但是却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有了这次体验,所以就和大家聊聊这项非遗——内画鼻烟壶。

现存最早的一枚内画鼻烟壶,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所藏,所属年份是清嘉庆。一般认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内画鼻烟壶便已诞生。而随着清末旱烟、水烟等大行其道,鼻烟开始退出历史舞台,鼻烟壶的实用价值也逐渐丧失,鼻烟壶艺术的发展由此出现近半个世纪的空白期。

直到进入20世纪以后,国外艺术品行业开始关注鼻烟壶,内画鼻烟壶的魅力才再度被世人重新认识。2007年,北京内画鼻烟壶入选北京市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问鼻烟曾经有多流行,那可是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更视为第二生命

说起内画鼻烟壶,要先提一下鼻烟。明代末年,鼻烟传入中国。鼻烟源自南美洲印第安部落,利用上等烟叶磨成细粉,加入花卉等香料,经发酵后密封陈化而成。不同于卷烟需点火燃烧,鼻烟是将粉末直接吸入鼻中,略带刺激且呛鼻,有通嚏之功效。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喜溢秋庭图》中的道光帝和皇后,坐在亭子里,一家其乐融融,道光帝左手边的炕几上,放了一个绿色鼻烟壶,还有一个白色的烟碟。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在《道光帝行乐图》中,他端坐在“澄心正性”亭里,慈眉善目,看着皇子、公主在公园里玩耍。如果看得够仔细,就会发现他手里握了一个鼻烟壶。

明末时期,鼻烟的进口量很少,只有广东一带有人吸闻。到了康熙时期,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了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来到中国。最早将鼻烟传入中国的是利玛窦。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到北京,进献了一大堆好东西,大到自鸣钟、铁琴,小到鼻烟和鼻烟瓶。一开始,鼻烟只是在皇室和达官贵人间流传,成为达官显贵以至平民百姓炫耀地位身份及随身携带的时尚器物。

看过《红楼梦》 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晴雯感冒后,贾宝玉给她拿过一个小瓶子。她对着瓶口闻了一下,立马打了好个喷嚏,然后就觉得身体轻松了很多。那个小瓶子就是鼻烟壶,里面装的就是鼻烟,也称“闻药”。

后来民间开始流传鼻烟可以用于避瘟,它才突然晋升为爆款商品,人人争相抢购。清末古玩收藏家赵汝珍曾在其编著《古玩指南》中这样描述鼻烟的风行: “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有类于饮食睡眠,不可一日缺其事。几视为第二生命,可一日无米面,而不可一日无鼻烟。可一日不饮食,而不可一日不闻鼻。”

一切皆可盘,哦不,是没有什么不能拿来做鼻烟壶

鼻烟传入中国时,并无特制的容器,当鼻烟受到皇室的喜爱和重视后,鼻烟壶的制作也逐渐展开。自清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开始制造玻璃、珐琅等各种鼻烟壶。康熙时期,内府开始制作小口、广腹附盖匙之鼻烟壶,易携带且气味不泄,成为清廷盛装鼻烟的新容器。乾隆朝之后,制作小巧精致的鼻烟壶已蔚为风潮,将各类工艺展现于方寸之间,于材质、造型及技法皆极尽巧思。同时,鼻烟及鼻烟壶也成为清代社交活动不可缺少之物,是彰显身份地位及品味的象征。这些玲珑袖珍的鼻烟壶高约 3 至 8 厘米,不仅展现出清代工匠的精湛手艺,同时亦让后人一窥中国晚清宫廷的生活文化。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如今,鼻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鼻烟壶的种类多样,集合了瓷质、玛瑙、料器、玉石、水晶雕琢、金漆镶嵌、雕漆、景泰蓝等多种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而在水晶、玻璃壶内壁作画的“内画鼻烟壶”最终演化成艺术成就最高,也最能代表鼻烟壶制作技艺的种类。旧时一些迷信的老北京人,实在不能理解在壶内壁作画的技巧,认为是鬼神钻入壶中,施展法术画出精美画片,所以也称之为“鬼画壶”。

据专家考证,内画壶的发明者是清嘉庆年间南方一位年轻画家——甘桓文。他将小钢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壶内晃动,将内壁磨出细纹,使颜料易于附着,然后以带有弯钩的竹笔蘸上颜色,在内壁反向作画。现存甘桓文最早的内画壶制于 1816 年,据传他在 1860 年辍笔。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清十九世紀初 傳甘烜文作水晶內畫西洋仕女圖鼻煙壺27.5万港币

内画四大流派风格多样,北京是发祥地,而冀派水平最高影响最大

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或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现代内画艺术源于京派,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

京派的历史最为久远

北京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都,也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的发达,蕴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着必然性,内画画工们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地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京派艺术风格。在使用工具及风格方面,京派鼻烟壶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代表人物有周乐元、丁二仲、马少宣、叶仲三为代表。

周乐元是山水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他的鼻烟壶作品大多立意宏大,极有意境。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周乐元内画山水人物图鼻烟壶,故宫藏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1892年 周樂元作水晶內畫河畔對弈圖鼻煙壺8.75万港币

叶仲三的文人画作品也是极为出彩,不过他对民间题材的作品也有很强的表现能力,比如百子图、桃园结义等市井居民喜闻乐见的题材,是一位很接底气的绘画艺术家。

叶仲三的作品来源主要是晚清和民国初年社会上所流行的一些画册,如《古今名人画谱》、《飞影阁》等。人物题材的画主要取自《三国志》、《聊斋》、《红楼梦》等书中的插图,色彩鲜艳而有情节。他创作的题材广泛,花鸟、山水、人物、草虫、博古等无所不能。他画的聊斋故事活灵活现,红楼人物栩栩如生,被称为“内画人物一绝”。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叶仲三玻璃内画鱼藻纹鼻烟壶,故宫藏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叶仲三 画人物故事纹鼻烟壶 61.6 万港元

丁二仲的绘画作品缜密严谨,因为具有雕刻的底子,又擅于国画和书法,所以他的作品很见功底,入木三分。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1893年 丁二仲作玻璃內畫「洞天一品」鼻煙壺15万港币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1897年 丁二仲作玻璃內畫湖畔清輝圖鼻煙壺52.5万港币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而马少宣是这四人之中名气最大的,被成为鼻烟壶内画界的毕加索。马少宣画功精湛,他的作品更加准求创新立意、图文并茂。因为绘制水平高,市面上很少有他的赝品,可以说是鼻烟壶内画史上的第一人了。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1898年 馬少宣家族作玻璃內題孟浩然詩蝶舞春曉圖鼻煙壺2.75万港币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馬少宣作玻璃內畫譚鑫培飾黃忠鼻煙壺50万港币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孟子受也是京派鼻烟壶内画大师之一,其作品创作年代大致在清朝末年至民国早期。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1907年 孟子受作玻璃內畫柳樹雙燕圖鼻煙壺2.5万港币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1919年 孟子受作玻璃內畫桑園寄子圖鼻煙壺12.5万港币

孙星五的活动年代在光绪年间,但是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孙星五内画常见山水画题,除了继承传统的水岸客栈构图外,孙星五添加了一些新元素,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骆驼入画,但这并不说明他与游牧生活之间的关系。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清十九世紀末 孫星五作玻璃內畫「仕宦行臺」圖鼻煙壺56250港币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孙星五水晶内绘山水人物鼻烟壶1.38万元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于保护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的考虑,开始征招民间手工艺人进入艺术品工厂,恢复生产。当时,北京内画鼻烟壶流传下来的,就只剩“清末内画四大家”之一的叶仲三创立的“叶派”了。叶仲三的两个儿子叶晓峰和叶菶祺,被请进了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内画鼻烟壶也作为“保留行业”得以传承下来。

1960年,16岁的刘守本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厂,跟着第一代鼻烟壶匠师叶晓峰、叶奉祺学艺。全面继承了叶家内画传统技艺,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是京派内画壶代表性传承人。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刘守本水晶内画渔樵耕读烟壶 (一套四件) 13.8 万元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1992年 劉守本作玻璃內畫馬少宣像鼻煙壺10万港币

冀派影响最大

冀派虽然形成的较晚,然而冀派内画鼻烟壶及其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是最多的。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河北衡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之乡”。冀派内画的艺术特点是精皴细染、造型准确、风格典雅,以国画色和油画色综合表现手法摹拟多个画种的。画面效果,尤其是在肖像题材方面的创作上非常突出。冀派使用的内画工具为冀派的开山鼻祖王习三首创的金属杆钩笔。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王习三内画小憩图鼻烟壶29.9万元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王习三内画香妃戎装像诗文烟壶32.2万元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王习三茶晶内画红蓼白鹅烟壶 36.8万元

鲁派,鲁派画工云集地在山东博山。鲁派因山东博山籍的内画艺术师毕九荣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 从北京回到博山后发展起来。鲁派最有特色的是能够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用毫毛在鼻烟盒的内壁上作画,然后烘烧形成内画鼻烟壶的瓷釉画,即使盛水画面也毫不受损。以画面纤巧、艳丽取胜。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1901年 畢榮九作玻璃內畫八仙拜壽圖鼻煙壺6.25万港币

粤派,粤派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也是一个年轻的派系。代表人是吴松龄。

鼻烟壶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因为看起来真美,画起来真难

吴松龄制鼻烟壶

鼻烟壶收藏墙里开花墙外香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期,大量鼻烟壶流传到海外。这种小巧玲珑、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又极富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受到了众多海外收藏家的青睐,如英国古董商人莫士辉,有“国际烟壶先生”的美誉。

还有玛丽与庄智博夫妇也是知名的鼻烟壶收藏家,少有藏家可以与之媲美。香港苏富比曾推出“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专场拍卖,共十场 1740 尊烟壶上拍,总成交额 4.37 亿港元,荣膺拍卖史上总成交额最高之鼻烟壶收藏。

与海外的追捧相比,鼻烟壶收藏在国内的发展起步较晚。上世纪 80 年代,国内鼻烟壶收藏逐步形成门类,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鼻烟壶达到收藏高峰。1996 年,北京翰海拍卖举办了国内第一个鼻烟壶拍卖专场,鼻烟壶开始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脱颖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孟子   鼻烟   京派   内画   鼻烟壶   内壁   港币   玻璃瓶   北京   中国   题材   水晶   玻璃   人物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