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州发现两座宋代壁画墓

山东莱州发现两座宋代壁画墓


山东莱州发现两座宋代壁画墓

M1甬道纪年

  西山张村壁画墓位于山东省莱州市永安路街道办事处西山张家村东,东距206国道约500米。2008年5月,西山张家村村民在施工建设中发现一座墓葬,编号M1。2014年4月,在西山张家村南约500米处一处高台地上,又清理一座壁画墓,编号M2。


  M1


  M1是一座仿木结构砖室墓,墓向南。平面略呈方形,边长2.5米,自墓四直壁上部逐渐内收为攒尖顶,总高约3米。由于人为破坏,仅存墓葬的甬道西壁、墓室西、北两壁及部分墓顶。根据现场调查,墓室仿木结构,直壁上部砖砌斗拱建筑图案,墓室的转角处砌有倚柱,并绘朱色底菱形墨线图案。墓室直壁部分先在其上涂刷白灰,然后绘壁画。该墓破坏严重,葬具、尸骨及随葬器物情况不明。


  甬道西壁画面为题记,墨书,竖行,计5行。可以辨认的文字为:“宣和二年八月八日葬……边……西边……母于氏”


  墓室西壁画面为彩绘砖雕桌椅图,绘有一桌二椅,方桌上置有茶盏器具,桌左右两侧各绘一椅,桌面下部有二横撑,左侧高椅之上搭披朱色织锦,椅子后绘一侍女,低眉朱唇,面颊淡红,低髻,发系一红色带巾挽于脑后,身着红色窄袖禙子,内着白色团领衫,束抹胸,下身着白裙,双手抄于袖中;右侧椅子上搭朱色织锦,椅子后绘人物,由于脱落,头部不清,从服饰可辨为一青衣男子形象。


  墓室北壁画面中间绘一朱色门,黑色门框,左右门扇上饰黑色门钉。在门的东西两侧分别绘一青龙、白虎形象,白虎蹲伏地上。


  M2


  M2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座北向南,方向190°。墓葬由墓道、墓门、封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顶部已被破坏,仅清理封门砖、甬道及墓室部分。


  甬道位于墓室南壁正中,墓门位于甬道南侧。墓门内砖砌出单层券顶,采用横竖相反的砌法,分内、外双层并列拱框,内层拱框厚28厘米,单砖竖排砌成拱形,外层拱框厚约10厘米,由双层单砖平铺而成。甬道地面为沙土面,甬道壁涂抹白灰。自地面至顶部高1.96米,进深0.7米,宽0.66米。


  封门,墓门及劵门(墓室入口)均用砖镶嵌。封门砖自地面至券顶共有23层,采用单砖交错平铺,砌筑成菱角牙子形至劵顶封堵,劵门门垛用单砖砌成交错状门框,共有19层。


  墓室先挖一近似圆形的土圹,然后用砖砌筑墓室,墓室平面呈圆形,直径2.56米,残高2.35米。靠北壁处用砖砌筑一棺床,高0.30米,南北宽1.55米,棺床南沿呈须弥座造型,由三层装饰砖雕组成,上层顶面微出涩,为高浮雕荷叶莲花图案,呈二方连续排列,共11块,单块长0.23米,宽0.12米,厚0.09米;中间为棺床立壁部分,并有三处开窗浮雕,内塑有三只欢快奔跃的狮子,也为高浮雕,狮子贴塑于整块砖之上,砖长0.28米,宽0.14米,厚0.04米,狮子长0.20米,宽0.14米,厚0.02米;下层为基座部分,出涩,宽于顶面约0.15米,内容似花生等瓜果吉祥图案,砖长0.18米,宽0.11米,厚0.07米。墓室上下共分三层,最下层为墓室直壁部分,内容为砖砌门窗、桌椅等浮雕壁画,直壁高1.6米,壁画间有四根倚柱连接,柱高0.94米,无柱础,立于墓室地面之上,中间层为砖雕彩绘斗拱、阑额部分,柱头有转角铺作,柱间有补间铺作,有栌斗、华拱、泥道拱、柱头枋,柱头枋上砌橑檐枋,最上层为墓室顶部,砖砌呈穹窿顶式,无彩绘。


  墓内人为破坏扰乱严重,于棺床西北侧发现两具人体骨架,除其中一头骨保存较好外,其它骨架部分腐朽严重,葬具与尸骨情况不明。随葬器物在墓室北侧靠墙处出土一双系灰陶罐,高19.5厘米、腹径19厘米、口径14厘米,矮圈足,较完整。


  壁画主要绘制在墓室的直壁立面,墓室的穹窿部分无笔画。采用先涂刷白灰后彩画的绘制方法,桌椅、门窗等用砖砌筑,一般高出墓壁;壁画使用的颜色有褐、红、黑、黄、白等。画面可分为二层,上层为仿木建筑结构彩画的建筑图案,主要为斗拱、普拍枋与几何装饰图案,布局对称;下层主要为生活场景壁画。


  上层的建筑图案主要有倚柱,柱身高0.94米,宽0.13米,红色底子上绘白色几何对称图案;普拍枋由单砖横铺,厚0.04米,其上绘红底白色几何装饰纹;铺作宽0.70米,高0.26米,栌斗绘黑底白线,泥道拱绘红底白线外框图案,华拱绘黄底墨线图案,华拱上斗及散斗均为由白线间隔的黑红方块装饰浮雕图案表示;拱间壁绘白灰底,于封门东窗之上绘一执壶;橑檐枋用砖竖排立砌而成,通绘白灰底。高0.13米,单砖厚0.04米。橑檐枋至墓顶部分无白灰底与彩画。


  下层的生活场景壁画为灯檠、桌子图及门窗图等。


  东壁画面为灯檠、桌子图。画面南北长1.66米、高0.94米。壁画位于两倚柱之间,画面北为砖砌一浮雕桌侧面,南为砖砌一灯檠,桌高出墓壁壁面约2厘米,长0.75米,高0.49米,桌面厚0.04米,直足,单直枨,通涂褐红色;灯檠位于方桌的南侧,浮雕,呈“丫”字形,共由三支灯台组成,中间一直灯,又从其两侧对称弯曲叉分出各一支,檠端有托台,用单砖镶嵌入壁内凸出半截,托台凸出墙面0.10米,宽0.14米,厚0.04米,灯檠通体以墨色为主,整个造型犹如一颗优美弯曲的小树。


  西壁壁画画面为桌椅图。画面南北长1.6米、高0.94米。壁画位于两倚柱之间,画面正中砖砌浮雕一桌两椅,高出墓壁壁面约2厘米,桌高0.50米、长0.78米,桌面厚0.04米,直足,单直枨,桌两侧砌一对靠背椅,椅的两腿间为单直枨,左右椅均高0.60米、宽0.37米。桌、椅通涂褐红色。桌面之上放置一执壶、一罐。右侧椅后置一曲棍型器物,通体涂红色,高0.69米,上部呈长板状,颈部弯曲与一细长杆连接,杆粗1.5厘米,此物造型与古代“捶丸”运动中使用的球杆极为相似。


  北壁壁画画面为门窗图。画面南北长1.64米、高0.94米。壁画位于两倚柱之间,画面砖砌浮雕兼彩绘门、窗。壁画正中为门,门两侧砌筑立颊、槫柱,立颊高0.86米,宽0.76米,涂抹朱红色;槫柱涂抹墨色。绘黄色门扇,门扇高0.75米,宽0.56米,其上绘黑色门钉5排,门扇之间有一浮雕门闩,其上涂抹墨色。门额浮雕彩绘圆形花瓣门簪一对。大门两侧各砖砌浮雕窗一个,均为单砖侧立窗棂三根,其东窗长0.40米,高0.39米,西窗长0.41米,高0.39米,其上通涂朱色。


  南壁壁画画面为门、窗图。画面南北长1.8米、高0.94米。壁画位于两依柱之间,与其它壁画不同的是:门为甬道内的劵门,在劵门的东西两侧,分别砖砌浮雕窗,其略呈正方形,单砖侧立窗棂五根,通体涂墨色,其东窗长0.32米,高0.38米,西窗长0.39米,宽0.32米。

山东莱州发现两座宋代壁画墓

  墓葬年代考证


  M1有明确纪年宋宣和二年(1121年),为北宋末年;M2根据出土的器物及壁画中绘制的器物特征分析,时代应为宋代。其棺床须弥座砖塑装饰风格与动物花卉造型,系采用先塑造再翻模贴塑烧造的工艺手法,在以往的墓葬中不多见。壁画中“捶丸杆”的发现,在胶东地区尚属首次,为我们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史及现代棍球类体育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


  据当地村民反映,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在平整土地时,也曾经发现过几座类似的墓葬,在2008年5月,西山张家村村委大院建设时也曾发现墓葬数座,以砖室墓为主,但多数遭到破坏。由此分析,这里应是一宋代古墓群,主要分布于山坡丘岭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在其西北为粉子山、福禄山,东部有南阳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一条东西路从墓群南穿过,直达市区。该墓群的分布区域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


(《中国文物报》2014年7月4日8版 作者:烟台市博物馆 闫 勇 张英军 侯建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莱州   朱色   西山   门扇   白灰   墓室   墨色   墓葬   甬道   器物   下层   山东   浮雕   宋代   壁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