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秋收过后,山区看似进入“农闲时节”,然而,村民们不放闲,仍然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我家在公路旁边,经常有人向我要这种美食,于是,立冬过后,我天天在家制作。”2019年11月16日,刘大爷一边把美食卷起来,一边说,虽然外面大城市的美食种类繁多,但这种美食不一定能买到,他做的是本地的特产。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刘大爷年过古稀,家住安徽安庆农村,十多岁时就跟着家人学会制作美食,这种美食叫豆粑,在当地农村,每年家家户户都要烫豆粑,虽然豆粑是当地的特有美食,但不少地方人爱吃,路过的司机和行人常询问老人制作豆粑的方法,由于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很多人听着听着就记不住了。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近两年,豆粑制作的季节,老人每天凌晨3点左右就起床,首先把前一天浸泡的黄豆、绿豆、大米等磨成浆,然后在土锅灶里烧柴火,等锅烧热后,再将磨的浆在锅里一张张烫成薄饼,烫好的饼要放在晒筐中冷却。据老人介绍,食材的比例、磨浆的粗细等都会影响豆粑的味道。图为刘大爷和家人一起制作豆粑。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完全冷却的薄饼需要一张张卷成条状,老人卷豆粑薄饼动作轻且娴熟,倘若毛手毛脚都有可能将薄饼撕破,影响美观。图为老人卷起来的豆粑薄饼,老人从凌晨三点忙到下午三点左右,一天工作十二小时,和家人一起一天能制作近百斤干豆粑。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接下来就是切豆粑了,以前,农村人家切豆粑都是纯手工,几名甚至十几名农家女围坐在一起用菜刀切,如今,为了提高效率,山区有人购买了切豆粑的机器,刘大爷家也购买了一台。每6卷豆粑平放在机器的传输带上,随着刀的一起一落,豆粑饼变成一圈圈豆丝。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这是刘大爷的家人用机器切出来的豆丝,宽度均匀,厚度也差不多。浆在锅里烫时抹得匀称,切出来的豆丝就漂亮,而且生熟的程度也一致,倘若锅里烫时的火候不到位,有的地方烧焦了,而有的地方还没熟。切好的豆丝放在晒筐晾晒,表皮干后要翻边抖散开,这样才干得快。农“闲”时节,刘大爷和家人一起制作豆粑,给家里增加了收入。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烫豆粑是当地农村一年一度的大事,自古以来,有的山村至今仍然是纯手工制作,今年60岁的王奶奶前一天烫了整天的豆粑,请十几个人从早上切到晚上,晒干后约一百多斤。老人说,虽然是请人帮忙,但不用给钱,因为他们家都要烫豆粑,等他们家烫的时候,王奶奶也去帮忙,等于换工。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除了有的人家用机器代替人工切豆粑外,其它工序家家户户基本是一样的。图为王奶奶用筷子将切好的豆粑轻轻翻边。“动作快,豆粑就碎了,不仅不好看,吃起来的味道也次许多。”当问及老人一次制作那么多豆粑干什么时,老人说,自己吃,也要送一些给亲戚朋友尝尝鲜,因为有些路远亲戚家没有烫豆粑的习俗。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亲戚之间串门,有时就送一些豆粑给人家。”王奶奶表示,她烫豆粑不是赚钱,而是作为打发人的礼物。豆粑是山里的一种美食,如今有很多人做豆粑卖,王奶奶称,现在有的人为了盈利,里面掺假了,加了面粉等,还有的豆粑用火机能点燃,烧起巨大的火焰,而她烫的豆粑至多只能烧焦而已。图为王奶奶家纯手工制作的豆粑。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眼下,山村许多人家在烫豆粑,屋里屋外堆满美食。有的人家用机器切豆粑,不请外人帮忙,一天能制作近百斤干豆粑,而有的人家相互换工制作,十来个人一天切一百多斤干豆粑,有村民说,机器切豆粑快,效率高,还有的村民认为,纯手工切的豆粑才更好吃,您觉得呢?图为刘大爷家屋里全是豆粑。

山村60岁奶奶在家闲不住,1天制作100多斤美食,看看是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山村   安庆   奶奶   美食   薄饼   闲不住   家家户户   工序   时节   屋里   村民   山区   老人   机器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