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文/肖行

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天刚鱼肚泛白,村里就开始骚动了起来,鸡鸣狗叫的,没了平日乡村的那份宁静,各家各户的屋顶上早已是炊烟袅袅。


乡村的清晨,是整个夏日最清凉的时刻,人们早早从床上爬起来,连日的劳作让其没了应有的生气,不管男女老幼,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连牙都来不及刷就赶紧下地干活去了。

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清晨,也是干农活的最佳时机,尤其是拔秧。此时,室外温度不高,水温也不高,拔下来的秧苗最容易存活。走在窄窄的如羊肠般的田埂上,田野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夹杂着些许泥土的味道扑面而来。田埂上的小草好像也没睡醒似的,像是被路人惊扰了美梦,极不情愿地伸着懒腰,叶尖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不时滑落在行走田埂上人们的脚背上,透着一股沁心的凉意。

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人们手里拿着一把稻草或棕树叶撕成的细绳(用来扎秧的),来到秧田,纷纷走下田埂,将一大把整齐的扎秧绳放在各自身前的密匝匝如一块块小型足球场似的秧苗上,并随着抜秧人自身的位置逐渐往前推移。人们弯着腰,一只手把秧苗一小撮一小撮地从秧田里拔出来,然后握在另一只手里,一直重复着这一过程,直到握不住了,才两只手紧握秧苗,放在水里“哐当哐当”地洗了起来,直到将秧苗根部的泥巴洗干净为止,然后才一只手紧握洗干净的秧苗,一只手从身前的扎秧绳中抽出几根,迅速而又简单地绕秧苗几圈,熟练地打上一个活结,随手将扎起来的秧苗像扔手榴弹一样地扔在身后。如不注意,溅起来的水老高,把旁边的人的衣服都弄湿了,引来一顿抱怨,与其他人的一顿哄堂大笑。大人开始发话了,要大家注意一下,以免弄湿了他人的衣服。

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不一会儿的工夫,大家身后翠绿的秧把逐渐多了起来,宛如一个个士兵,身姿挺拔地站在秧田里,守护着劳动人民,秧的嫩叶在晨风中摇曳。大人一看扯的秧够上午插的了,于是让大家赶紧将秧苗放进棻基里,挑回家,以便上午有秧可插。


回到家,稀饭与早餐一并吃了(农家平日是稀饭一顿,早饭是而后的另一顿)。匆匆吃完早餐大家各自挑着秧苗来到父亲早已平整好了的那丘稻田。昨天还是参差不齐的稻桩,如今已变成平整疏松的水田,还透着泥土的芬芳。大家纷纷站在田埂上,按一定的距离抛秧,像抛手榴弹一样一个个往稻田中央抛,秧抛好后,大家一字排开,插秧较快的站前面,慢的站后面,一字排开,开始插起秧来。不一会儿,由于大家手势快慢不一,逐渐拉开了距离。插秧插的快的已到了很远的前方了,慢的开始掉队了。快的会嘲笑慢的,调侃说,喂喂喂,要不要给你装一部电话之类的话,弄得慢的好没面子,不得不加快追赶的脚步。

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七月的太阳,越来越毒了,从红色变成了白色的了,如一团火高高挂在空中,晒得人的后背有着灼伤的疼感。田野里此时已无丝毫的风,像是一口闷热的大蒸笼,身上的汗水又如雨水一般,一滴一滴直往下掉,人们只能靠拼命喝水来补充水分。

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冰棒、冰棒,绿豆冰棒……”寂静的田野里突传来一声声吆喝声,与“嘀铃铃,嘀铃铃……”自行车的铃铛声,是卖冰棒的来了。这卖冰棍的老头真是会做生意,选在这个时候来卖,真有一定的商业头脑。即便是平日一毛不拔的父母,这个时候也会舍得花血本,为了鼓励小孩好好干活,也是蛮拼的,绿豆冰棍五分钱一根,水冰棍两分钱一根,每人一根,见者有份。

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拿着冰棍的孩子心里乐开了花,满脸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小心翼翼地剥开冰棒纸,不忘将粘在纸上的冰水舔干净,然后才慢慢舔起冰棍来。不一会儿,冰棍表面就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还冒着丝丝白气,白气夹杂着丝丝凉意,让人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上一大口,由于咬得有点大,有点狠,嘴里含不下,含着又较为难受,不得不将其吐在还粘有泥土的手心,然后再将手心里的冰块分几口含在嘴里,让它慢慢融化,再一点一点往下咽,整个身体顿时觉得凉爽了许多。真如电视广告里说的那样,“冰一下,爽一夏”。刚解决了手心里的冰块,手里握的那半只冰棍已开始融化了,冰水正一滴一滴往下滴,真是顾此失彼。大人赶紧拿用来舀水喝的“洋罐”,即铁皮瓷缸,将半只冰棍放在里面,不一会儿,就全化成了水,慢慢喝下去,真是叫人“透心凉,心飞扬”了。那时觉得很神奇的是,冰棒放在“洋罐”里,居然不到一会冰水会渗透到“洋罐”外面去,问大人,他们也是不知所以然,支支吾吾讲了老半天也讲不明白。看着“洋罐”外面的冰水,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将其舔了一个遍。

夏天的记忆:“双抢”(三)、秧田里的水冰棒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吃完了冰棍,就得卖力地在大人面前表现了,以便往后还能吃到这回味无穷的冰棍。这时的冰棍,不由得让人想起推磨拉车的驴来,为了那把大豆,也是蛮拼的了。


太阳像一个火球,高高挂在天空,炙烤着脸朝黑土背朝天的人们。插秧的人已是个个汗流浃背的了,汗水顺着额头流到眼里,一阵刺辣,但也无法分出手来擦一下,只能用衣袖顺势抹一把。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着深色衣服的人背上明显留有盐渍的痕迹,宛如背上绣了一幅偌大的世界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秧田   冰棒   盐渍   双抢   秧苗   田埂   手榴弹   冰棍   冰水   稻田   会儿   泥土   平日   手里   大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