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产生后逐步从印度次大陆扩展到中亚、东南亚及东亚等地,到7世纪已成为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世界性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作为东方世界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遗产,佛教对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民的思想理念、文化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跟释迦牟尼生平传记一样,佛教美术的起源也存在一个佛经式描述和学术式推断两种观点。按佛经的记述,佛教造像在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已产生。据《观佛三昧海经》记述,当时优填王因爱慕世尊,用金铸一佛像。

《造像量度经引》记述,传说在瓶沙王时代,国王欲送给朋友一张佛陀画像,在征得佛陀允许后,画工开始绘制佛像,但佛陀周身放射出的光芒使得画工眼睛刺痛无法作画,后来,画工想了一个办法请佛陀坐在河边,通过投射到水中的影象来描绘出佛陀的画像,这就是唐卡艺术中提到的著名的“曲伦玛”画像,意思是水影画。

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关于佛陀在世时的画像,尚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佛陀释迦牟尼执教于伽毗罗卫城时期绘制的。据藏文典籍《贤者喜宴》、《印度教法史如意宝树》记载,释迦族有个名叫若哈扎的女仆,有一天,正当佛陀讲经的时候,主人要她去拿项链。女仆感到非常难过,她悲观地想到:“唉!我就要错过聆听佛陀讲法了,天下真没比做女仆更不幸的事了。”说也凑巧,在女仆取项链的路上,她被一头母牛抵伤而亡,此后转生在辛卡拉国,成了辛卡拉国的公主。后来有一位商人把佛陀的情况告诉了公主,说佛陀根据她上世的善业和对佛的忠诚,她才得了如此的好报听了此话,公主派一位使者前往佛陀处,求取佛陀的一张画像。佛陀应了公主的请求,他让光线穿过他的身体投射到画布上,画家按照投映画布上的轮廓绘制出了佛陀的肖像。这张画像就是后来著名的“沃色玛”,意思是“从光影绘出者”,也就是“光影画”。后来这幅画连同佛陀的信一起寄到公主手中。

这样,从那时起,佛陀的布画像就广泛流传开来此外,《造像量度经引》中记述的“梵天为亡孩画像”的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述了造像艺术在古印度广为流传的故事。

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从以上佛经故事中可以看出佛教造像艺术开始于古印度佛教兴起之时。

学术界以考古为依据,认为佛教美术的真正兴起,应当是在2200年前的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73~前232年)。阿育王的大力兴佛的动作之一便是为纪念释迦牟尼的功德修建纪念碑纪念柱、塔等,这些纪念性建筑上清楚地雕刻有释迦牟尼生平传故事,但这些传记浮雕中并没有佛陀的形象,而是用宝塔、法轮、菩提树作佛陀的象征。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佛教不主张个人崇拜,加之佛教徒们认为佛陀是神圣的,不能随意图象表现。由此可以看出,佛教艺术兴起之初并不存在佛陀的画像。这跟佛经传说中的佛像出现存在近300余年的差异。

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那么从何时才出现佛陀造像的呢?一般说来始于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时期的犍陀罗艺术贵霜王朝统治地区曾长期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因而佛像艺术产生之初就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佛像艺术带有浓厚的希腊艺术风格,后人将其称为“犍陀罗艺术”。其艺术风格基本承袭了希腊雕塑的风韵,佛陀形象唯美至上,姿态生动,表情和,衣带装饰自然大方,完全是人性化的佛陀形象。但也不是完全的希腊艺术的照搬,从佛像的神态到白毫,已经初具理想化的佛陀形象。

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公元6世纪(笈多王朝后期)是希腊式艺术向印度式佛像艺术转变的时期,两种艺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从而使印度佛像艺术达到全盛。而此时正是佛教传入西藏的重要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相应的佛像艺术也开始传入西藏。因此这一时期佛像艺术的样式便成了藏族佛像艺术前期风格的主体尤其是后来“三经一疏”被译成藏文使得藏传佛像艺术一开始打上了印度佛像艺术样式的烙印,至今“三经一疏”依然是佛像绘制的规和依据。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产生后逐步从印度次大陆扩展到中亚、东南亚及东亚等地,到7世纪已成为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世界性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作为东方世界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遗产,佛教对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民的思想理念、文化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跟释迦牟尼生平传记一样,佛教美术的起源也存在一个佛经式描述和学术式推断两种观点。按佛经的记述,佛教造像在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已产生。据《观佛三昧海经》记述,当时优填王因爱慕世尊,用金铸一佛像。

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造像量度经引》记述,传说在瓶沙王时代,国王欲送给朋友一张佛陀画像,在征得佛陀允许后,画工开始绘制佛像,但佛陀周身放射出的光芒使得画工眼睛刺痛无法作画,后来,画工想了一个办法请佛陀坐在河边,通过投射到水中的影象来描绘出佛陀的画像,这就是唐卡艺术中提到的著名的“曲伦玛”画像,意思是水影画。

关于佛陀在世时的画像,尚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佛陀释迦牟尼执教于伽毗罗卫城时期绘制的。据藏文典籍《贤者喜宴》、《印度教法史如意宝树》记载,释迦族有个名叫若哈扎的女仆,有一天,正当佛陀讲经的时候,主人要她去拿项链。女仆感到非常难过,她悲观地想到:“唉!我就要错过聆听佛陀讲法了,天下真没比做女仆更不幸的事了。”说也凑巧,在女仆取项链的路上,她被一头母牛抵伤而亡,此后转生在辛卡拉国,成了辛卡拉国的公主。后来有一位商人把佛陀的情况告诉了公主,说佛陀根据她上世的善业和对佛的忠诚,她才得了如此的好报听了此话,公主派一位使者前往佛陀处,求取佛陀的一张画像。佛陀应了公主的请求,他让光线穿过他的身体投射到画布上,画家按照投映画布上的轮廓绘制出了佛陀的肖像。这张画像就是后来著名的“沃色玛”,意思是“从光影绘出者”,也就是“光影画”。后来这幅画连同佛陀的信一起寄到公主手中。

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这样,从那时起,佛陀的布画像就广泛流传开来此外,《造像量度经引》中记述的“梵天为亡孩画像”的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述了造像艺术在古印度广为流传的故事。

从以上佛经故事中可以看出佛教造像艺术开始于古印度佛教兴起之时。

学术界以考古为依据,认为佛教美术的真正兴起,应当是在2200年前的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73~前232年)。阿育王的大力兴佛的动作之一便是为纪念释迦牟尼的功德修建纪念碑纪念柱、塔等,这些纪念性建筑上清楚地雕刻有释迦牟尼生平传故事,但这些传记浮雕中并没有佛陀的形象,而是用宝塔、法轮、菩提树作佛陀的象征。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佛教不主张个人崇拜,加之佛教徒们认为佛陀是神圣的,不能随意图象表现。由此可以看出,佛教艺术兴起之初并不存在佛陀的画像。这跟佛经传说中的佛像出现存在近300余年的差异。

浅谈佛教美术的起源,以及早期佛像的由来

那么从何时才出现佛陀造像的呢?一般说来始于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时期的犍陀罗艺术贵霜王朝统治地区曾长期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因而佛像艺术产生之初就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佛像艺术带有浓厚的希腊艺术风格,后人将其称为“犍陀罗艺术”。其艺术风格基本承袭了希腊雕塑的风韵,佛陀形象唯美至上,姿态生动,表情和,衣带装饰自然大方,完全是人性化的佛陀形象。但也不是完全的希腊艺术的照搬,从佛像的神态到白毫,已经初具理想化的佛陀形象。

公元6世纪(笈多王朝后期)是希腊式艺术向印度式佛像艺术转变的时期,两种艺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从而使印度佛像艺术达到全盛。而此时正是佛教传入西藏的重要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相应的佛像艺术也开始传入西藏。因此这一时期佛像艺术的样式便成了藏族佛像艺术前期风格的主体尤其是后来“三经一疏”被译成藏文使得藏传佛像艺术一开始打上了印度佛像艺术样式的烙印,至今“三经一疏”依然是佛像绘制的规和依据。(以上内容节选自《藏传佛教美术简史》,编著:伯果、土旦才让)


关于我自己,一个非典型性狮子座的九零后,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喜欢奇奇怪怪的发现,还有一个奇奇怪怪的网名,快关注《晭啁周》,有趣不止眼前的只言片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佛教   藏文   佛像   释迦牟尼   画工   王朝   希腊   造像   女仆   印度   佛陀   佛经   画像   起源   由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