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远村行走,寻访中国最后的山村,这是专业行走关于秦岭柞水孤山沟的第3篇图文。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那边向阳,那边位置高

站在秦岭柞水孤山沟第一户人家屋檐下,我看了看不远处的第二户人家。这边背阴,那边向阳,这边地势低,那边位置高。不过很可惜,看样子第二户人家那边,也同样没有人住了。

秦岭山中头顶的天空瓦蓝瓦蓝的,没有一点雾霾,连空气都是甜的。老房子背后的那些山,虽然异常陡峭,不过都长着树木,有落叶的,也有不落叶的,还有四季常绿的翠竹。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我们沿着镶嵌在山体上的细路走过去,身旁的土地虽然都光溜溜的没有一根草,但却看不出来里面有没有种庄稼。

第二户人家的老房子在三道堡坎上面,此刻正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这些石头堡坎很结实,死死地守护着上面这栋老房子。我盯着它们看,它们也盯着我在看。我端详石头的纹理和走向,石头渐渐变得羞涩起来,像新媳妇一样,变化出许多好看的模样。

缓下来好,缓下来舒服

通向第二户人家老房子的入户道路还在上面,山里的这些入户道路,一般都会与正路形成一个“>”字形状,这样下来,虽然会多走几步,但却可以降低坡度。

降低下来的这点坡度,可以让主人在回家的时候,脚步舒缓下来。缓下来好呀,带着阳光和愉悦回到家,家是可以让人平静的地方,温暖又舒适。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时间是2021年1月2日上午10时54分,因为此刻太阳照射角度的缘故,我们正好可以看到那三道堡坎的阴影。在阴影之上,就是孤山沟第二户人家的老房子,以及背后的那丛竹林。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脚下靠着山体的这一小段堡坎,是石板砌成的,这些石板,大概是盖房子时剩下来的,或者是塌了的老房子的一部分。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果然,这个猜测很快就被证实了,当我们移步走到老房子跟前时,清晰地看到原先的厨房已经坍塌了,只在墙身上留下一大块被柴火熏黑的斑痕。

有多少户,有多少粮食

大门是锁着的,许多年前贴上去的对联,已经褪了颜色,变得惨白。但土黄色的墙却依旧显得很温暖,上面投射着老树的树影,以及挂在屋檐下的竹竿和箢篼的影子。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这栋老房子就像山里许许多多的老房子一样,虽然一切都因陋就简,修建得有些任性随意,但却有家的感觉。不过,即便是在最热闹的时候,这里估计也没有呈现过繁华景象。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秦岭孤山沟这样的地方,恐怕从古至今都没有来过文人墨客,这里的故事自然不会被人详细记录,即便偶尔有所记载,大概也只限于有多少户、多少人、出产多少粮。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老房子旁边没劈的柴禾,以及砍下来还没使用的竹子,都竖着斜靠在山墙上。在山里面,每户人家房前屋后,都是这样摆放东西的。这样放的意义,可以让柴禾淋不着雨也干得快。

在这里生,在这里长大

老房子旁边的这个偏偏,比正屋低矮了许多。偏偏顶部盖的是石板瓦,正屋盖的是土瓦。仔细看了看偏偏的石板瓦,上面伸出来一截烟囱,还放着四个土蜂箱。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很明显了,这是一栋已经无人居住的老房子,但主人却时常回到这里来。对我们来说,这是只是一栋荒废的老房子,但对于主人来说,这里却有他全部的人生记忆。

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生养了子女,在这里送走了老父老母,然后带着无限的眷恋离开这里,搬到条件更好的新家园去了,却怎么也忘不了这个破破烂烂的地方。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院坝里有一堆灰烬,我靠近摸了摸,余温尚存。如果没有弄错,我们进入孤山沟碰到的第二位山民,也就是那位把手揣在兜里的大叔,应该就是这户人家的主人。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一户人家,另一户人家

前面已经说过,这栋老房子的地势高位置好。我站在院坝里,朝沟口那边望过去,就是前面介绍过的第一户人家,朝沟垴这边望过去,竹林背后就是下篇图文我要介绍的第三户人家。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在秦岭山中孤山沟这样的地方,其实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实际上相互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秦岭孤山沟第二户人家,明显多年无人居住,为何门前灰烬余温尚存

就像许多年前,当这些老房子里都住着人的时候,第二户人家的主人清早起来屙尿时,朝第一户人家那边看看有没有炊烟升起,就知道下面的邻居是不是还在睡觉,而当夜晚来临时,再瞅瞅竹林那边是否还亮闪着微弱的灯光,就知道第三户人家是否已经安然入睡。

作者简介

专业行走,行走秦岭十余载,边走、边拍、边写,自创“行走体”散文,网络阅读九千万,著有散文集《远村行走》。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阅读《远村行走》 ¥29.8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秦岭   柞水   院坝   竹林   正屋   瓦蓝   柴禾   坡度   余温   山体   石板   山里   灰烬   门前   石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