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书店云烟过眼录(十四)文海书市

文海书市里有个女摊主,漂亮的女摊主。漂亮的女人,还能卖书,毫无疑问我成了她们家的忠实顾客。我的莎士比亚全集就是在她的摊上买的。上海译文出版,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的中文翻译最具权威的就是朱生豪和梁实秋。不过梁实秋翻译多少点有点玩票的性质,所以赶不上朱生豪付诸毕生心血的忧患之书。

大连书店云烟过眼录(十四)文海书市

从漂亮的女摊主手里购买的《莎士比亚全集》

当时我正对英国史发生兴趣,莎士比亚的系列历史剧正是最好的辅助教材。莎翁的历史剧不可作正史读,就像三国演义不能当成三国志一样。莎翁的历史剧更像是英国古代的风俗史,让我们看到都铎时期的英国人是怎么生活的。

我有一次在荷兰机场候机的时候,碰到一个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学生,我就势就和她聊起约克人与兰开斯特人的恩怨,兰开斯特人如何笑话约克人的口音,一直到玫瑰战争。我的英语并不好,但是互相都听懂了。她很诧异我从没有去过英国,怎么懂得那么多英国的事情。岂不知,那时莎老师教的。看来懂得莎士比亚和英国人总是有共同话题的。当时我们还互留了联系方式,回国后我给她打过一回电话,发过几封邮件。终究是语言障碍,后来也就不联系了。

大连书店云烟过眼录(十四)文海书市

当年翻《辞海》比现在上百度都勤快,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书都出“包浆”了

我在漂亮女摊主那里的另一个大手笔就是购买了99年出版的《辞海》。我和《辞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辞海》对我来说,就像现在的百度。我家里有一本《辞海》是民国46年的第一版,陈望道主编的,当时是在北平买的,现在还在我老家放着。小时候只是觉得这本书高不可攀,对于繁体竖排的书根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尤其是反切注音,对小学生来说更无法理解。

我是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看《三国演义》,看到了著名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时,因为不认识那个"齑"字(小学的新华字典里是不会有这个字的),才被迫求助于辞海的。才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反切注音。

到了90年代初,我上高中时,家里有了一套三卷本的89版《辞海》。由于这次已经改为简体横排,并且是汉语拼音注音,因此好看的多了。从这时起我几乎每天都捧着辞海,几乎把三大厚本翻烂了。《辞海》简直就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可以说我的知识体系结构,就是辞海打下的。不过上面的两套都留在老家了,所以当99版一出来,我迫不及待的花费"巨资"买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约克   北平   云烟过眼   莎士比亚   反切   过梁   可望而不可即   历史剧   书市   辞海   摊主   英国   注音   大连   英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