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我刚创业的时候,有一间蛋糕店很红,一天可以卖好几千个蛋糕。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很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奉行的哲学,就是东西一定要便宜!那时他的蛋糕,6寸不到45元。而几年之后,售价涨了1倍,然后整个团队被撤换(包括老板自己)。

上个星期我有提到,不建议小店铺玩价格战。

并不是说打低价策略不会成功,而是相对来讲,成功率比较低。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为什么价格战不可取

1. 我自己的经验

2. 看到其它人,低价策略的下场

3. 西蒙顾和管理顾问公司,负责全球各大企业的订价策略(例如保时捷、德国铁路),经过几十年的统计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高价策略成功的比例要比低价策略成功的比例高。

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先从低价策略要付出的代价来谈起。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2间公司,假设名字分别是小刘店、小玲店,都卖一样的东西,而小刘店想把价格订得比小玲店低,能砍的地方只有几个,我列出大家最熟悉的几个点,广告、设计、流程效率等等那些比较复杂的先不提:

1. 产品

2. 人力

3. 房租

4. 利润

01

原料

做低价的大公司能成功,很多是因为他们有能力把原物料压到最低,因为进货量超级大。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IKEA的真相》这本书,里面说了为什麽他们有能力做这么便宜,除了进货量大,他们甚至买下森林、伐木场!

一般中小企业,进货量根本比不上大企业,更不用说买下森林这种事,用价格战能玩吗?

当然如果供应商是你老爸,那你就可以拿到最便宜的原料。

02

人力

想要价格低、CP值高,靠著压榨员工薪水、体力,也是其中一个方法。

但我非常不建议这种方法,一来是因为违法,再来是不可能持久,流动率必然高,然后员工一定会留不住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你有能力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比其它公司提高好几倍,就能节省一点开销。

就算如此,产品也不可能因为这样就便宜多少,因为高效率的员工,待遇一定要比较好,再来,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并不知道如何让员工产生高效率,这是专门的学问。

03

房租

就算房子是你自己的,不用付房租,而对手的房租1个月3万元,这样你的产品可以省多少钱?

假设1个月卖出3000个产品,那你平均1个产品成本也只能比对手少10元!

更何况,房子是自己的这种好事,普通人不用想了。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再者,租金较贵的房子,通常有它的推广效果,或是便利效果在,对于业绩有帮助(至于帮助多大又要另外计算了),并不一定房租便宜就是好。

04

利润

「我少赚一点,客人就会多,这样就划算了。」

有一些小公司,会这样跟顾客讲,但是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开发票、压榨人力到极限、产品质量一般,才有可能做到低价!

除非他们有上面所提的那些本事:效率高、流程优化到最好、谈判能力强,拿到最便宜原料;或是下面将要提的,真的牺牲淨利。

少数几个我认识的经营者,他不压榨员工,他压榨自己的健康,来让自己的产品维持低价。

我家旁边有一个卖汤包的老先生,1个汤包跟女孩子的拳头一样大,只卖10元。只有自己一个人,做得半死。你会想要用自己的健康,来玩低价战争吗?

我自己的朋友就是用健康作为玩低价战的代价,把自己累得半死,产品cp值爆表,然后很早的健康就出现了问题。

最后,有一些业者,是真的牺牲利润,来得到低价。

值不值得,这里来算算看: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一样这2间店铺,小刘店、小玲店,都卖一样的产品。

假设一个产品450元,淨利率10%,也就是淨利45元,但小刘店想要比小玲店便宜,所以需要牺牲淨利。

要比小玲店便宜多少钱,消费者才会有感?消费者才会愿意多走5分钟的路,来买你这个便宜几块钱的东西?

这个答案根据不同产业,会不一样。

假设便宜15元,消费者才有感,售价435元,你的净利剩下30元。

原本的淨利是10%,本来1个月卖1000个产品的情况下,45 (1个产品淨利)*1000个产品=45000元淨利

砍价之后,30 (1个产品淨利)*1000个产品=30000元淨利

现在,降了价之后,需要多吸引几个客人,才能让淨利回到45000元?

45000/30=1500,需要卖1500个!

只便宜了区区15元,你就需要额外多卖500个产品,才能跟之前成绩一样。

西蒙顾和公司就说,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售价只便宜了一点点,销售量就需要提高这麽多。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业绩要提升这麽多,你知道难度有多高吗?

而且就算提高到1500,只是让你获利成绩跟之前一样而已。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裡,大部份的情况是,降价之后,业绩并没有从1000成长到1500。

原因有很多,例如价格降得不够没有感觉、别间公司的客人有忠诚度,比较信任他们、大家不愿意省15元,多走5~10分钟的路(这就是为什么7-11东西贵,还是卖得好)等等。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降价后,其他开销也会增加

降价衡量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各项开销也会增加,例如请的员工需要更多。

危险的地方,就是当碰到淡季、各种危机时,庞大的人事费用就是庞大的风险,没生意做时,薪水还是要照付!

只卖1000个产品时,需要2个员工,碰到淡季顶多赔2个员工的薪水。

降价之后卖1500个产品才能维持同样获利,但需要请3个员工,淡季一到就是赔3个员工的薪水。

然后用牺牲净利的方式来玩低价,对手也很容易模仿。如果你是因为有能力,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对手可能模仿不来,但只是牺牲淨利,对手一定可以学。

少15元,得多卖500个产品,小公司玩价格战的代价

对手低,你再更低,然后对手再更低,最后会有什麽下场?

还有一件要说的,那就是要玩价格战,初期的建置成本很可能大过你的想像。

例如你需要有自动化机器,才能节省流程、人事费用,而机器至少都是高价格起跳。

还有以蛋糕为例子,45元的6寸蛋糕,和220元的6寸蛋糕,所花的制作时间根本一模一样,差别只在原料。

45元的6寸蛋糕需要做大量才有获利,做大量,初期就要聘请一堆人,风险能说不高吗?

这是为什么我选择高品质的蛋糕做为定位,一开始我只有一个人在做,如果我6寸蛋糕只卖45元,做到死都赚不到钱,而且45元只能用很烂的原料,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

总结来说,低价策略是会成功的,但是低价策略成功背后所需要的技术、财力,往往被忽略。

我偏好的方式,是提供最高的价值给客户,不是让人单纯只因为低价而光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价格战   西蒙   低价   产品   淡季   开销   房租   薪水   蛋糕   牺牲   代价   对手   原料   策略   便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