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论语·季氏篇》中的三句名言

从读《论语·季氏篇》中的三句名言

从读《论语·季氏篇》中的三句名言

论语虽然产生于三千多前,当时的科学、技术、经济物质生活都不发达,但人们的所思所想已经相当全面和深刻,其包含的人生哲理智慧对当今人类的生活仍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和启发意义。



从读《论语·季氏篇》中的三句名言

一、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释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扩展资料:

告诉我们的道理:君子视思明,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可往往人就是看不清是非曲直,或者是不敢或者不想看清真假虚实。要么放弃了自我的标准,换得一时安稳,却遭受良心的煎熬,痛苦一生。

君子听思聪,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要听得聪明。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千差万别,有的真实有的夸张,光是听人说,安能辨它真伪?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对自己有利。

君子色思温,谦谦君子,自古就有。君子是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温润的言语。要心怀宽广,有容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有时候太激烈和明显的表情能瞬间转变周围的气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气量,比常人更稳定的情绪。

君子貌思恭,要真诚待人,无论贵贱;懂得尊敬,也懂得谦卑,就像是玉一块,不如炭火那么炽热,不如冰水那么寒冷,温温的,让人觉得舒服。只有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君子言思忠,要学会说话,懂得说话,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要言行一致,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心忠诚,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行为忠诚。

君子事思敬,要懂得敬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君子疑思问,要好奇,要有疑问,要多问。只有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学会提问,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问题,要有提问的好奇心,才能在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发现问题,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会使用工具以外,还有思考。人类在思考中进化了。

君子忿思难,对于这个,我只能认为是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忍让。当然,这些都是在自己的最大限度以内的,不能因为需要做君子就让那些小人们得寸进尺。首先是要忍让,其次才是反击。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一时的忍耐,可以换来今后长久的平稳。

君子见得思义,个人认为是在利益面前,要知道自己坚守的道义。有的人见利忘义,看见即得好处,便忘记了自己还是人,可以牺牲别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切不能把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从读《论语·季氏篇》中的三句名言

二、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篇》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读解】 这是根据天赋和学习态度来划分的四个等级。
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具有非凡的天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天才人物。
学而知之者是一般勤奋好学的人,天赋虽然没有什么特出的地方,但通过刻苦学习仍然可以读大学,做研究生等成为有用的人才。这是第二等级的人。困而知之者是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才知道努力学习的人,“书到用时方恨少。”属于第三等级的人。 最后还有一种困而不学的人。明明已经在生活与工作中感到非常困难了,却仍然不愿意花,久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而是以懒为滥,打牌喝酒“混”日子。这种人,按照孔子的看法,是属于最下等的不可救药的人。
既然有这样四个等级的划分,那么,孔子自己属于哪个等级的人呢?以我们的看法,他当然应该属于天才的级别,是生而知之的了。可他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在《述而》篇里,他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见,他自己排队是在第二个等级里,也就是学而知之的人。圣人如此,我们自己对号入座,又该属于哪一等呢?

从读《论语·季氏篇》中的三句名言

三、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解读】

此章孔子讲的是一个人要有敬畏之心才能成为言行高尚的君子,这也是最好的立身处世之道。畏天命,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因为顺之则吉,逆之则凶。畏大人,是对有德有位者的敬畏,因为他们负责治理国家,位高权重,维护着社会的秩序,稍有差错,便会祸及百姓。畏圣人,是因为圣人的话具有万古不易的道理,指出了人生应该遵循之道,违背了就会有灾祸,足以使人敬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论语   生而知之   孔子   道义   敬畏   天命   圣人   言行   常人   名言   君子   天赋   尊敬   大人   等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