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病逝,深切怀念!回顾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跌宕人生路

5月22日13点07分,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今天,我们来走进袁隆平,认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

袁隆平病逝,深切怀念!回顾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跌宕人生路

1930年,一个姓袁的男孩出生在民国的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由于他是家族“隆”字辈,出生在北平,所以取名袁隆平。

袁隆平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在湖南的怀化地区当了一名老师。

1960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有一次袁隆平远远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近一看,竟然是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他们因为缺粮饿死了。

这件事深深刺激了袁隆平,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下定决心要在农业科研上搞出名堂来,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

同年的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里意外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经过试种甄别,推论为天然杂交水稻。

这个意外发现,给了袁隆平很大启发:既然大自然存在杂交水稻,那是不是可以人工培育呢?

水稻花本来是雌雄同蕊的,袁隆平开始尝试把雄花人工去除,用另一个品种的雄花粉来代替,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袁隆平病逝,深切怀念!回顾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跌宕人生路

这一试验,就是漫长的四年。1964年7月5日,终于获得了进展。袁隆平在试验稻田里找到一棵罕见的“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这种水稻花器的雌性器官正常,但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没有形成正常的花粉,所以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借助于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反复试验,最终结出了几百粒种子,算是第一代杂交水稻种子。

这是一个伟大的成果,证明了人工培育杂交水稻,是完全可行的。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杂交呢?杂交水稻有什么好处?通俗来讲,每种水稻都有优点和缺点,杂交的目的就是规避缺点、结合优点、实现性能互补,对于杂交水稻来讲,最的好处就是大幅提高产量。

袁隆平的科研获得了进展,但好事多磨,不久之后,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严重冲击了他的研究进程。

袁隆平病逝,深切怀念!回顾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跌宕人生路

直到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海南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命名为“野败”。败是成功的母亲,这棵“野败”为袁隆平团队的后续成功,打开了突破口。

1973年,他们用三种具有特殊能力的水稻,分别叫做不育系、保持系、不育恢复系,配合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称为“三系杂交水稻”。

这种杂交水稻能让产量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

袁隆平团队的成果,震惊了全球科学界,他们将这种三系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因此成了“杂交水稻之父”,并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在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到1988年,杂交水稻已经占据近40%的全国稻田面积。

而袁隆平没有停止优化的脚步,他率领团队继续向前,让杂交水稻升级为超级杂交水稻,亩产量先后突破700、800乃至1000公斤大关。最终在2020,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亩产量达到了1530公斤,刷新了世界纪录。就连袁老爷子都不敢相信,少见地飙出了英语:“More than excited!”

袁隆平病逝,深切怀念!回顾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跌宕人生路

袁隆平不但在中国拥有巨大影响力,他的成就还获得了世界的公认。他被获得了中国的“共和国勋章”,还有拯救世界饥饿荣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日经亚洲奖、世界粮食奖、法国农业成就勋章等一系列世界性荣誉。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难题,也就等于解决了世界的吃饭难题,伟大的袁隆平不但属于中国,属于亚洲,还属于全世界。

由于袁隆平的巨大贡献,有人建议政府推荐他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因为消除贫穷与饥饿,就是最好的和平。

还有媒体给他进行了身价估值:千亿元。但袁隆平云淡风轻地回应道:“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袁老说得没错,他是国宝,无价之宝,确实不能用庸俗的货币来评估。

事实上,这个科学大咖,一直保持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习惯。他住普通的房子,穿几十块的衣服,开几万元的国产车,十几年来一直在街边小店理发。

创造了无限财富,却又最能善待财富,这个91岁的老人,值得我们竖起一万个大拇指。

袁隆平病逝,深切怀念!回顾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跌宕人生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粮农组织   水稻   中国   北平   雄花   亩产量   荣誉奖   亩产   亚洲   雄性   花粉   跌宕   深切   种子   团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