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运河邯郸段,感受古今交融,体会运河文化川流不息

运河是流传了千年的传统文化的载体,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那时各地四分五裂、战乱不断,大运河开凿的初衷就是出于军事目的,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的目的就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上,讨伐齐国。后来隋统一全国后,开始贯通南北运河,此时运河的开凿不是军事原因,而是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南北运河贯通后,一方面可以使南北经济贸易互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管理南北边境。从隋至清末,历朝历代都出于各种目的,十分重视运河的修造。

走进大运河邯郸段,感受古今交融,体会运河文化川流不息

京杭大运河蜿蜒3200公里,拥有千年历史,是人类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它将全国的政治与经济重心连接在一起,维持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生命,千年来的流传使它凝聚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而大运河邯郸段就是这其中的精华之一,大运河邯郸段流经邯郸东南部的魏县、大名、馆陶等地,始建于东汉末年,一直延续至今,它流域广泛,衍生了周边许多文化,丰富了古邯郸的历史文化底蕴。

走进大运河邯郸段,感受古今交融,体会运河文化川流不息

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保证粮草的运输,在黄河与邺城之间开凿了白沟,即永济渠的前身。这条河渠的开凿连接了中原与燕赵地区,使得运河周边地区的陶瓷、煤炭、杂货等物品源源不断销往各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运河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孕育了邺城文化和大名古城。可以说邯郸文化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运河所带来的。

走进大运河邯郸段,感受古今交融,体会运河文化川流不息

河水的枯竭让今天的运河不再有往日的生机,但作为北方大运河的发源地,大运河邯郸段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在的邯郸地区致力打造运河旅游,让往日的运河再现生机。依托运河文化,邯郸重新升级改造了运河品牌,将运河周围的邺城文化、大名古城、梨乡水城——魏都整合,形成完整的旅游链。

走进大运河邯郸段,感受古今交融,体会运河文化川流不息

一个民族有内涵有底蕴,一定是因为它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虽然历史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它留下的传统文化却是我们民族珍贵的瑰宝。大运河如今不再像往常那样繁华,但是它带给我们的记忆却是经久不衰,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脉。如今我们重新打造运河品牌旅游,就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感受古今交融,体会运河文化川流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邯郸   大运河   馆陶   吴王   永济   运河   目的   文化   旅游   传统文化   古今   大名   民族   地区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