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综述

在人生的漫长历程中,每个人都免不了会思考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很多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探讨生命的理论学说至今仍然在不断地发展中。

然而,在生物学界,答案或许就不那么带有感情色彩了。因为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无论人类还是其他物种,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将这个种群繁衍下去,让自己的基因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延续存活。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地球在宇宙大爆炸中诞生,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球上出现了生命体。在最开始,只出现了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衣藻、蓝藻等等。

它们的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延续扩大种群的方式也只是通过不停地复制分裂自身。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留母本的基因,但是不存在不同基因的重组,也就很难出现性状的变异。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单细胞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繁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逐渐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另一种繁殖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有性繁殖。

目前地球上大多数高等生物都选择用有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繁衍。同样,处于地球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也选择了这种方式进行繁衍,并且在地球上生生不息。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除了原始社会中存在过母系氏族,和至今仍然留存的极少部分母系氏族,大多数地区的族群,在历史上的多数时期,都是以父权社会的形式存在的。在这些时期,女性往往是作为附属品,是被男性挑选的存在。

而且,根据近代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在精卵结合的过程中,女性提供的卵细胞中只有X染色体,男性提供的精细胞中存在X染色体或Y染色体,能够决定下一代的性别。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在繁衍下一代的时候,男性才是具有选择权的那一方。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这样的认知似乎已经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不过,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能需要让人们重新认识在生育这件事上的主动权归属方。因为卵细胞也会对精细胞进行选择,甚至会特别“关照”自己偏爱类型的精细胞。在解释这个现象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有性繁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生不生孩子真的是男人说了算?

有性繁殖是指,两性生殖细胞通过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鸟类、爬虫等动物的受精卵是在体外独立发育的,与这种卵生繁殖的方式不同,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受精卵都是在母体体内发育的,我们称为胎生繁殖。

对于雌性来说,繁殖好像一直都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就连生物学领域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受精卵是在雌性的子宫内发育成熟的,最后也要通过雌性的产道产出。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雄性在完成交配之后,如果不想为后续这些过程负责,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而雌性却不能这样。在繁殖的过程中,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精力远比雄性多得多。因此,雌性向来被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弱势或是被动,因为精卵是否结合并不能由雌性的意志决定。

在自然界中,雌性为了保证自己不受伤害,会根据所处环境和具体情况来挑选自己认为合适的伴侣。再加上雄多雌少,往往是一群雄性对一个雌性进行争夺,雄性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吸引雌性。

比如雄孔雀会在雌孔雀面前开屏,用自己五彩斑斓的尾羽去展现自己的魅力。

除此之外,雄性还会为了争夺配偶互相搏斗,甚至会有雄性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生命。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雌性动物在选择伴侣时的评判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动物生存习性影响,在习惯独居的非社会性动物中,例如豹子、熊、老虎、狐狸等,这些动物中的雌性更偏向于和强大健壮的雄性在一起,道理很简单,惯于独居就要独自面对许多未知的危险,战斗力更强的伴侣能让它们的生存可能大大增加。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但是,对具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而言,配偶的战斗能力也许就不是首要考虑条件了。社会性指的是对种群整体发展有利的特性。既然是社会,那么在这些动物中也就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划分。

狼就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它们的捕猎方式往往是团体作战,分工合作去捕食体型庞大的猎物。

在狼群中,只有头狼和头母狼拥有交配权,而且在幼崽出生之后,头狼夫妇就不会再管,而是让狼群中地位低下的公狼母狼去哺育幼崽。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就我们人类而言,感情永远都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人们似乎也经常对这类事情津津乐道。譬如逢年过节回家,总会有好事的亲戚询问你的感情状况。不过,在人类社会中,由于存在着道德规范的约束,并不像其他大多数灵长类动物一样,两性之间的关系乱得一塌糊涂。

比如黑猩猩,这是目前仍然存活的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黑猩猩的一个社群中有雌性也有雄性,不过,雄性黑猩猩从出生到死亡都会留在社群中,而雌性黑猩猩在成年后会去到其他的社群,只有一小部分雌猩猩留下。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对大部分哺乳动物来说,独享交配权是在种群中地位的体现,许多种群的首领也不允许其他雄性靠近自己种群的雌性,因为它们是这个种群里最强大的,要保证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续。

比如银背大猩猩,也就是金刚猩猩,它是现存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因为有足够的武力值,它能够独自保护自己种群中的雌性不被其他雄性侵犯。

与之相似的是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为了避免皇室中出现血统不纯的后代,男性侍从在进宫前都要先去势,才能进出后宫。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但是黑猩猩却恰恰与此相反。在黑猩猩社群中,雄性黑猩猩很少设法除掉雌性身边的其他雄性。

不过,这也许是因为它的能力不足以做到。通常情况下,它在看到雌性黑猩猩与其他雄性交配时,也并不会去干预阻止。因此,一个社群中的雌性黑猩猩常常会和好几个雄性交配,黑猩猩的社群组成就变成了亲缘关系密切的雄性和没有亲缘关系或亲缘关系不密切的雌性。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由于雌性黑猩猩经常会接连和几个雄性黑猩猩进行交配,对雄性而言,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竞争方式。这一点体现在它们的精细胞上。

雄性黑猩猩的前列腺会分泌出粘稠物质,包裹在精子外侧,用来阻碍其他雄性的精细胞前进,从而使自己成为这次竞争的胜利者。

除此之外,哺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还需要在交配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精细胞。尽管卵细胞透明带能够保护卵子,对精子进行挑选,阻止异常精子进入,但女性在受孕的过程中,似乎仍然没有占据主动权。

可事实并非如此,去年,有研究文献称,卵细胞其实拥有选择和哪个精细胞结合的决定权。这样的结论几乎将人们的认知震碎重塑。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会“选择”的卵子

202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卵子并不是完全被动地与精子结合,而是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他们发布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上的论文中说道,这是他们第一次发现在人体内,细胞和细胞之间也存在性选择。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研究人员指出,在选择精子的过程中,卵子会释放出一种叫做化学引诱剂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吸引精子沿着化学引诱剂留下的路径进入卵子。

男性一次射精能排出数亿个精子,但是,因为部分精子的活性弱,能到达输卵管的精子数量一般不超过200个。而且,在这一百多个精子中,最终只有一个精子能够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化学引诱剂只作用在卵细胞附近两厘米的范围,精细胞在越过重重难关,到达这里时,精细胞就能直接通过这种化学物质找到卵细胞,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精卵结合。

不过,在后续进行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卵子释放的这种化学引诱剂只对一部分精细胞具有吸引作用。

这样的结果让科学家们开始猜测,这种化学引诱剂并不是单纯为精子提供便捷的结合通道,它可能就是卵细胞用来筛选精细胞的方式。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女性卵子所产生的化学引诱剂,其实吸引的大多数精细胞都是来自特定的男性。而且来自不同女性的卵子,分泌的化学引诱剂也不同,它们能够吸引到的精细胞也有差异,由此就能看出卵子对精子的选择存在偏好性。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卵子之所以存在这种偏好性,也许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有关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MHC,是所有编码生物相容复合体抗原基因群的统称。

人类的MHC通常被称为HLA,也就是人类白细胞抗原。它能够对蛋白质抗原进行处理和加工、调节免疫应答、参与T细胞的分化、诱导同种免疫应答。

HLA的组成决定了白细胞的排异反应强烈程度。因此,HLA的研究起初是为了器官移植的研究开展的,所以HLA又称移植抗原。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在同种异体移植的临床实验中,HLA相同的同胞供者的肾移植,效果良好的达到九成以上。而HLA不同或是相差太大的,效果都不如前者,甚至很少有存活下来的。

这个原理也能应用到精卵结合的过程中,卵子释放化学引诱剂,排异反应抗原不同的精细胞会变得更兴奋,从而与卵细胞进行结合为受精卵,发育成熟后的个体能够拥有比双亲更强大的免疫系统。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单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基因的重组产生了有利变异,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然而,背后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伦理道德缺陷。

当一对恋人相识相知相爱,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渴望拥有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却发现两个人的生殖细胞,或许并不如他们一样“相爱”。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这样一来,从细胞的角度来说,还有其他人比自己的恋人更为适合。

他们或许是soulmate,但却不是生物学上的最般配。难道彼此相爱的人都要因为细胞之间的不适配而离开对方吗?

这个问题各人心中应当自有定夺。因为人类拥有着最为复杂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从这一个方面去考虑是否能与对方相伴一生。

不过,卵细胞拥有选择权的这个结论,引起了另一个问题的讨论,那就是无法查出原因的不孕不育,是否也与卵细胞的这种偏好性选择有关?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不孕不育有可能是真的不配?

不孕不育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其中,因为女性原因导致无法受孕的称为不孕症,能够受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流产的称为不育症。因为男性原因导致无法受孕的称为男性不育症。

临床上把男性不育分为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正常两类,在性功能正常这一类中,根据精液分析结果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子无力症和精子数正常性不育。

除了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生殖道感染、输精管道梗阻等因素之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病因。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而女性不孕症的原因则可能是卵巢、输卵管、宫腔、宫颈、阴道等疾病。在这之中有一种类型叫做免疫性不孕。

一般是指患者被检测出体内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由于这些抗体的存在,会对精细胞产生排异反应并将其清除。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比起这些已经能够查明的不孕不育原因,还有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查不出原因就无法对症下药,这让许多夫妻和医生都束手无策。

通常,在接受完所有相关测试之后,检测报告显示一切数据正常,本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如果只出现不孕不育的症状,而找不到原因,就会让人觉得挫败和无力。而这种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甚至占到了10%的比例。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在“卵子选择论”出现之后,有人提出,这种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精细胞并没有达到卵细胞设置的“门槛”?所以卵细胞释放出的化学引诱剂无法吸引精细胞进入进行精卵结合。

不过,尽管约翰·菲茨帕特里克教授的这项实验证明了卵子释放的化学引诱剂对人体受孕的几率存在影响,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和不孕不育症状有关。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也就是说,在精细胞不匹配的情况下,卵细胞用化学引诱剂设置的门槛,最多只会让精细胞通过更长的时间来找到卵细胞,并不会阻止精细胞的进入,也就没有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虽然没有在这个研究中找到不明症状不孕不育的原因,但也让我们意识到,精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作用远不如我们曾经认为的那么简单,如果以此作为新的研究方向,也许能够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结语

证明卵细胞具有选择性的这个研究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于此,既然卵细胞在受孕过程中具有选择权,那么人们一直以来所认为的女性理应处在被动弱势方的观念也是不合理的。

实际上,在精卵结合的过程中,没有选择权的是精细胞,因为它唯一的选择就是冲破重重阻碍找到卵细胞与其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精细胞因为活性不够而中途死去。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卵细胞不需要经历这样的考验,那是因为在精卵结合之后,女性需要花费十个月的时间在自己的身体里将这颗小小的受精卵孕育成婴儿,生产后还要为婴儿哺乳。那些精细胞所付出的努力,比不上女性在这期间付出的万分之一。

实际上,女性并非生来被动,在这个倡导平等和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利,也都有被尊重的权利。这些其实是在生而为人的那一刻就已经获得的。

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女性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承认女性在社会中应得的地位。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告诉大家卵细胞具有选择性并不意味着要轻视性行为中安全措施的落实,无论是对哪一方而言,出于对彼此的尊重,在没有规划好受孕计划的前提下,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避孕措施。

在我国,性教育的缺失已经持续了多年,由于受传统文化中保守思想的影响颇深,许多家长都不愿意和孩子科普两性知识,认为这是令人难堪、羞于启齿的。

科普学习两性知识并不羞耻,要想消除这种误解,真正做到填补性教育的缺失,让人们运用知识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发现:卵子会对某些人的精细胞更加偏爱,甚至可为其“开后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卵子   卵细胞   开后门   精细   受精卵   黑猩猩   种群   抗原   雌性   雄性   精子   男性   动物   化学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