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往前线增派军队?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我们不必担心

近些年,印度反华情绪是越来越大。近日,环球时报援引美国和印度的媒体消息,报道了印度向中印边境地区增兵的消息。据说此次印度增兵5万,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印军达到了近20万人。有些朋友很担心,说印度增了这么多的兵,我们边境地区现在面临的压力恐怕很大吧。

印度往前线增派军队?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我们不必担心

我们首先给明白一件事,印度往前线增了这么多的兵要干什么?和中国打一场正面的决战显然是不可能的。印度此次增兵,极有可能是2个用意。

第一个用意就是利用人海战术巩固印军占领的区域。中印边界地区长达170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相当于咱们国内从北京到广东的距离。在这么长的战线上,装备组织落后的印军守卫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以解放军的实力完全可以对其战线进行各种穿插作战。所以,印军为了尽量防止解放军拿出最拿手的穿插作战方式,他们想尽量多的在前线部署军队进行应对。

第二个用意是转移印度国内矛盾。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军队,在印度国内肯定是个很大的事情。如此一来,印度政府就可以用这事把国内矛盾转移出去,让印度人暂时忘了印度国内糟糕的问题,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印度的新冠疫情感染问题。

其实但凡对军事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都明白一件事,把大量军队压到前线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这很容易让对手抄了后路。

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老将廉颇把赵军主力放置在后方,这让秦军根本找不到进攻的机会。后来赵王听信谗言用赵括替换廉颇。赵括改变了廉颇的布置,把大量军队从后方调往前线,他想直接出击一举击垮秦军。当时统帅秦军的是有“人屠”之称的武安君白起。面对来势汹汹的赵军,白起一面利用秦军修筑的壁垒阻挡赵军的正面进攻,一面派出两支军队直捣赵军后方。赵军后方空虚根本无力抵挡,这让赵军主力丢失了后方陷入重围。最终长平之战赵军死40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印度往前线增派军队?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我们不必担心

赵军好歹还是为了进攻,没想着把40万军队放到前线长期驻守。印度现在却想着把几十万大军长期堆在前线。这种军事布置在战时绝对是一战就能亡国的那种。即使在和平时期,这种排兵布阵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这么多军队驻扎前线,大量的物资需要从后方补给,对于印度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负担。

印度之所以将军队这么布局,其实正是印度国情的最明显体现。印度军队是典型的旧式军队,类似于中国以前的国民党军。这种军队内部的矛盾是非常严重的。军官和士兵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印度士兵在印度军官眼里就是可以赚钱的牲口,随意凌辱士兵克扣粮饷这种事在印度军队中根本不稀奇。

印度往前线增派军队?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我们不必担心

这就导致印军士兵作战是缺乏积极性的,在战场上这种军队是无法控制战场的。印度现在的军队部署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国民党军很像,大量的军队聚集在交通要道上的几个点。脱离了这几个点,那就输定了。而军队什么样其实就是社会什么样的体现。印度现在的情况其实跟民国时期的中国没什么两样。

所以,印度把大量的军队部署在前线,根本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我们也没必要太担心。

文/雪域雄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印度   解放战争   军队   作战   用意   战线   军官   边境   国民党   中国   前线   士兵   不明智   做法   矛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