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在家常烹饪中,用到最多的提鲜调味料,鸡精和味精当属其一。最早的味精和一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人密切相关,他从海带中分离出了谷氨酸,又进一步配制成了谷氨酸钠,并用其生产出一种叫“味之素”的提鲜调味料。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20世纪初,一名中国工程师发现了味之素这种调料,并进行了成分化验,最终创造出了中国版本的“味之素”。在起名的时候,这位叫吴蕴初的工程师认为已经有了香精和糖精,那这种能提鲜的物质不妨就叫做味精,于是,就有了如今大家都知道的味精。

后来,在味精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鸡精。但是关于它俩的区别,很多朋友却一直弄不清楚。那今天,懒喵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一起来看看:

鸡精和味精都有啥区别?

01 配料成分不同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也是谷氨酸钠的商品名称,这是一种鲜味剂,化学式为C5H8O4NNa。目前国内大部分味精厂家多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谷氨酸钠,少部分厂家以糖蜜作为原料生产谷氨酸钠,然后再进一步制成味精。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鸡精则是一种复合鲜味剂,里面的主要提鲜成分为谷氨酸钠,并且在谷氨酸钠的基础上,还额外添加了盐、 糖、鸡肉粉、香精等其它辅料,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更多的增味剂。

鸡精和味精的第一个区别,就在于配料成分不同,味精的配料成分为谷氨酸钠,鸡精的配料成分则是在谷氨酸钠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盐、糖等其它提鲜物质。

02 外观形态不同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味精的外观多为白色的条形结晶状,形态较长,偶尔也见粉末状的味精,看上去有几分晶莹剔透的感觉。鸡精的外观则呈现淡黄色的小颗粒状,颗粒比味精要小一些,看上去也比味精粗糙一些。

鸡精和味精的第二个区别,就在于外观形态不同,鸡精的外观为淡黄色的小颗粒状,味精则多为白色的条形结晶状。

03 口感味道不同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味精属于一种增鲜调味品,在烹饪中使用,主要起到提鲜的作用,但不会改变菜肴本身的味道,尝起来咸中带有鲜味,还有少许苦味,口感较单一。鸡精中的配料成分较多,口感也更复杂一些,除了有鲜味外,还有一股鸡肉的香味。

鸡精和味精的第三个区别,就在于口感味道不同,鸡精尝起来鲜中带有香味,口感更丰富,味精尝起来咸中带有鲜味,口感较单一。

04 使用条件不同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味精的鲜味只有在有食盐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来。如果在不含盐的菜肴中加入味精,鲜味就没法完全发挥出来。而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味精,会导致鲜味减弱,因此,味精也不宜在酸性环境中使用。

和味精相比,鸡精的使用条件相对则更宽松一些,对盐度和酸度均没有太高要求。不过,放的量也要控制好,不然鸡精中的鲜味会遮盖住菜肴本身的口味,从而影响到整道菜的口感。

鸡精和味精的第四个区别,就在于使用条件不同,鸡精对使用环境要求没那么高,味精则要在含盐的菜肴中使用,并且不能放于酸度较高的菜肴中。

鸡精好,还是味精好?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在了解了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后,相信大家还会关心一个问题,鸡精和味精用哪种好?这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因为常会看到一些文章,标榜“味精吃了危害大,鸡精吃了好”,事实真是这样吗?

如果大家仔细去了解它俩的配料成分,就会发现味精中的成分更简单,主要为谷氨酸钠,而鸡精中的成分却比较复杂,除了谷氨酸钠外,还会添加各种香精和增香剂。有些鸡精还会用人工合成的鸡味香精和色素来代替鸡肉粉。

由此来看,味精中的配料更加单一纯天然,和一些人工合成的鸡精相比,吃起来其实更让人放心。

结语

鸡精和味精有啥区别?哪种吃着更放心?知道后别再用错了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分别是配料成分不同、外观形态不同、口感味道不同、使用条件不同。大家下次在遇到这两种提鲜调味料时,就不会再混淆不清了。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颗粒状   味精   调味料   味之素   区别   鲜味   酸度   香精   鸡肉   口感   菜肴   形态   成分   外观   放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