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的武汉(上)

我不是第一次来武汉了,但是除了大还是找不到它的特点。借这次讲学的机会加深了认识,可以写写它了。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可谓大俗大雅,南来北往、水陆交通的武汉三镇,夹杂着多种文化,由此我想到用一个词“混搭”来描述它,当否?请教各位看官。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武汉多江河湖泊,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也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个游览区,即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落雁区、吹笛区以及还未完全建成的白马区。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棋布。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登磨山,上楚天台可观东湖全景,欣赏编钟乐舞表演;参观楚才园,欣赏各类楚文化题材的雕塑,感受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我喜欢用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勾勒一个城市的轮廓,那么,武汉有那三张城市名片最为人所熟知并称道的呢?首推自然是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黄鹤楼,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因此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因而成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第二张城市名牌恐怕要推武汉的热干面,它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前两张名片人们有广泛的共识,但第三张名片就众说纷纭了,户部巷?武大樱花?还是江汉路?户部巷位于武昌民主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武汉人把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了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后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汉人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不过,户部巷的夜市实在不敢恭维,小吃店门口摆卖服装,使得原本狭窄的街道变得更难行走。倒是附近的昙华林有几分文艺气息。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上)

混搭的武汉(下)

武大樱花何以成为城市品牌?

再到鹏城,感受深圳活力

再到贵阳好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武汉   两广   小吃店   汉口   武昌   东湖   樱花   武汉人   户部   黄鹤楼   湖泊   早点   名片   城市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