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浦峰君荐宝# 又要劝大家去国家博物馆看“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了,因为展览上有一件稀世珍宝——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尊盘。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这次也是为了壮国威,我们国家问地方借了不少名副其实的国宝。

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曾侯乙尊盘,其实是两件,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盘。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x

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

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经专家鉴定,此系采用失蜡法铸造,因为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失蜡法又称出蜡法、拔蜡法,基本方法是将蜡作成模,成型后用细泥浆反复浇淋,泥浆包住蜡模后再涂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铸型。蜡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浇铸铜汁成器。

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曾侯乙墓出土器物有“曾侯乙”铭文的有208处,只有这件盘内铭文“乙”字是打磨后补刻上去的,打磨痕迹清晰可辨。之前的铭文是曾侯與。近年,随着曾国考古的持续深入,曾国的历史序列基本厘清。经研究得知,这位曾侯與应是曾侯乙的爷爷。青铜器上改字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改朝换代、灭族之灾的情况下,把爷爷的名字改掉很罕见,研究人员推测这件尊盘太过精美,在当时就是稀世珍宝,曾侯乙才不惜据为己有。

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看着这鬼斧神工的青铜器,真的是不得不敬仰古代工匠。这个展是免费的,这个国宝也是临时调来北京的。所以有空的同学可以去好好近距离欣赏下。

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最复杂的青铜器,是曾侯乙“霸占”他爷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青铜器   神工   随州市   亚细亚   铸型   爷爷   圆雕   精美   铭文   泥浆   珍宝   国宝   春秋   战国时期   痕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