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靠浦君去过很多次中国国家博物馆,常设展厅也去过很多回,近日闲来无事,决定再去细细品味。在隋唐部分的一个角落,看到了一条精美绝伦的项链,还没看说明,就觉得此物非常特别,和往日见的“古代中国制造”完全不同——嵌珍珠宝石金项链,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项链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每个球形链珠均由12个小金环焊接而成,每个小环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颗,其上再各嵌珍珠10颗,珠光闪闪,璀璨夺目,28个金质球形链珠由金线穿起。项链的下端,居中为一个大圆金饰,上面镶嵌一块晶莹的鸡血石,在鸡血石四周嵌有24颗珍珠。这块鸡血石纯净晶莹,虽在地下埋了千余年仍然鲜艳如新,光洁明亮。最下挂一心形金饰,上面镶嵌一块长3.1厘米,极为罕见的青金石。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项链的上端是一颗雕大角鹿的青金石,也是经过打磨后精心雕刻的(离的有点远,现场光线有点暗,可用手机五倍变焦拍摄)。据专家推测,项链原产地可能为巴基斯坦或阿富汗地区。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金手镯,长径7、短径5.5厘米。这对精巧的纯金椭圆形手镯,每个分4节,节两端嵌珠,半球形,透明无色。各节以方形嵌青绿色玻璃珠的小节相连。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开口为钮饰,一端花瓣形扣环,上嵌绿松石小珠6个,另一端一钩,钩端亦嵌一珍珠。钩及环端为活轴,可自由开合。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镶金口玉杯,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足径2.9厘米。呈白色。直口,深腹,腹下部微收,平底实足。镶金口,卷唇。通体光素无纹,造型简练,抛光细润,制作精美。是隋代发现不多的玉器珍品。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罗马风格的高足金杯。195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在西安城西的梁家庄附近,意外的发现了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静训墓。清理夯土后,除棺前的墓志铭外,墓室正中放置着一个造型逼真的殿堂式的石棺。石椁、石棺的顶部中央,均刻有“开者即死”四个大字。该墓中出土了大量贵重精美的首饰,如金手镯,金戒指,银指甲套,玉钗,水晶头钗,以及琥珀,玛瑙,水晶,玉石等不同质地的饰品。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李静训,生于599年,卒于608年(隋大业四年),年方9岁!她是北周和隋朝的金枝玉叶。她的外婆——杨丽华(561年-60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 yūn )皇后、后为皇太后;隋文帝杨坚长女,隋朝时封乐平公主。她的丈夫、公公、弟弟、爸爸都是皇帝。隋大业四年(608年),她殁于宫中。对她极其宠爱的外祖母杨丽华非常伤心,在决定厚礼葬之的同时,不忍心看见外孙女尸骨流落在外,就力排众议申请到了一块埋葬在皇宫旁边的墓地。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这也是李静训墓一千多年来未被盗掘的主要原因——离皇宫近,摸金校尉不好惦记。

九岁鲜卑公主的绝世珍宝,摸金校尉错失绝世好墓,刻“开者即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小环   小珠   大角   乐平   摸金校尉   鸡血石   隋代   北周   鲜卑   隋朝   球形   金饰   金石   大业   珍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