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一件文物的背后,是一个王朝的缩影,也是一个时代文明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力的超越与否。

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走进洛阳博物馆的珍品馆,曹魏时期的白玉杯以素净、自然的气息深深吸引着我。但让我最为难忘的却是另一件文物,从而忍不住单独列出来,写写我对它的“窥见”。

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当我第一眼看见这件泥塑佛面像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这一句感慨:“它无全相,却是有众相,每一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相”。

泥塑佛面相属北魏时期,出土于永宁寺遗址。

想要“窥见”这件佛面像,就必须要“越千年”,去了解一下永宁寺。

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汉明帝就在洛阳建立起第一座官办佛寺白马寺。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于北魏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入洛阳后,佛教、石窟寺的营造中心也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移到了洛阳。

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自孝文帝之后,崇佛之风日趋狂热,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都城内外佛寺数量多达1367座,其中以永宁寺与龙门石窟尤为宏伟壮丽(龙门石窟下期分享)。

永宁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据文献记载,当时的永宁寺木塔有九层,是中国古代最高的土木构造建筑之一(《水经注》),考古学家通过文献和现场发掘情况,认为其塔高130米以上,后毁于自然雷电之火灾,塔内供奉的无数佛像也佛塔的覆灭而毁于一旦。

今天到的永宁寺以“遗址身份”存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佛、供养人等泥塑造像残件。

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80年出土的泥塑佛面相,它残高25厘米,面相中只残存了下眼睑、鼻、口、下颌及脸颊等部分。

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虽然无法看见它的“全相”,但其丰腴圆润,微微上扬的嘴角流露出神秘而含蓄的笑容,顿时打动了我,我不知道是该形容极富艺术感染力,还是该表达正因为“无全相”而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充满“众相”,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探索神都洛阳:1600年前的泥塑佛面像,堪称“最美东方微笑”

每一个见到它的参观者,也看到了不同的相,你当它是文物也罢,是艺术也罢,是泥也罢,是佛也罢……它那静谧、含蓄又细腻的微笑在穿梭的今人身影中,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和感从一千六百年前穿越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洛阳   泥塑   水经注   木塔   白马寺   永宁   都城   佛教   北魏   考古学家   佛寺   面相   遗址   文物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