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关注作者|@金子和男子

上周末,我在外面刚办完事准备回家,就接到阿姨的电话:“我们在你王姨家玩,家里没人了,你要不要来?”

我一看时间,已经快12点了,就赶紧叫了一辆车过去,免得错过饭点,别人还得单独给我准备饭菜。

王姨家的地下车库很大,标志不是很明显,我和司机师傅都绕晕了,突然看到旁边跑来一个小孩,正是王姨家的大儿子,我一开车门,他就兴奋地牵着我的手往电梯间跑。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吃饱喝足玩乐一番以后,我坐着阿姨的车回家了。半路上,我才发现,我出门带的遮阳伞不见了!

我迅速在心里做出判断:我打车的时候还有个收伞的动作,所以我只可能落在了两个地方,要么是网约车上,要么是王姨家里。

如果在王姨家里,那还好说,如果在网约车里,就比较麻烦了,当务之急,是赶紧联系网约车司机。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我迅速打开手机app,好在打车后12个小时内乘客还是可以联系到司机的,我第一次拨过去对方在通话中,我沉住气,隔了几分钟再拨了一次电话,这次接通了,并且司机师傅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伞还在后座。

我很开心地对司机师傅说:“麻烦您一会儿把伞送到我家,我出路费。”

这时,旁边开车的阿姨突然说:“你问他现在在哪里,要是离得近,就让他放在一个好找的地方,我们去取。”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我一想也是,赶紧问师傅在哪,幸运的是,师傅就在我们回家的必经之路上,他提议把伞放到一个商场前的保安亭里。

我放下电话,跟阿姨说了司机师傅放伞的地方,也准备了迎接她对我丢三落四的批评。

但是意外的是,她什么都没说,只是把导航调到了那个商场,等开到保安厅门口,我还没来得及张口,她就摇下车窗,问保安:“您好,之前有人在您这放了一把伞,麻烦给我可以吗?”接到伞后她扔给我,转头又问了一句:“请问出口怎么走?”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我看她不慌不忙地从出口开出,跑了一段路又掉头回之前的车道,觉得很不好意思:“麻烦你多跑了。”

阿姨一笑:“还好,不远。”始终没有对我丢伞的行为有什么评论。

我一时有些感慨万千。

换个场景,如果车上是我爸妈,肯定也会去帮我取伞,但是劈头盖脸一顿指责肯定是少不了的,我可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你怎么丢三落四的,什么都忘,怎么不把你自己忘了呢?”“这次是伞,下次是手机呢?还有运气找回来吗?”“跟你说多少次了,下车出门要检查自己提的东西。”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我要是心态好,就默不作声,听一耳朵也就过去了,要是我心态不好,直接就跟他们吵起来,甚至可能赌气:“好了,我不去拿了,丢了算了!”

因为我从小就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长大的,本来我做错了一件事情,有些愧疚,结果父母一顿骂,反而激发了我的逆反心理,跟他们对着干。最后哪怕他们帮我收拾了烂摊子,也没有多少感激之情了。

这就是大多数中国式父母:边抱怨边帮忙,可是既然豆腐心,又何必刀子嘴呢?最后吃力不讨好。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虽然我不赞同我爸妈的这种行为模式,但是不幸的是,我又常常无意识复制我爸妈的生活模式,并且自食恶果。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个很听话又干劲十足的员工,但是我发现,丢给我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我就经常发牢骚:“事情怎么这么多,我要累死了!”“好烦啊,这个业主怎么总是改来改去,也不提前说一下。”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有一次,一个分包商来找我们改合同,我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你怎么不早说,我们的审核资料都准备好了,合同流程都快走完了,你现在改又要重新走了。”

分包商也好言好语地说:“都是银行要求的,我们之前也不知道,没办法。”

我只好重新修改合同,把怒火对准了银行:“其他家的合同银行都可以,怎么这个银行这么多事,烦死了!”

这时,我旁边的主管突然发火了:“叫你改就改呗,一直说什么,不想干就算了!”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其实,那天主管心情特别不好,因为那几天突然空降了一个副职过来,他升职无望,再加上他媳妇天天跟他吵架闹离婚,甚至不让他儿子见他,分外心烦意燥中,听到了我连续的抱怨声,于是我就成为了被殃及的池鱼,怒火下的炮灰。

包括之前的一个领导也对我说:“你工作能力很强,该干的活也干了,就是这样嘴太爱抱怨了,要么不做,要么不说,你这么怨气冲天地做完,领导也不开心。”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听完这番话之后,我发现很多人的确并不像我这么“心直口快”,反而是“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有一次,领导吩咐一个同事陪同外籍领导检查,结果检查的时候,我发现她在办公室里。我好奇地问:“领导不是让你去陪同检查的吗?”她神秘一笑:“我跟外籍翻译说了,领导让她们去陪同检查。”我更加好奇:“你就不怕被领导发现?”她一副看傻子的表情:“领导只是找个翻译陪着看一下,是我还是她结果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还是不死心,继续问:“你不当面跟领导提吗?让外籍翻译去陪同。”她伸了一个懒腰:“我傻啊,领导吩咐你做事,你还当众不乐意,领导面子怎么过得去?就算你心里不想去,那也得先应下来,再想怎么解决。”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我似懂非懂,反正不论她的方式对不对,但是像我这样先提意见,然后被领导驳回,只好不情不愿地干活的模式肯定是不行的,搁《甄嬛传》那样的宫斗剧里估计还没夏冬春活得长。

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刀子嘴的人之所以被称为是刀子嘴,那就是说话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语言比较刻薄活着充满负能量,让人第一反应就是难听、不舒服,心里的防御机制一开,哪有心思去想你是不是为他/她好,还是你只是单纯地抱怨几声,并没有影响工作。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没人想面对指责和怨怼。一边帮忙一边抱怨的人,哪怕做了实事,传播的负能量也会抵消了别人的感激。

既然选择付出,就要心甘情愿,不要发出牢骚;既然选择拒绝,就要讲究方法,不要拖泥带水。切忌不情不愿地答应,怨气冲天地帮忙,你不开心,对方也不高兴。

一边帮忙一边抱怨:我们为什么讨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刀子嘴   卢森堡   怒火   外籍   豆腐   阿姨   师傅   司机   讨厌   家里   麻烦   合同   模式   领导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