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生考场作弊细节揭秘,除了成绩作废,还会不会被判刑?

文江湖小舞

随着2021年全国高考在多地落幕,备受关注的湖北高考生考场作弊,违规携带手机进考场拍试卷,并上传考题至某搜题软件,越来越多的作弊细节被通报揭晓。

湖北高考生考场作弊细节揭秘,除了成绩作废,还会不会被判刑?

教育部最新披露的作弊情况显示,这名考生之所以能将手机带入考场,是事先将手机藏在了内衣里,并在安检时高举双手轻松避开了探测,成功将手机带入考场,并在开考46分钟后用草稿纸遮盖拍摄考题,试图到网络上寻找答案。

如今,考生本人已经承认作弊事实,并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取消了他的考生资格,宣布其参加考生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对于当事监考人员的失职行为,也会由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应该说,这名湖北考生无论是在道德层面还是处理方面,都遭受了作弊带来的沉重代价,毕竟,十年寒窗苦读,却因高考作弊几乎毁掉了多年来的努力,对一个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这样的代价已经十分沉重。

但,由于高考涉及公平公正,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网络上对这名湖北考生的谴责和判罚量刑的呼声也愈发高涨。

那么,问题来了,因为高考作弊判刑,现阶段的法律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规定呢?

湖北高考生考场作弊细节揭秘,除了成绩作废,还会不会被判刑?

为此,笔者梳理了有关司法解释和规定后发现,目前阶段,对于“组织作弊”已经有着明确的量刑依据,而对于作弊考生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却没有规定。

换句话说,网友要求对这名湖北武汉考生“判刑”,以儆效尤,可能失望了。

在2019年9月,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4类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以及各类考试作弊行为定罪量刑标准。

其中第一条就厘清了“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范围,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以及公务员录用考试、多种资格考试都在此列。

针对这些考试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湖北高考生考场作弊细节揭秘,除了成绩作废,还会不会被判刑?

换句话说,目前刑法明确的考试作弊行为仅限于“组织作弊”,并不针对作弊考生本人。对于湖北这名高考作弊考生来说,受到的惩罚也仅仅是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采取取消考试资格、成绩作废等惩处措施,并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名湖北考生高考作弊造成的影响虽然恶劣,但除了对他进行道德谴责,以及必要的惩处外,追究刑事责任则于法无据。

需要指出的是,自古以来,凡是有考试的地方,作弊从来没有缺席也不会消失,至于考试作弊是否需要入刑则还需要有关方面进行研究。

个人认为,考试作弊虽然可恨,但真要入刑还需慎之又慎,让道德的应该归结于道德,法律的交给法律,毕竟,作弊和组织作弊不是一码事,但对于作弊的受益考生,则理应严加处罚。

最后,多说一句,这名湖北考生能够越过层层安检,成功把手机带入考场,还能在屏蔽信号的情况下,将考题拍摄上网查询,不仅胆子大,也确实有一套。

同样,这也说明,看似严格的高考考场,其实漏洞也不少,从科技设备到监考老师,这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不小。

湖北高考生考场作弊细节揭秘,除了成绩作废,还会不会被判刑?

在高考成绩已经作为秘密,秘而不宣的今天,严打高考作弊减少寻租空间,成了广大网友的迫切希冀,这从湖北考生作弊被关注的热度就可见一斑,而有关方面绝对不能视若无睹。

毕竟,高考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最为公平公正的考试,是改变命运最直接的途径,这样的期待不可辜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湖北   考场   考生   人民代表大会   以儆效尤   有期徒刑   安检   考题   刑事责任   细节   道德   成绩   组织   法律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