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那么多山东人?

文江湖小舞

今天9时22分,随着一声“点火”号令,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刚刚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那么多山东人?

对于地处甘肃酒泉市及内蒙古阿拉善盟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名东风航天城),这一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大家已经不再陌生。

但很多人不清楚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山东人的渊源到底有多深?在2013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这里搭载聂海胜、女航天员王亚平、张晓光发射时,前往酒泉采访的山东《齐鲁晚报》记者曾发表报道,称“保神十飞天,一路都有山东人”。

这篇报道提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各岗位都有山东籍专家,“从监测、控制逃逸设备,到数据分析,从副总工程师、政委,到参谋甚至普通战士,神十发射中,这些山东人在不同岗位为任务完成做出各自的保障。”

刚刚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那么多山东人?

而当时酒泉卫星中心主任,恰巧也是山东省滨州市无棣人崔吉俊少将,他曾下了“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巴丹吉林,把它深深掩藏,胡杨林是天然迷彩,大漠是蜿蜒屏障……”这样的诗句,盛赞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东风航天城。

笔者曾采访过1972年入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役20年,曾任发射团政治处副主任、雷测站政治处主任、基地后勤部宣传科长、农场政委等职的马兴坤老人,据他回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1958年组建至第十一任司令员崔吉俊,十一任司令员中超过半数都是山东人。

马兴坤掰着手指头回忆,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中将是宇宙中心山东菏泽曹县人,第二任司令员李福泽少将是山东昌邑人,第五任司令员张孝德少将是山东沂源人,第六任司令员李元正中将是山东济南人,第九任司令员张建启中将是山东菏泽人,第十一任司令员崔吉俊是山东滨州无棣人。

刚刚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那么多山东人?

除了任职司令员的山东将军,高级将领中还有很多山东人,比如,发射中心原副政委高震亚、黄培圣、崔秀敏,原副司令乔平、石荣屺、薛守唐、姚树文等。值得一提的是,基地的山东将军中,山东滨州籍的将军多达五人,除了第十一任司令员崔吉俊,还有基地原副司令员石荣屺,基地原副政委黄培圣,总装某实验基地原司令员王希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原政委张胜勤。

为此,马兴坤还曾专门撰文回忆五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任职经历。据马兴坤描述,与他同年入伍的原基地司令员崔吉俊少将,两人朝夕相处十多年非常熟悉,崔吉俊新兵时曾当过公务员、文书、操作手,从烧火做饭、喂猪种菜做起,还曾赶着毛驴车到戈壁滩上打猪草、捡烧柴、拉羊粪。

正是从这样的摸爬滚打起步,崔吉俊最终成为唯一一个在同一部队由士兵成长为将军的司令员,真正应验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格言。

刚刚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那么多山东人?

当然,崔吉俊的成长经历也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付出,用马兴坤的话说就是,“当大家面对渐渐陌生的高等数学望而却步,只好用打扑克、逛沙滩、看小说打发节假日那难耐的寂寞的时候,他却一头扎进了尖端技术资料的海洋里”。

1975年崔吉俊考入了国防科技大学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放弃了留校机会,毅然决然返回了戈壁深处的东风航天城,并成长为发射基地最新部位的关键人物。

从大学回到发射中心,崔吉俊担任了发射测试站站长和“零号指挥员”。发射测控站是飞行器测试和发射的“前线指挥所”,而“零号指挥员”就是在发射前10秒喊倒计时口令的那位。一路走来,崔吉俊完成了从操作手、技术员、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再到发射测试站总师、站长,直至司令员的蜕变。

刚刚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那么多山东人?

马兴坤梳理的崔吉俊闪光足迹包括,1980年,他亲手“点火”,送远程运载火箭飞向太平洋;1981年,是他用“一箭”将“三星”送上太空;1982年,又是他启动按钮,将一颗返回式卫星射向蓝天……2008年他担任基地司令员后,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的总指挥,他指挥完成了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等飞行器的发射任务,实现了“十全十美”的圆满“收官”。

原基地副司令员石荣屺也是山东滨州无棣县人,是一位1935年入伍,德高望重、战功卓著的“老革命”。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抗美援朝,后又到大西北参加创建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

石荣屺亲身参加或组织指挥完成了大小几十次试验任务,其中包括第一发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发远程火箭等大型发射试验,堪称基地的传奇人物。

刚刚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那么多山东人?

1986年6月,石荣屺病逝后,长眠于大漠深处青山脚下的“东风革命公墓”,实现了创业者们当初许下的“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庄严承诺。

地处大西北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因创造了共和国航天史上的十多个“第一”而闻名于世,但在这神秘世界的最高统帅部,与山东人有着如此密切的渊源却鲜为人知。

今天笔者通过梳理对马兴坤老人的采访,以及省内媒体的过往报道,只是向大家讲述了山东人在东风航天城的凤毛麟角,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对山东人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贡献认知会越来越多。

刚刚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那么多山东人?

更加值得高兴的是,更多的山东籍官兵从老家一路向西北奔赴东风航天城,延续着航天人中山东人的血脉和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三星   酒泉   神舟   山东人   无棣   滨州   运载火箭   司令员   东风   飞行器   政委   吉林   山东   飞船   导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